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意见哪里来?

2015-03-20 22:21马志国
未来教育家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人格障碍人际座谈会

心理困扰:我是个爱提意见的人

电话预约后,我接待了一位外地年轻人的来访。

落座后,年轻人很急切地诉说:我是一名教师,您叫我小关吧。我在一所重点中学工作好几年了。本来是专业学校毕业,中级职称,但是,学校没有按专业职称来安排工作,我在教学一线任课两年后,就一直在德育处做学生管理工作。我感觉自己是因为给学校领导提意见而遭到报复,但是又没有证据,不知该怎么办?

我告诉他:关于证据问题似乎是应该咨询律师的。既然你来找心理咨询师沟通,我们就具体谈谈,看看有哪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好吗?

小关老师笑了:对,应该谈心理问题。

别人说我是个爱提意见的人,不管是对领导还是同事,看到不正之风,我就要管。学校里经常搞一些合理化建议活动,教职工可以提一些建议和意见,我就经常给校领导反映一些部门的情况。慢慢地,我感到部门领导开始报复我了。我心里清楚是因为反映情况让部门领导不高兴,如果我去学校反映,说部门领导报复我,人家肯定要证据,我又拿不出来。

再如,每年年底,学校都搞一次职工对领导班子成员的民主评议活动。每到这时,组织部门或校办会找一些教职工开座谈会。这个制度本来挺好,但是,每次参加座谈会的人都是各部门、各年级安排的。那些能够提出尖锐意见的人,不会被安排参加座谈会。

去年年前,也是这样的一次座谈会,我问部门领导都是谁参加了座谈会,怎么没通知我呢?他说,当时你没在,我让别人去了。我感觉言下之意是,你去了又会提出一些出格的意见,让领导难堪。

一来二去,似乎大家都知道了学校里有我这样一个爱提意见的人。好像大家都在防范我。好像你爱提意见,就会对领导构成威胁,所以就不能用你。我还听到了这样的话:如果他到了你们那个部门,你们也要注意呀!

这对我的工作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以后我该怎么办?如果再提意见,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可是,有些问题需要靠大家来关心才能解决。如果大家都没有正义感,这些事情怎么解决?我现在进退两难,不知该怎么做了?希望听听您的建议……

心理解析: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表现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小关老师这样的问题呢?

小关老师遇到的困扰,从心理学角度看,不是“管不管不正之风”的问题,也不是“要不要正义感”的问题,而是一个“人格障碍”问题。

在“人格障碍”类型中,有一种叫作“偏执型人格障碍”,多发生在男性身上。

偏执型人格的特征有:

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歧视,或无足够根据就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

3.易产生病态嫉妒;

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他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5.好记恨别人,对他人过错不能宽容;

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7.忽视或不相信与自己想法不相符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用事实来改变自己的想法。

如有三点符合上述情况,就可以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

从小关老师的诉说中,我们可以把他的情况和“偏执型人格”的特征相对照,显而易见,他的问题属于“偏执型人格障碍”。

心理对策:首先是要改变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不是要首先改变世界,而是要首先改变自己。当自我人格改善之后,会发现生活其实并非让人处处不顺眼,我们的心中也就换了“天地”。

那么,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在生活中应怎样进行自我矫正呢?

一是心理换位法。看待问题,人们都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人,“自我中心”倾向就更严重,更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所以,这样的人应该主动破除“自我中心”,学会心理换位,凡事多从别人的角度想想,多站在别人的立场看看。

二是暗示调节法。这样自我暗示:自己一定要改掉固执多疑的缺点,要谦和,没有人整天与自己过不去,不要整天去怀疑人,一定要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相信他们也会这样对待自己……这种自我暗示,最好在早午晚进行默念。在默念进程中尽量运用想象,这样自我暗示的效果就会更好。

三是化解敌意法。经常提醒自己,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同事、朋友,都是好人,都是可以信赖的,不应该对他们盲目地怀疑,否则,就会失去他人的信任。生活在复杂的大千世界中,人际之间的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要学会忍让和有耐心。

说到小关老师,现在最需要的是克服敏感多疑、固执己见、自我中心等人格特征。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认知调整。找出自己头脑中的非理性观念,然后逐一改造成理性观念,比如,把“专业毕业就要从事教学工作”,改造成“专业毕业也不一定从事教学工作”,把“谁有不正之风都要管”,改造成“谁都会有不足,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是可以宽容的”。用理性观念经常警醒自己,来改变认知。

二是暂缓行动。当自己又要出现“偏执行为”时,比如,又要对别人提意见时,命令自己暂缓行动:我要等10分钟后,等1小时后,或者等明天再行动。经过一段暂缓的时间,换个角度来思考,常常会改变了原来的偏执心态和行为。

三是增进交友。如果有了良好的人际环境,“偏执型”人格就会逐渐好转。因为,在良好的人际环境中,通过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就容易理解他人,信任他人,减少敏感多疑。所以,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获得内心的安宁。

通常,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很少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庆幸的是,小关老师主动来寻求心理帮助了。这说明,他已经隐约意识到了自己心理上出了问题。这是心理调整很好的前提。果然,经过详尽的沟通,小关老师对自己的问题有了较深的领悟。告辞的时候,他表示要积极行动起来,改变自我。

猜你喜欢
人格障碍人际座谈会
儿童心理虐待与自恋型人格障碍倾向的关系: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三不稳”“一冲动”
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16日)
搞好人际『弱』关系
DSM和ICD诊断体系人格障碍诊断的最新进展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民生新闻采访中的人际互动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