产业应用需求驱动下的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3-20 04:43杜丹冰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学科数字

杜丹冰

(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产业应用需求驱动下的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杜丹冰

(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目前,针对我国高等院校数字媒体专业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般都不能满足我国产业需求。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我国数字媒体创意产业的优秀人才,本文提出了在产业应用需求驱动下的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从而解决目前我国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推动数字媒体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数字媒体;产业应用需求;培养模式

数字媒体是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为主导,在大众传播理论的基础上,将技术和艺术进行了高度融合的交叉综合学科[1]。目前来说,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是明确培养目标的特色化,因此我国数字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就要定位在产业应用需求的驱动下培养数字媒体创新人才。

1 传统培养模式的不足

1.1 培养目标比较宽泛

大多数高校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目标都是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基本原则,也就是培养全方位的人才,即在计算机应用、艺术设计、艺术创作等方面都精通的人才。然而,就现在的学科而言,分工是非常细致的,采用这种宽泛的培养目标显然是非常不合适,很难突出数字媒体专业的特色,专业定位不明确,很难与数字媒体产业的应用需求保持一致。数字媒体产业迫切需求的人才是能够在四大数字媒体领域即数字艺术、游戏、动漫、动画影视中,游刃有余地从事研发、创作以及维护和营销工作的专业性人才。数字媒体专业的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高校能否办出特色,以满足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

1.2 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

数字媒体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的专业,课程体系所涉及的学科也非常宽泛,课程体系往往由多个学科课程拼加在一起,这就导致在很多高校的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置看起来与计算机专业、游戏动画专业和影视摄影专业、网络工程专业等都非常相似。真正属于数字媒体专业、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就非常少,最终导致形成的课程体系是不科学的,专业特色也不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可能是每样都掌握一点,但没有对其中的任意一项技能是精通的,这不符合招聘单位对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要求。可见,定位专业方向、突出专业特色尤为重要。

1.3 专业师资匮乏

就数字媒体来说,它是属于一种新兴的学科,而且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要求师资队伍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只有复合型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是具有复合型专业技能的师资非常缺乏,从而要想培养出复合型创新人才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各个院校的数字媒体专业从事数字媒体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是从其他相关专业改行,如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新闻、传播学和艺术设计等专业。这些教师对数字媒体中的某一个方向非常熟悉,但对整个数字媒体专业可能认识和理解得不够全面和深刻,这样的师资培养是缺乏系统性的,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2 数字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2.1 数媒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是指培养学生基本专业素养的课程,它能为学生以后学习核心课程起到铺垫的作用。

2.2 数媒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是指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数字媒体专业是属于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涉及动漫、影视制作、网络多媒体、游戏等多方面,高校可以根据涉及的相关产业方向制定出不同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

2.3 数媒拓展课程

作为数媒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为了适应产业的发展需求,还需要具备一些相关的知识技能。因此,高校可以根据具体的市场需求和专业方向发展,安排一些辅助性课程。

3 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

3.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具体实践内容,让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方法,从而在今后的实际工作岗位中学以致用,而不会出现只懂理论而在实践过程中不懂得灵活运用的情况。在教学中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将实践内容紧密结合授课内容,聘请拥有资深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授课,不定期地邀请资深专家为学生举办讲座。这样讲授的专业知识就不会枯燥乏味,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容易掌握和接受[3]。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设定一些项目,让学生在完成课程的同时了解到目前市场所需求的人才应具备哪些实践能力,从而有助于他们将来能够顺利地进入数字媒体行业。

3.2 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培养出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具有创新能力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为了达到这个培养目标,我们可以在原有的课程中增加大量的实践类课程,调整实验课和生产实践类课程的比例,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发挥课堂教学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3.3 多学科学生团队相互合作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能将不同院系之间的优势进行互补的话,则能够很好地将教育思维进行融合,提高多学科学生团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个人乃至集体的综合能力。据研究发现,学生对其他学科的理解鉴赏能力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理科类数字媒体专业学生有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编程、数据库、交互性软件操作等实践类课程的掌握能力具有明显的优势,而艺术类数字媒体专业学生在学习媒体设计、界面设计以及影视文学创作等课程的创意思维明显突出。由此可见,针对不同背景的数字媒体专业学生,要想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掌握符合创意产业需求的实践能力,就要对跨专业师资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专业人才[4]。

3.4 产学研相结合

走进企业、将校企结合,是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行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能的必经之路。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触企业运行模式,让企业管理人员走进学生的课堂,使学生在就业时基本上能实现零过渡,能够比较快地适应工作。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人员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保证理论和实践的同步性,学生真正地全方位掌握企业的实际制作流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开拓了学生的视野[5]。

4 结语

如今,作为蓬勃发展的文化创意新兴产业之一的数字媒体产业,对复合型创意人才的需求日渐强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要想培养出复合型的数字媒体创意人才,需根据产业应用需求进行培养,并对培养模式进行科学的思考,只有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培养数字媒体人才,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拥有专业技能同时还具有灵敏的艺术触觉,从而有助于推动我国数字媒体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

[1]徐永顺.浅析数字媒体专业[J].华章,2011(64).

[2]向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15).

[3]尹义龙.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体系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15).

[4]杜雯.新时期数字媒体艺术特点分析[J].科技风,2010(8).

[5]尹庆民.校企合作研究——基于应用型高校的模式及保障机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2015-07-11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573号)。

杜丹冰(1980-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硕士,从事数字媒体研究。

G642

A

2095-7602(2015)12-0104-02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学科数字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答数字
“超学科”来啦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数字看G20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