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区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综述

2015-03-22 01:03
四川农业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嘉陵区生物农药杀虫

肖 立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植保植检站,四川 南充 637005)

嘉陵区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综述

肖 立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植保植检站,四川 南充 637005)

为提高嘉陵区柑橘品质和产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增加种植户收益,良性促进柑橘产业发展,本文结合嘉陵区实际,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对农业措施、诱杀技术、生物农药、以螨治螨等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进行综合阐述,以指导本地柑橘种植过程中的绿色防控,增加果农收入。

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应用

嘉陵区位于嘉陵江东岸,总人口68万,幅员面积1278km2。国道212线、318线在区内交汇,成南高速、成达铁路穿境而过,建成了农产品集散地的光彩市场。密集的道路和高标准的市场为物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条件,为农业产业的良好快速发展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嘉陵区自2009年随着汇源果汁集团的入驻,开始大力发展柑橘产业,已建成以城南高速公路、嘉陵江沿岸、西河流域为主的3大柑橘产业带和凤木路沿线伏季水果产业带。种植面积超过5533hm2,引进柑橘专业合作社20余个,建成了2个667hm2的示范园区,示范区内超过667hm2果园进入挂果期,2012年全区柑橘产量达到3万t。为切实搞好嘉陵区柑橘绿色防控工作,提高果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八字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新理念,笔者结合嘉陵区近3年的柑橘病虫害发生实际,就如何做好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进行综合阐述。

1 发生及实际损失情况

据2010~2012年调查显示,嘉陵区柑橘6类主要病虫害的为害面积、实际损失等情况如表1,其中影响最大的为柑橘煤烟病、害螨和蛾类。表1中所列举的2010年、2011年实际损失是指土门、新场、河西等群众种植的老基地;2012年的则包含大通、天星、大观等示范园区。表1说明,嘉陵区柑橘示范园区以后也必须重点防治炭疽病、烟煤病、害螨等6类主要病虫害,以此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2 传统防治措施

2010~2012年,柑橘产出地主要是群众种植基地,由于种植水平较低,因此在防治上大多采取老办法,即以低端的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农业措施、生物药剂防治为辅,从未采取诱杀、以虫治虫等绿色防控技术。

表1 6类病虫害发生面积及损失 单位:667hm2、次、t

3 柑橘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3.1 农业防治措施

3.1.1 大枝修剪技术 对于长势茂盛的柑橘树应实行大枝修剪,以改善柑橘树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病虫害技术。通过修剪,把柑橘树叶面积指数控制在4~6之间,柑橘园覆盖率控制在80%~85%左右[1]。能有效地预防炭疽病、煤烟病,减少害螨等虫类的栖息繁殖场所。

3.1.2 病虫枝修剪技术 每7d及暴雨后应在柑橘园内对柑橘树进行踏查,一旦发现被炭疽病等感染及携带蛾类、蝶类等虫害虫卵的枝条时应立即剪除,并带出果园进行焚烧或深埋,避免病菌传染和虫卵孵化。

3.1.3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在橘园随机抽取土样(应避开肥料堆放处、杂草树叶沤集点等可能影响测土真实性的地点),通过分析结果进行科学施肥,提高柑橘树的抗逆能力。

3.1.4 生草栽培技术 铲除果园恶性杂草,种植苜蓿等绿肥用草,以增强防旱保温能力,改善果园小气候,为捕食螨等有益虫类提供栖息繁殖场所。如果杂草过高,应适当修剪。

3.2 诱杀技术

3.2.1 性诱技术 当前柑橘害虫性诱剂主要是柑橘潜叶蛾、小实蝇性诱剂。结合嘉陵区实际,可以示范推广潜叶蛾性诱剂。但在使用时应结合实际,注意悬挂高度、密度和位置。蒋耀智等[2]研究表明:诱捕器最佳悬挂位置是2/3树高以下的树冠边缘,最佳悬挂点是树冠底部边缘。钱皆兵等[3]研究表明:悬挂2~4个/667m2诱捕器,防治效果可以达到90.4%~95.6%。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建议使用2个/667m2。

3.2.2 色诱技术 根据虫害发生种类和多少选择使用黄板或者蓝板及数量。一般悬挂15~25张/667m2,可以诱杀粉虱、蚜虫、实蝇、蓟马、木虱等害虫。其中蓝板对蓟马诱杀效果最佳[4]。悬挂高度以高于树冠20~40cm为宜[1]。

3.2.3 灯诱技术 利用害虫趋光性,常使用的有黑光灯、照明电频振式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等,可以诱杀鳞翅目、鞘翅目害虫150多种。按3.33~4.67hm2安装1台,于4月上旬至10月下旬期间17:00~4:00开灯。应经常维护杀虫灯,确保杀虫灯正常运转。

3.2.4 食物诱杀技术 食物诱杀主要是指诱杀实蝇类,降低柑蛆风险。诱杀大小实蝇可采用砂糖∶黄酒∶甜橙∶水=2∶1∶1∶10混合后盛于瓦罐中,罐口上方3cm处设置防雨盖,在果园行间每隔10~20m悬挂1只,高度60cm左右,隔半个月换诱液1次。

3.3 生物农药防治技术

在产果期尽量选择使用生物农药进行柑橘病虫害的防治,如机油、天然除虫菊素、阿维菌素、BT制剂、0.5%烟·参碱AS等,以减少农药残留污染。

3.4 以螨治螨技术

通过释放胡瓜钝绥螨等益螨来进行生物防治。根据笔者多年来对以螨治螨的实践经验,由于益螨释放后会有一个出袋、爬行、数量由少到多的繁殖过程,因此无论果园中害螨是否达标,释放时间均应定于2月中下旬,最迟不超过3月中旬择机释放(选择晴天傍晚,释放后避免2d内下大雨)。释放前应对果园清园,即使用生物农药喷洒,降低害螨基数。释放后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禁用杀虫杀螨剂,防治病害可在30d后选择对捕食螨影响小的杀菌剂;二是生草栽培,为捕食螨提供休息繁殖迁移场所,草高20~30cm。捕食螨采购后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并在3d内释放。

4 小结

在柑橘园通过系统的采用农业措施、诱杀技术、生物农药、以螨治螨等绿色防控技术,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有效地提高果品质量,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但是在运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以螨治螨效果明显,但其实施需要相关配套技术。一是确定好释放时间;二是释放过程中不能因怕成本过高而省略步骤;三是捕食螨的适应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如能解决其在本地难越冬的问题最佳。

(2)黄板蓝板诱集效果明显,但是存在用后处理的问题。目前一是作为废弃塑料卖给回收站,但所得不够支付人工费,使用者不乐意;二是任其洒落果园,但又会引起塑料污染问题,并且会对行间作业引起不便。

(3)杀虫灯质量有待进一步改进。经过调查,太阳能杀虫灯1年后仍正常使用的不足10%,究其原因:一是杀虫灯质量参差不齐;二是电瓶、灯泡无防护措施,致使电瓶被偷、灯泡被砸,导致无正常使用,而使用者也不进行更换。同时,在诱杀害虫时也诱杀了益虫,因此对灯光的波段等还需进一步研究改进。

(4)果园所有者和管理者还未真正认识到绿色防控技术在柑橘种植中的重要性,仍在一味地使用化学农药和等待政府投入绿色防控物资,其观念应进一步转变。

[1] 张求东,曹诗红.宜都市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J]. 中国植保导刊 ,2010(增刊):143-146.

[2] 蒋耀智,曾玲.悬挂高度和位置对性诱剂诱集柑橘潜叶蛾雄虫效果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11,48(1):207-211.

[3] 钱皆兵,陈海滨.合成性信息素对柑橘潜叶蛾的田间引诱效果[J].昆虫学报,2011,54(4):483-489.

[4] 于法辉,夏长秀.不同色板对柑橘园蓟马的诱集效果及蓝板的诱捕效果[J].昆虫知识,2010,47(5):945-949.

2015-01-12

肖立,男,农艺师,主要从事植保工作。E-mail:305731896@qq.com

猜你喜欢
嘉陵区生物农药杀虫
南充市嘉陵区:当好农民工的“娘家人”
嘉陵区:用心编织服务网 真情保障担使命
嘉陵区:为农民工逐梦提供服务和保障
全省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培训班在南充市嘉陵区举办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规模将达到95亿美金
常用杀虫中药杀虫效果比较及其配伍的初步研究
上海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技术展览会
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物农药畅销品牌产品
冬青油对蠕形螨体外杀虫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