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诱导方式与时间对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影响

2015-03-27 01:20王雅琳徐明津黄霞妮杨新国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积极情绪诱导状态

杨 琛 王雅琳 陈 睿 徐明津 黄霞妮 杨新国

中国.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通讯作者 E-mail:yxgxinliyanjiu@163.com

催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一直以来关于催眠的定义都是众说纷纭,但是各种说法在本质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催眠是个体对来自催眠师的暗示做出回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有感知、记忆和自主行动改变等想象体验[1]。催眠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催眠诱导过程,它由一系列强调舒适、放松的暗示组成,暗示将被催眠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潜意识的内在体验上[2],让个体感觉到全身心的舒展;另一部分是暗示体验的改变,个体通过催眠诱导进入催眠的状态后,暗示性增强[3],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催眠者的暗示语中,按照催眠师暗示语的指导做出相应的情绪上和认知上的改变。催眠诱导技术在大部分研究中主要分为3类:直接诱导、间接诱导和自我诱导。张亚关于催眠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与治疗中应用探索的研究中[4],采用了间接诱导方式引导被试进入催眠状态,发现催眠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明显得到提高;王斌斌在催眠疗法对大学生考试焦虑及自我效能感水平影响的研究中[5],采用了肯定、单调的直接诱导方式,发现催眠不仅缓解了大学生的焦虑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在杨玉妹的自我催眠疗法在慢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相关研究中[6]发现,自我诱导方式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痛疼,对于心理应激相关的心身疾病也产生同样疗效。不同研究的催眠时间长短也各有不同,徐晶在集体催眠疗法治疗考前焦虑症的催眠治疗中[7],一次催眠疗法的时间为45分钟,催眠传播了良性暗示,消除了学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刘水华运用催眠干预技术缓解大学生考试焦虑中[8],催眠过程持续了1.5~2小时,最终发现,催眠干预后学生考试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干预之前。由此可见,催眠3种诱导方式和催眠时间对于催眠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作用。

情绪是一种综合人的各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基础[9]。情绪可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情绪能够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催眠对于某一时间段的情绪有一定的影响能力,加强积极健康的催眠治疗往往能够通过正性意念激发更多的人们潜意识里的积极情绪,消除焦虑、紧张、恐怖等消极情绪[10]。目前关于催眠与情绪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焦虑和恐怖两种情绪上,有研究报道发现,催眠疗法对焦虑症、恐怖症、神经性厌食症等病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1]。陈伟星等用催眠疗法治疗68例惊恐患者的研究中,对惊恐障碍治疗的有效率达70.6%,充分证明了催眠是临床治疗惊恐障碍的有效手段[12]。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Lipsitz等人比较催眠疗法与抗焦虑药的疗效,认为两者疗效基本相当,催眠同样能够缓解治疗焦虑情绪[13]。除此之外,催眠还可以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病人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14-15]。

综上所述,在催眠状态下能够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调控人们的身心状态及行为,具有缓解消极情绪的作用[11]。但是,从以上所有研究中我们发现,催眠通常意义上都被用来研究对消极情绪的影响,关于其对积极情绪的影响很少提及,加之积极情绪有利于促进人们的积极行为,加强人们的社会联系,提高主观幸福感,这对于个人心理健康发展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16],所以本研究尝试探索催眠诱导方式和催眠时间对大学生情绪的积极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广西省南宁市广西大学随机抽取的90名广西大学学生作为实验被试,(男性40人,女性50人;大一25人,大二41人,大三24人)其中被试的专业、年龄和性别不加以额外控制,完全随机抽取。

1.2 方法

情绪自评九点量表法,根据李克特量表的原理在纸上标记从1到9,9个数字在一条平线上,每个数字分别代表不同的情绪状态,其中数字越大情绪状态越高,心情越积极,比如:1代表最消极,9代表最积极,其他数字按不同等级以此类推。

1.3 实验程序

本实验使用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自变量包括暗示方式(直接暗示、间接暗示和自我暗示),催眠时间(15分钟、30分钟),因变量包括被试的情绪状态。实验开始前要求被试平复心情,然后填写催眠前的情绪自评九点量表,测定催眠前的情绪基线水平。向被试解释什么是催眠,催眠中的一些常识和注意事项,告诉学生催眠中的技巧,对于自我催眠组被试要进行20分钟左右的自我催眠方法的培训。实验结束后唤醒被试填写催眠后的情绪自评九点量表,测量被试催眠后的情绪水平。

1.4 统计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9.0进行组间方差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和多元方差分析等。

2 结 果

2.1 前测分析

结果显示,不同催眠诱导方式组的被试情绪在实验前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进行催眠实验之前所有被试的情绪是处在同一基线水平上的。

表1 情绪一维差异分析(n=90)

2.2 前后测的显著性检验

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催眠前测和后测的情绪分值进行分析时发现,被试在催眠前后的情绪发生变化存在显著差异(t=8.025,P<0.05),说明催眠对大学生的积极情绪有显著影响。

表2 前测后测的配对样本t检验(n=90)

2.3 后测多元方差分析

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催眠诱导方式主效应显著(F=3.295,P<0.05),说明不同催眠诱导方式的催眠效果是不同的;而催眠时间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事后检验显示,间接催眠组与自我催眠组存在显著差异,间接催眠的情绪得分(1.68±0.98)明显高于自我催眠的得分(1.13±1.74)。

表3 催眠方式和催眠时间对情绪的多元方差分析(n=90)

3 讨 论

3.1 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催眠对大学生的积极情绪有显著影响,催眠前后大学生的情绪发生了显著变化,并且这种情绪变化是积极轻松的。原因可能是催眠诱导方式虽有不同,但是每一种诱导方式都含有积极暗示的成分,在诱导被试进入催眠状态的高度注意过程中,通过暗示中积极的言语刺激提高被试情绪中的积极成分,对个体积极情绪产生了正向作用。

3.2 催眠诱导方式和时间对情绪的影响分析

间接催眠的情绪得分比直接催眠、自我催眠的情绪得分高,这说明间接催眠的催眠效果比其他两种方式的催眠效果更好。因为间接催眠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个体的立场上,暗示语言用商量式语句,在具体、形象、生动的情境描述中引导个体可以如何做,如何想,如何感觉。这样有利于激发个体潜意识中参与活动的主动积极性。所以效果比直接暗示和自我催眠更加显著。除此以外催眠的效果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对于催眠的方法技巧掌握程度的差异,是否进入自我催眠的状态,个人催眠感受性等。一般说来,低感受性被试相较于高感受性被试进入催眠状态的时间长,所以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我们会继续探讨催眠对于不同催眠感受性人群的情绪影响。

通过本次研究还发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团辅工作中渗透间接催眠的做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暗示性、商量式、建议化语言的运用对于缓解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焦虑情绪,激活他们潜意识中积极、乐观、健康的阳光因子很有帮助。在以后的课题探索中,我们会进一步把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以期取得最大的实用效果。

[1]姜艳斐,杨亚萍,王志丹.催眠暗示训练对初中生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4):636-638

[2]李建伟.催眠的本质及定义[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9):12-13

[3]刘玲爽.催眠诱导与暗示在催眠中的作用[D].重庆:西南大学,2010

[4]张亚.催眠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与治疗中的应用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5]王斌斌.催眠疗法对大学生考试焦虑及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影响[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

[6]杨玉妹,杜鹏斌,王青华,等.自我催眠疗法在慢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4):389-390

[7]徐晶,孟繁荣.集体催眠疗法治疗考前焦虑症[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5):2271-2271

[8]刘水华.运用催眠干预技术缓解大学生考试焦虑[D].重庆:西南大学,2009

[9]成敏敏.情绪状态对大学生表情认知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11(5):612-617

[10]赵艳红,单义辉,马连华,等.催眠疗法对广泛性焦虑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8):543-544

[11]李伟.高考前情绪障碍学生集体催眠治疗效果的量化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0):50-53

[12]陈伟星,傅金田,张月良.催眠疗法治疗惊恐障碍疗效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2,25(5):310-311

[13]Sebastiani L,D'Alessandro L,Menicucci D,et al.Role of relaxation and specific suggestions in hypnotic emotional numb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2007,63(1):125-132

[14]甘露春,代娟.催眠疗法合并药物治疗神经性贪食症1例[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2):252-253

[15]刘连龙,胡明利.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催眠治疗1例[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1):1316-1318

[16]王永,王振宏.积极情绪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2):85-89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诱导状态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续断水提液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
大型诱导标在隧道夜间照明中的应用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