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夹脊穴配合头部七穴针刺治疗脑鸣验案

2015-04-04 07:19任建魁李世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鸣响天柱风池

任建魁,李世君

(1.天津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天津 300193)

颈夹脊穴配合头部七穴针刺治疗脑鸣验案

任建魁1,李世君2

(1.天津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193;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天津 300193)

脑鸣是以患者自觉脑内有鸣响声为主症,常伴有头昏、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笔者用颈夹脊穴配合脑部七穴治疗脑鸣疗效确切,报道如下。

1 病案举例

孙某,男,68岁,2014年4月7日初诊。5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脑鸣,伴间歇性右侧耳鸣。曾在当地医院服用各种中、西药(具体药名不详)治疗,症状时有缓解。一天前因劳累过度,致脑内鸣响声加重,夜间尤甚,严重影响睡眠,于2014年3月26日在天津某医院就诊,经颅脑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脑动脉硬化。予口服银杏叶胶囊、甲钴胺片、维生素E治疗(具体用药剂量不详),未见改善。自述脑内鸣响声持续不止、声如蝉鸣,寐不安,时有头晕目眩,注意力不集中,易健忘,头发稀疏、两鬓斑白,面色潮红,两目干涩,偶有咳白色黏痰,神疲乏力,五心烦热,下肢酸软,时有夜尿频多,神清语利,形体略胖。查血压130/80 mmHg,既往无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史,舌质暗红苔薄黄微腻,左脉沉细涩、右脉弦滑。西医诊断为脑动脉硬化。中医诊断为脑鸣。辨证为髓海空虚,肝肾不足,下元亏虚,痰瘀内阻证。主穴取颈夹脊穴(C3~C5)、头部七穴(脑户、玉枕、脑空、风府、风池、完骨、天柱),配穴取百会、四神聪、内关、神门、合谷、足三里、血海、阴陵泉、丰隆、关元、气海、三阴交、太溪、悬钟、太冲、丘墟。取侧卧位,常规消毒穴位后,直刺颈夹脊穴0.5~1.0寸,平刺脑户、玉枕、脑空穴0.5~0.8寸,平刺百会、四神聪穴0.5~0.8寸,斜刺完骨、天柱穴(天柱不可向内上方深刺,以免伤及延髓)0.5~0.8寸,向下颌方向刺入风府穴0.5~1.0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伤及延髓),向鼻尖斜刺风池穴0.8~1.2寸。其余腧穴常规针刺,颈夹脊穴、脑户、玉枕、脑空、风府、风池、完骨、天柱进针后均采用小幅度低频率补法,使局部有酸胀麻感,其余腧穴按照虚补实泻操作。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1周休息1次,2周为一疗程。针刺治疗3天后脑鸣声次数明显减少,继续针刺治疗2周后症状明显减轻,睡眠有所改善,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2 体 会

脑鸣之病名见于楼英编撰的《医学纲目·肝胆部》,指因脑髓空虚,或因火郁、痰湿、阻滞所致,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部疾病[1]。

脑鸣多因肝肾不足、脑髓空虚,或火郁、痰湿阻滞、瘀血内阻等所致,《类经·经络类》曰:“精藏于肾,肾通于脑。”肾藏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肝藏血,血养脑。若肾精充足、肝血充沛、血旺精充、髓由精化,则脑髓充盈、清窍得养。患者因年老体虚,劳累过度,耗伤肾中精气,阳损及阴,精髓不足,下元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足,气血不能上荣于脑,脑络失养则致脑内鸣响、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头发稀疏、两鬓斑白,正如《黄帝内经》所云“丈夫……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则腰背痛而胫酸”,故见下肢酸软、夜尿频多。痰瘀阻滞脏腑经络,故舌质暗红苔薄黄微腻,左脉沉细涩、右脉弦滑。病机关键在于肝肾虚损、脑髓不足、痰瘀阻滞、脑窍失养,因此治当补肝肾、益精髓、化痰瘀、通清窍。

夹脊穴位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之间,此二脉经气相通,共主一身之阳。取颈夹脊穴(C3~C5)可通经活络,疏利清窍,振奋阳气;针刺颈部夹脊穴能改善后循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患者的症状,其作用是通过脊神经和交感神经的体液调节,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代谢和营养血管神经、缓解血管痉挛[2]。

“督脉为阳脉之海,起于肾……会于巅,入络于脑”“脑为元神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脑为精明之府。”明代张景岳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之阳皆会于头。

头部七穴脑户、玉枕、脑空、风府、风池、完骨、天柱均位于头部,脑户、玉枕、脑空相伍可升清降浊、通畅气血,风府、风池、完骨、天柱配伍可清利头目、活络宁神。针刺头部腧穴,特别是风池、完骨、天柱三穴临床与实验均证明有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调整双侧椎动脉并使之达到平衡的作用,亦为调神要穴[3]。

选用头部七穴为“腧穴所在,主治所及”,以扶正祛邪,健脑益聪,濡养脑窍;足三里、关元、气海、三阴交、太溪、悬钟、太冲、丘墟以补益肝肾气血,填精益髓,滋补下元;百会、四神聪居于巅顶,会聚百脉,可醒神定眩、清利头目;实验研究证明,针刺百会穴能够明显扩张大脑中动脉,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4],内关、神门以调神养心;血海、阴陵泉、丰隆以清瘀化痰祛浊。

脑鸣患者在针刺治疗的同时进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并记录临床观察疗效,发现针刺治疗脑鸣可能为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有害自由基、阻止钙离子内流、提高机体组织器官耐缺氧能力而发挥疗效[5]。

[1] 吴承玉.现代中医内科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17.

[2] 董正显.针刺颈夹脊穴行滞针法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

[3] 石学敏.中风病与醒脑开窍法[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98.

[4] 赵小溪.针刺五心为主治疗顽固性失眠31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7,39(5):49.

[5] 胡昱,仝桂兰.针刺治疗脑鸣18例临床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1):43-44.

R249.7

B

1004-2814(2015)05-0459-01

2015-01-14

李世君

猜你喜欢
鸣响天柱风池
春晖十年,鸣响新时代的高品质教育之声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七 “摇天柱”“吕祖救疾法”导引法
秦天柱:艺术需要慢慢“养”
秦天柱
那里,雪闪耀着
感冒露苗头 速按迎香、风池和大椎穴
三种经典题型带你玩转勾股定理
基于数据挖掘对郑启仲小儿风池气池诊法经验的规律研究❋
丰田凯美瑞240V车间隙警告蜂鸣器异常鸣响
墨风池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