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散点透视与问题反思

2015-03-31 23:43纪德奎
当代教育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主体思维活动

●纪德奎

综合实践活动:散点透视与问题反思

●纪德奎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的出现,源于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明确规定了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从其产生的背景来看,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借鉴其他发达国家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并针对我国现行的中小学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而提出的。毋庸置疑,其本身不可避免的含有舶来与移植成分,这决定了其在实施过程中的本土改造的重要性与艰巨性。从课程形态演变与发展来看,综合实践活动既不是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简单相加,也不同于学科课程,它兼具综合课程和学科课程的规定性,又含有活动课程的特点,本身具有整合性。从其内容来看,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它是若干课程的集合体。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虽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但它不是一种单一的课程形式,而是具有实践指向的综合性课程。

从理念层面看,综合实践活动似乎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与其他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从实践领域考察,由于种种原因,它还未完全融入到当前我国的中小学课程体系当中。有调查显示,自2001年启动课改实验以来,综合实践活动在课改实验区的开设还停留在部分学校和部分班级。究其原因有三:其一,综合实践活动本身特点与现行的标准化课程管理存在冲突。当前中小学对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师资队伍、授课时间、教学组织形式等均实行标准化的管理,以达到优化课程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放性与生成性、时间安排的灵活性与弹性,均与现行统一规范的课程管理要求存在不适应。其二,综合实践活动自身性质决定了其实施当中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设置,地区和学校进行开发的一门课程,这在给其保留开发的广阔空间的同时,也埋下了实施过程的复杂与艰辛的伏笔。对于这一相对较新的课程形态,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循,无形中增加了实施的难度与曲折性。其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当前中小学实际情况不符。当前中小学均面临着终端升学考评的压力,现行的考评机制未将其纳入其中,造成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其他课程的附属品,处于事实上的从属地位。

虽然综合实践活动在我国已提出多年,但从成熟程度来看,它仍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人们在理解和实施中还存在一些主观上的误区与偏差:其一,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单一的课程形式。将其视为是与其他课程分离并孤立存在的一种课程,曲解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忽视了其丰富的内涵与独特之处。其二,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要有统一与规范的实施模式。在具体的实施中,人们往往追求一种现成的模式,但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其没有也不会存在一种通用的模式可循。其三,认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受传统课程与教学观念的影响,将教师仍然视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了实施主体的颠倒。其四,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要体现绝对的综合性。尤其在内容方面,按照所建议的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几方面要面面俱到。没有真正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与实施要领。其五,把综合实践活动等同于活动课程。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窄化为活动课程,大大降低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品性。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实践中也欠缺完善的支持系统。当前综合实践活动推行的重重困难与这种不完善的支持体系息息相关。例如,专业指导与管理机构的缺失,专业教师不到位,相应的规章制度与评价机制不完善,课程资源不配套等。这种不完善的支持体系反过来又影响着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效果,客观上造成了实施当中的问题现象:其一,泛化现象。有些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表现出很明显的随意性倾向,将综合实践活动视同一个杂物箩筐,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没有针对性,缺乏主题,问题不明确。其二,窄化现象。有些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视为活动课程,各种活动纷纷出台,如春游、读书看报、拜访敬老院等。其三,浅化现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走过场,流于形式,停留在表层化体验。甚至在其他学科课程中加入一些实践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得到了各种感官的不同体会,就算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其四,钟摆现象。对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不甚清楚,就建议的四个领域内容而言,是择一还是全纳,观点不一,立场游移,或者索性就按照学科课程或活动课程的模式来开展,于是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在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之间来回摇摆的现象。

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形态、课程组织形式和课程价值观的共同体,是课程表现形式、课程认知、课程价值三个递进维度的有机结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理解、开展与实施、评价与管理都要结合这几方面来同步进行,课程价值观影响着课程认知的程度,进而决定着课程的具体组织形式和实施状况。假如课程价值观缺失,必然导致课程实施的停滞不前甚至乱象丛生。可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认识不应仅局限在课程形态或组织形式方面,更应聚焦课程价值观层面。

课程价值观如何发挥其作用进而落实到课程实施层面呢?课程的价值观作用于课程实施层面,必须通过课程实施的主体来实现,不同主体的思维模式影响和决定了课程实施的效果和走向,而思维模式的形成又受文化传统和哲学基础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维模式在于“天人合一”,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上,强调顺应自然,个人融于社会,这种文化思维反映在具体实践活动上,就是活动主体尽量融入到活动客体中去,不是站在活动客体之外把握其规律。这样一来,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发挥就受到削弱。相反,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是以天人相分的观念为基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认识自然,征服自然。这种文化思维模式具体体现在实践活动中,就是要突出和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能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现在推行的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带有一定的借鉴成分,由于文化和哲学传统的影响,加之课程主体的思维模式的特点,实施这类课程不一定很快就能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和个性健全发展的预定目标,有时甚至会出现曲折反复现象。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在我国中小学的实施,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阶段的本土探索和主体思维模式的转变过程。

思维模式转变最主要的是突破原有思维模式的束缚,反省原有思维模式的弊端,吸纳不同的思维模式的优点,重新审视与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就综合实践活动而言,主要是摒弃和转化原有思维的固化模式,重新定位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问题。其一,彰显课程主体的核心价值。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本着天人合一思想,吸纳天人相分的辩证观念,基于课程主客体的有机互动,突出主体的绝对价值,不是为了活动而开展活动,而是为了人的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人格与个性的健全发展而开展活动。其二,突出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美国课程专家阿普尔在其著作《意识形态与课程》一书中指出,在确定课程内容的时候,应当考虑其所负载的价值观与人类社会向上的追求是否一致、是否趋同。应该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对中小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明确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并要尊重学生在课程活动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其三,明确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形态,不能完全脱离其他课程而孤立存在,这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课程的紧密不可分割性,其他各学科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以延伸与提升,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和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也可以在各学科教学中拓展与加深,甚至二者可打通进行。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留有其他课程的痕迹就在所难免,要允许和包容在初级阶段实施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其四,加强校际联合。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基于学校特色的校本开发,当前实施的最大障碍是师资问题和资源建设问题,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长项,也都存在不足和短项,区域内兄弟学校互通有无,资源共享,联合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师资和资源短缺等方面问题。其五,协调各方,协同化解问题。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不是某一层面的孤立问题,而是一个系统问题,需要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相关研究单位、学校、社会、社区、学生、家长等多方协同来化解。

(责任编辑:孙宽宁)

纪德奎/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主体思维活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六小”活动
思维跳跳糖
“活动随手拍”
思维跳跳糖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