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词语走进文本
——《老人与海鸥》教学心得

2015-03-27 23:58李彩云
湖北教育 2015年36期
关键词:海鸥词语笔者

李彩云

通过词语走进文本
——《老人与海鸥》教学心得

李彩云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座桥梁,桥的这边站着读者,桥的那边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见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词语是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真正走进词语的世界,潜心体悟,细细玩味,让词语绽放自己的精彩,才能成就阅读教学的成功。因此,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教学中,笔者尝试引领学生通过分析词语走进文本,品味字里行间的精妙之处。

一、挖掘深度,让词语丰盈起来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只有建立在‘深度’之上的课堂,才可能持久,才给生命以底气。”这里的“深度”,对教师而言,就是从多层面角度挖掘词语内涵。只有这样,才能让文本进入学生内心深处。

在《老人与海鸥》第二段,作者用朴素的语言,简洁勾勒了一个爱海鸥的老人形象。其中“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这句话看似平实,好像只向读者点明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联系,但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上课时,笔者引导学生分析这句话包含的信息。很多学生认为,“就是老人每天走很远的路只是为了喂海鸥”。笔者引导学生从“只”字上思考,先从字面理解“只”的意思,再透过这个“只”字,引导学生深层挖掘老人这样做的原因及意义。通过引导,学生明白了,老人把“喂食海鸥”当作了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来做,他坚持“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来做这件事。这样处理教材中的关键词语,能让学生透过词语的表面去挖掘其隐藏在背后的更深刻的内涵,从而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二、展现画面,让词语灵动起来

教学中,教师必须引领学生进入词语所描绘的情景,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鲜活的生活画面,让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促使学生更深刻领悟文本。

在教学“老人喂食海鸥”这一片断时,笔者紧抓住“节奏”一词,让学生想象画面:瞧,“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透过这个“节奏”,让学生想象老人喂食的场景。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踊跃发言。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老人的手一放食,海鸥就落下来吃;老人的手一扬起,海鸥就翻飞在半空中”;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海鸥吃得快,老人就放得快;海鸥吃得慢,老人就放得慢”;还有的说,“老人手一放,海鸥落下;老人手一扬,海鸥飞起”……通过让学生结合词语想象画面,老人与海鸥之间默契配合的动人情景就马上印入了每一个学生的脑海中,让学生的心惊之、叹之,与文本一起跃动。

三、领会情感,让词语鲜活起来

所谓“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当词语被作者当成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载体时,它们就已经被作者赋予了灵魂。只要教师引导学生去体验,去领会其情感色彩,词语就会变得鲜活起来。

文中的老人不辞辛劳地每天喂食海鸥、给海鸥起名字、和海鸥聊天……可是“当太阳偏西时,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看着愈飞愈远的海鸥,老人在“企盼”什么呢?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谈谈想法。孩子们踊跃发言,他们的情感与文中主人公产生强烈共鸣,形成了“心理相融”。这时,笔者适时总结:“一个‘企盼’浸润了老人对海鸥的多少情感!他对海鸥充满了无限的爱怜,他对海鸥充满了无尽的留念,海鸥的一切都牵绊着老人的心。”

就这样结合具体的语言情境理解词语,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适时给词语填补“空白”,让学生在语言精华处驻足鉴赏、潜心揣摩、反复涵咏,语文教学才能演绎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精彩。

(作者单位:宜城市南街小学)

责任编辑 严芳

猜你喜欢
海鸥词语笔者
容易混淆的词语
霸道海鸥谁能治
“海鸥”展翅 “美好”起飞
找词语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一枚词语一门静
性能相差达32%
海鸥为什么追着轮船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