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卓越工程师”职业能力素养浅议

2015-03-29 05:07邓艳华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23期
关键词:卓越职场互联网+

□文/邓艳华

(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南京)

一、“互联网+”的新业态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业态。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我国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要坚持开放共享、融合创新、变革转型、引领跨越、安全有序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坚持改革创新和市场需求导向,大力拓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互联网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互联网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指导意见》围绕转型升级任务迫切、融合创新特点明显、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提出了11个具体行动:“互联网+创业创新”、“互联网+协同制造”、“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智慧能源”、“互联网+普惠金融”、“互联网+益民服务”、“互联网+高效物流”、“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便捷交通”、“互联网+绿色生态”、“互联网+人工智能”等。

二、“卓越计划”造就人才

2010年6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应运而生,国家教育部提出了“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教育工作者也深刻认识到,高等工程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理念轻实践、重科学轻工程、重讲授轻动手等严重倾向,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身上也存在着诸多缺陷。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就业压力和矛盾凸显。一方面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也在叹息“招不到合适的人”,即使在“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方面也未能例外。在这种结构性矛盾背后,当代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缺失成为根本性原因。

三、职业能力素养的内涵

中国知网中“职业素养”的定义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必须具备的一定心理特征或心理条件,职业能力是职业选择和发展中最为现实的方面,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如果说职业兴趣或许能决定一个人的择业方向,以及在该方面所乐于付出努力的程度,那么职业能力则能说明一个人在既定的职业方面是否能够胜任,也能说明一个人在该职业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主要意旨是“我能做什么”。

职业素养是职业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职业化最根本的内容,是检验从业者自身“含金量”的重要标准,也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

四、“互联网+”背景下职业能力素养的新内涵

数年寒窗苦读的结果,是为了在职场上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成就自己的人生梦想。“卓越工程师”们从校园步入职场,由学习转变为工作,与以往的校园生活有很大的差异。那么,“卓越计划”与“互联网+”相碰撞,又将擦出什么样的花火?面向“互联网+”融合发展需求,会对“卓越工程师”的职业能力提出怎样的要求?该如何去培养?

(一)互联网思维能力。“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和君集团合伙人赵大伟在其著作《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中概括了“互联网思维”的定义: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小米创始人雷军是“互联网思维”的得力布道者,他将互联网思维浓缩为七个字:“专注、极致、口碑、快”。

在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对于“卓越工程师”们而言,可以充分整合和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平台,进行专业化积累、社会化适应与职业化修炼,在就业探索和职业发展中聚焦、沉淀、积累、修行,加强自我营销与自我管理能力,丰富职业体验,逐步与职场对接,提升职业形象,打造属于自己的职业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只要下工夫学,善学者能,多能者成。

(二)运用知识的能力。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需要我们掌握的知识很多,而且知识的更新速度也比以前快。这就造成我们好不容易才学到、掌握的知识,等到大学毕业时,发现用处不大或者根本用不着。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学习知识以外,更要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擅长用逆向思维去探索和解决问题,能够更快地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那些死读书、读死书大学生,用人单位和管理者并不需要,他们需要的是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人。

职场工作是检验大学所学知识的场所。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仅要会学习知识,还要会灵活运用知识。这看似很简单,可实际上却不易。一个优秀的学生不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需要有多种职业能力,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其中的一种。

(三)创新能力。勇于创新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克敌制胜的原动力。没有一个聪明的领导喜欢只会听话的员工。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在集体讨论的时候把自己的独特观点说出来,而不要只是揣在心里。每个企业都希望员工不断创新,这样企业才能成长,才能长远发展。

创新能力也是大学毕业生和其他竞争者相区别的一种重要能力。培养得好,则收益良多。“卓越工程师”能够在细节上做好创新,就能够博得客户的一份青睐,这都为日后的成功做了一定的铺垫。

(四)沟通能力。步入职场,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使自己和同事、客户建立和谐关系,友好相处。一个企业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全体成员能否做到通力协作。缺乏沟通能力,必将是一个失败的职场人。沟通能力包括语言沟通能力和书面沟通能力。书面沟通有时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当工作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并且你发现与领导或同事面对面的沟通效果不佳时,可以采用迂回的办法,如用电子邮件,或书面信函、报告的形式尝试沟通。书面沟通有时可以达到面对面的语言沟通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因为书面沟通可以较为全面地阐述想要表达的观点、建议和方法,也可以让沟通的对方全面、客观、冷静地了解你的沟通内容,从而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五)学习能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勤奋是成功的钥匙。离开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而知识的积累要靠勤奋的学习来实现。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一日千里。只有基础牢,会学习,善于汲取新知识、新经验,不断在各方面完善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有研究观点认为,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只占一生工作所需知识的10%,其余需在毕业后的继续学习中不断获取。“卓越计划”大学生在校期间,既要掌握已学书本上的知识和技能,也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六)信息搜集能力。现代社会,瞬息万变,一个优秀的大学生要有良好的信息收集能力,包括收集各种政策、报告、计划、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法等。尤其要重视收集竞争对手的信息,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信息就是商机,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它的重要性。有的时候信息能帮助你走出困境,能帮助你寻来新的机遇。“卓越工程师”们要善于收集、挖掘、分析信息,并能利用信息掌控资源、创造财富,则能在不断开拓进取中,打开新的局面,取得新的胜利。

(七)应变能力。职场中所遭遇的问题,不同于大学生在课堂上所做的习题,只有一个唯一的答案。职场中所遇到的问题,可能是以前发生过的,也可能是从未发生过的,可能是预料之中的,也可能是预料之外的。要应对这一切,需要“卓越工程师”具有较好的应变能力。

企业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料不到的新问题。这就需要从业者学会随机应变,为企业解决问题。在面试时,主考官会给出一个模拟场景,让应聘者做出一些判断和决策,以考查应聘者的灵活应变能力。这也是常见的应变能力的考查。

应变并非指盲目应变。大学毕业生在开始工作后,做某个决定时,一定要考虑使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一切应变、变通都要在不损害公司利益的前提下进行。

(八)抗挫折能力。抗挫折能力差是这些年社会上对大学生成长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一些大学生因为缺乏抗挫折能力,导致在步入职场之后,承受不了失败的打击,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因此,现在的用人单位更希望毕业生具有抗挫折能力,在遇到失败、挫折和打击时能自我安慰和解脱,迅速总结经验教训,而且坚信情况会发生变化,危机也是契机。这样的员工会令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要知道失败、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挫折、失败时丧失自信心或选择放弃。人生不会全是顺境,在遇到困难时,只要有勇气去克服困难,就已经拿到了通往成功的钥匙。

现今,全社会都比较关注含着金钥匙出生的80后、90后,他们没有经受过太多挫折与磨难,形成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性格。其实,一个健全的人格要拥有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从失败的洗礼下走向成功。

五、小结

眼界决定世界,思路决定出路。谁也无法拒绝互联网时代的风浪,“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任重而道远,需要把握大势、顺势而为,开启和运用互联网思维,在就业探索和职业发展中聚焦、沉淀、积累、修行,丰富职业体验,提升职业能力,打造自己的职业品牌,寻求“互联网+”时代的自我发展之道,让生命之舟在自己的“风口”上扬帆远航。

[1]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2]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邓艳华.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卓越职场互联网+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