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就是一部回忆录——《有色人民—回忆录》之记忆中的母亲和母亲的记忆

2015-04-01 07:23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回忆录有色种族

于 淼

(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引言

著名非裔美国学者小亨利·路易斯·盖茨(Henry Louis Gates,Jr.)始终关注美国黑人的现状和黑人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盖茨教授发表的作品有《意指的猴子》(The Signifying Monkey:A Theory of African-A-merican Literary Criticism,1988),《松散的经典—文化战争札记》(Loose Canon:Notes on the Culture Wars,1992)及自传作品《有色人民—回忆录》(Colored People:A Memoir,1995)等。盖茨教授于1991年起在哈佛任职,现在他是哈佛大学W.E.B杜波伊斯非洲及非裔美国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起当选美国文理院院士。

盖茨教授的《有色人民—回忆录》颇受好评,书中“处处洋溢着真实的家庭、真实的父母、真实的皮德蒙特镇的温馨。”(Szanton 1996:239)人的一生就是一部回忆录。(黄雅莉2013:2)盖茨教授用文本书写和传承记忆,又用记忆来丰富和深化叙述。在《有色人民—回忆录》中作者饱含深情地赞美了母亲的勤劳善良、智慧坚强和无私奉献。她在作者心中是最美的女人,光彩夺目。母亲拥有一颗坚毅纯净的心灵,她是自己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母亲教会了我如何在充满种族歧视以及文化歧视的环境下做一名有尊严的有色人。母亲的勤劳善良、智慧坚强和无私奉献代表了有色人民的优良品德。她所提供的物质和精神给养是鼓励自己不断进取的重要动力之一;而母亲在白人太太家做活时的痛苦经历和创伤记忆揭示了当时种族压迫和种族不平等的社会问题。

1.文献综述

英语“回忆录”一词Memoir来自法语,含义为“记忆”。由此可见,回忆录重在“忆”,是作者记忆的记录。(李亚男2012:111)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夏克特说,“我们之所信,决定于我们对往事的记忆。”(夏克特,丹尼尔1998:101)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过去留有或深或浅,或多或少的记忆。回忆往事,让悲欢荣辱重现,反思过去,放眼未来,这是生命得以升华的一种本能。盖茨教授的回忆录紧紧围绕“种族”这一主题,有意识地把个人生平融入社会背景,把个人的小历史融入社会大环境。他在书写自己经历的同时也一直在书写美国社会有色人的历史。

2.最美的女人—记忆中的母亲

成长是一种内在意识的超越,更是一种自我觉醒。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色人民——回忆录》中的黑人母亲形象的意义绝不止于给予了儿女生命,他们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心里和文化意义上的关联。母亲是作者儿时记忆中最美的女人——母亲的美是言行之美,智慧之美和作为有色人的尊严之美。

2.1 黑人母亲形象的在场——有色人的尊严和智慧

盖茨教授文本中的记忆主要是日常的充满情感的人性化的记忆。“妈妈坚持要我们穿戴打扮好再去购物。她去服装店时穿着时髦,腋下垫着叫做吸汗垫的白色垫子,这样她的裙衣或短外套就不会现出汗渍。‘我们想试试这件衣服’,她会小心翼翼地说,发音清晰正确。当他们拒绝她的时候,她会说,我们不买不能试穿的衣服,于是我们以妈妈的充满尊严的姿态走出商店。她喜欢在我们有账户的、大家都知道她是什么人的地方购物。”(盖茨,2011:15)①

妈妈在家乡小镇很受尊重。“妈妈曾经在我老师梅勒太太和贝尔太太的家做过清洁打扫工作,她们很尊重她。有一次我提到妈妈时用了‘她’,贝尔太太因为我用代名词提到像我母亲这样的一个人,当着整个四年级班学生的面训斥我。你母亲是为淑女,真正的淑女。你怎么啦?她问道。撞了头啦?这个白人女子当着别的孩子这样说到我妈妈,使我感觉特别好。”(79)

记忆最关键的特质在于它把我们与过去相连,使我们感到自己是过去—现在—未来这一时间链上的一个点,让我们感到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我还发现自己多么希望玛吉(作者的大女儿)能够在我母亲年轻时见到她,看到妈妈和我去参加一个葬礼,她站起来宣读致亡者的颂词,她会使无知和丑陋的人听起来学者和影星,把卑鄙和邪恶的人变成圣人和天使。她知道人们心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世界迫使他们成为的那种人。她知道为了那点微不足道的工资而过度辛劳的工作,会使你变得卑劣冷漠,会扼杀那使你欢笑的东西。她记得你曾经希望成为的样子,而不是你实际成为的样子。”(26)

2.2 最美的女人——母亲对家庭和社区的无私奉献

盖茨教授的回忆录体现了对生命的眷恋,对母亲深挚的情感以及对种族压迫的不满。盖茨教授尽可能地结合自己具体的生活经历而非模糊抽象的概念叙述了母亲对家庭和社区的无私奉献。

2.2.1 母亲对家庭的无私奉献

记忆本质上是在日积月累的时间上的建构。时间的距离使记忆更加隽永悠长。有一天,“妈妈调到了下午的一档叫做‘大回报’的节目。她刚打开节目。我们就看到了一封手写的信在屏幕上展开。信全是关于妈妈的!原来是妈妈的弟弟哈里给节目的制作人下了一封信,告诉他们关于母亲的事。她怎样初中毕业就辍学去工作,挣钱帮着养家—特别是供给她的四个兄弟读完大学—以及她怎样定期给他们寄钱,他们又怎么把他们的脏衣服放在那种必须用很深的褐色带子捆起来的深褐色的半纸板箱中邮寄给她,她会把里面的无论什么东西织补好,洗干净,浆好烫平。因为这一切,她应该被选作他们投稿竞赛的获胜者。”(27)“妈妈情不自禁地哭了——而她几乎是从来不哭的,即使在葬礼上也不哭。”(28)在当时的美国社会,电视上很少会出现有色人的身影,更不要说赢得什么奖项了。妈妈创造了一个奇迹,是社区里有色人的骄傲。

这部回忆录有感而发,睹物思情,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当时历史场景中的母亲的言行与思想。妈妈对自己四个兄弟的照顾义无反顾,任劳任怨,对我患病时的照顾更是细致入微,日夜操劳。“我十四岁时关节脱位,疼痛难忍,无法行走,当地凯泽医院医生束手无策,妈妈坚持把我送到离家六十英里的摩根城医疗中心去治疗。“但是结果证明妈妈是对的。……那年我一共做了三次手术。”(118)“整整六个星期,母亲每一天都要走上医院前的大山坡,从九点一直坐到九点,陪着我,从允许她进门一直到被打发回家。”(118)

2.2.2 母亲是社区的骄傲

通过记忆,我们的历史成为整体而非片段,我们的过去得到延伸和扩展,我们的自我融入更大的集体和社群而被放大和升华,生命的意义得以彰显。“如果在妈妈站起来宣读家长教师协会前一次会议的记录时,玛吉能够看到她就好了。因为在1957年,妈妈是被选为家长教师协会秘书的第一位有色人。我会在晚餐后穿戴整齐,和妈妈一起走到在奥查德区那边的中学去。我会靠前坐着,这样可以看得见。然后家长教师协会的主席贝蒂·基梅尔会请妈妈宣读记录。妈妈穿着在‘大回报’中赢得的那件金色裙衣,打扮得光彩照人,站起来读记录。那是诗,完全是诗。她每一个字都读得好听、甜美,每一个音节都发得圆润……”(28)

记忆是人的存在方式本身。记忆塑造个性,建构文化,承载历史。“在妈妈开始读记录之前,有色人从来不参加家长教师协会。但她是个领先者。他们仍旧害怕,但是他们不能让妈妈失望。如他们所说‘必须要代表有色人’,得干下去。因此女人们也穿戴整齐,溜达到家长教师协会,就为去看妈妈读记录,就为代表种族,就为让那些白人知道我们的存在,就为了我们中的一个能够做这事而感到骄傲。不存在比妈妈更美丽的女人了—当她宣读自己仔细写出的手稿时,对我来说似乎就是这样。她黑色的眼睛闪闪发光;她承担着一个角色的时候,内心的灯就会亮起来。”(29)妈妈的美是言行之美,智慧之美和作为有色人的尊严之美。

3.种族压迫和种族不平等之痛—母亲的记忆伤痛

回忆录是一种以抒情为主的文学样式。回忆录塑造真实生动、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也通常把善恶必书、美丑必露作为叙述的重要原则。对种族问题的反思随着作者阅历的增长而不断发展。作者巧妙地通过母亲痛苦经历和创伤记忆告诉读者种族压迫和种族不平等曾以最残酷的方式呈现在母亲和“我”的眼前。

“妈妈很早就逐渐相信,在美国,财富和舒适的关键是拥有房产。…由于我整个童年期间,有色人在皮德蒙特不得拥有房产,我们居住的房子总是租来的。因此,妈妈总想买房子。这件事一直萦绕在她脑子里。(172)终于有一天洛基、爸爸和我尽我们所有,买下了一所房子。(175)然而一年以后,交易刚刚做成,妈妈决定她不想搬进去住了。这是一场激烈的战争,但是最后妈妈还是搬了。”(175)

盖茨教授用文本书写和传承记忆,又用记忆来丰富和深化叙述。“在迁入新居欢庆后的平静时刻,我问妈妈,关于不肯搬家的那些胡言乱语究竟是怎么回事。斯基普,你永远也不会知道的,她说。”(175)“然后她开始断断续续地说了出来。托马斯太太总是让我坐在厨房里的一张小木桌旁吃残羹剩饭。她是个自私刻薄的女人。她常常把钱四处乱放,看我是不是会偷。她要我在感恩节好圣诞节都干活。她对我很不好。……想到要搬进这所房子……我想一把火烧了它。她目光呆滞;她低下了头把两根手指放在鼻梁上。这是她无可奈何的心态的表现;她生气的是,这些记忆仍然具有如此的力量。妈妈哭了很久。而她几乎从来不哭。但现在这是妈妈的房子了。她在拥有它相当一段时间后,最后的抑郁袭向了她……。”(176)

母亲的记忆伤痛久久挥之不去,作者通过母亲的记忆书写刻画了母亲遭遇的不公正待遇,以及她心怀怨恨却无处宣泄的境况,进一步揭示出白人社会与白人文化对黑人的奴役和压迫。这里回忆录不仅仅是“个人的经历”而是一种基于确定记忆的回忆,作者通过母亲记忆创伤的意识形式镜头,展现了美国政治的持续种族化问题。结束语

童年的记忆不论是抚慰性的还是创伤性性的都会被主体反复书写和言说,它是个体成长的内在动力之一。品读盖茨教授的回忆录,令人感动的不是语言本身,而是活在那些风趣幽默的语言中的有色人族群和他们的故事,其中母亲的善良坚强和她对一切都睿智敏感和心怀感恩的心最令人动容。母亲拥有一颗坚毅纯净的心灵,她是自己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母亲教会了我如何在充满种族压迫和文化偏见的社会环境下做一名有尊严的有色人。母亲的勤劳善良、智慧坚强和无私奉献代表了有色人民的优良品德。她所提供的物质和精神给养是鼓励自己不断进取的重要动力之一;而母亲的痛苦经历和伤痛记忆有力地抨击了美国社会中的种族不平等和种族压迫。因此盖茨教授的回忆录除了文学价值外,更具有镌刻时代的意义。

注 释

①盖茨(2011).有色人民—回忆录[M].王家湘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下文引此书,只标注页码。

Szanton,A.(1996).Book Review of Colored People:A Memoir[J].Harvard Review(10).

李亚男.2012.自传与生平回忆录关系初论—与《现代传记学》作者杨正润教授商榷[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9)。

黄雅莉.2013.个人伤痕与集体经历——论王鼎钧回忆录的离散书写[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夏克特,丹尼尔(1998).找寻逝去的自我——大脑、心灵和往事的记忆[M].高申春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回忆录有色种族
大灭绝回忆录
食物中的“有色”营养素
蜜獾回忆录
说起1776年那些事,就不能不提种族和蓄奴问题 精读
毒虫回忆录
论埃里森文化批评中的种族政治观
找出调皮鬼
跟踪导练(一)3
凉爽有色
“求‘材’若渴”等8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