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方物流国际比较研究

2015-03-29 05:07□文/沈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23期
关键词:物流服务企业

□文/沈 伟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无锡)

一、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发展概况

(一)国外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发展状况。研究表明,在欧洲、美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物流行业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地步,其中第三方物流所占比重相当高,而且未来增长的空间还很大。国外第三方物流服务比重情况是:美国占58%,欧洲占76%,日本占80%。

在美国,由快递、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等组成的第三方物流体系发达程度居世界领先地位。在日本,由于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上的大力投入,以及企业在物流上追求精益化、“JIT”、零库存等管理模式,顺应这些要求,日本第三方物流也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第三方物流已经向专业化分工这一方向突破。在欧洲,第三方物流市场对整个物流行业有很大影响力,如英国第三方物流收入占物流总支出比例为34.5%,法国为27%,德国为23.33%。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间的规模差距大。国外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差距很明显,据美国著名的物流企业UPS 在2007年布的《欧美物流企业现状调查》来看,第三方物流企业平均员工人数为250人,其中规模最小的物流企业员工人数才2人,而规模最大的物流公司员工人数达到8,000人。其中,有64%的物流企业员工人数少于500人,33%的物流企业员工人数在1,000人及以上,而中间段的企业占不到3%。

(三)企业提供的服务项目种类丰富。在国外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内容不再集中于传统意义上的运输、仓储等业务,还包括订单履行、产品安装装配等增值业务,甚至还包括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些单项的服务内容有机组合起来,提供物流运输的整体方案,即针对企业最佳经营战略设计物流系统,利用自己公司或其他公司物流设备,提供解决问题的实施方案。欧美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项目中,国内不常见的如车辆管理功能方面,西欧占51%,美国占30%;订单履行方面,西欧占51%,美国占30%;产品回收方面,西欧占39%,美国占3%;物流信息系统方面,西欧占26%,美国占30%;运价谈判方面,西欧占13%,美国占16%;产品安装装配西欧占10%,美国占8%。

(四)用户对物流企业满意度高。由UPS2007年公布的《欧美物流企业现状调查》显示,在欧美国家,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用户关系的满意程度以百分制计算平均达到82.5 分,普遍认为关系较好。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概况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相当重视,在公共基础设施上的大力投入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一些扶持政策相继出台,2009年国务院把物流产业纳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201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突出强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201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2012年国务院决定在部分城市实施交通运输业及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政策;同年国务院还出台《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在力度如此之大的政府扶持下再加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贸流通量迅速扩大,物流行业取得了飞快发展。2012年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额为130.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从各月社会物流总额绝对值看,三季度逐月提高,9月当月社会物流总额为16.8万亿元。

随着物流量的迅速发展,供应链管理改善对物流外包的需求增加以及近年来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第三方物流也取得飞速发展。近几年,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平均增长高达33%。物流外包所涉及的行业从接近消费者一端的终极消费品如电子设备、家用电器等下游产业向初级消费品如煤炭、石油、建材等上游产业延伸;外包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从一般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传统性基础服务向流通加工、决策咨询以及供应链服务等高端物流服务发展。

(二)物流企业性质多样化。在我国主要存在三种性质的第三方物流组织。第一种是大型国有企业。这类企业通常由传统运输公司、仓储公司转型而来。企业规模大,经营网络成熟,拥有原先就有的在运输、仓储等方面的较大市场份额的,如中远集团、中储集团、中海物流公司等;第二种是外资及港资物流企业。这类企业一方面利用先进的经营模式与管理方法、成熟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在中国市场开拓新业务;另一方面为原有的国外顾客提供进入中国市场的延伸服务。如马士基、长荣、日本近铁、嘉里物流公司等;第三种是民营物流企业。这类企业经营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服务水平高、发展速度快、接受与适应新事务新要求的能力强,如申通物流、顺丰物流等。

(三)企业规模偏小,效益低下。我国物流企业员工超过500人及以上的只占到所有物流企业的23%,从事公路运输的企业平均运营车辆超过百辆的所占比重极低,其中有很多物流组织都是由个体户组构成。物流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物流经济效益遵循规模经济理论,企业规模小,运营成本高,进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四)企业业务功能不齐全,增值服务意识薄弱。我国物流企业绝大部分的收益来自于包括运输与仓储服务等在内的基础性服务,而增值服务这块的收益很少。而发达国家的物流总费用之所以如此之高是由于增值服务的费用所占比重很高。我国很多物流企业效益提升的途径还只局限于降低物流基础作业成本及扩大市场份额,未意识到创新物流服务,提高增值服务比重所带来的收益。

(五)企业利用现代技术程度低。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在物流活动每个环节上都出现许多现代化的最新技术。而我国物流企业由于在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起步晚,再加上劳动力成本低等因素,企业成规模地利用现代技术程度较低。

(六)企业制度不健全。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秩序还不规范,行业道德低下,人们的平等竞争、公平交易意识较弱。另外,企业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融资制度等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的经营要求。

(七)顾客满意度偏低。根据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公布的《2007年欧美物流企业现状调查》表明,在西方发达国家顾客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满意度达到了82.5%,然而在我国由中国仓储协会经过调研得出的《第六次中国物流市场调查报告》显示,顾客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表示满意的只占到企业总数的46%。

三、对比分析

从国内外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对比得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既存在机遇又面临挑战。

(一)抓住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这一机遇,依托国家对物流产业大力扶持这一契机,国内第三方物流从更高的标准、更高的定位、更多的客户群考虑出发,明确发展方向,投入更多资金、人员,壮大发展规模。

(二)利用企业性质多样化的特点丰富物流服务内容。与国外第三方物流服务内容相比,国内物流服务内容较为单一。企业可以依托原有的主营业务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开辟新的服务内容,形成各自特色的差异化竞争实力。

(三)健全行业准入、融资服务等制度,物流企业理顺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传统企业需要向股份制方向改革。引入理念先进、效率高的新的投资者。提倡采用股权激励等方式,从企业注资到制度管理等各方面提升企业效率与活力。

(四)提升企业现代化技术运用水平。鼓励物流企业对高能耗、低产出的落后设备、设施进行折旧。购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电子设备与现代计算机系统,提高企业现代化运用水平。

(五)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客户满意度。从用户角度出发,征询用户不满意原因,找出影响顾客不满意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制定出合理解决方案。

[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2中国物流年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12.

[2]胡红亮.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增长迅速[N].中国远洋报,2010.11.4.3.

猜你喜欢
物流服务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