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体会

2015-04-04 07:19陈庭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尿血清阳升麻

陈庭明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门诊部,重庆 408000)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体会

陈庭明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门诊部,重庆 408000)

补中益气汤是《脾胃论》中的代表方,由黄芪、党参(人参)、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凡脾胃虚弱、元气不足、清阳下陷内热伤中均可使用,具有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之功效。笔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多种疾病疗效较好,现举例如下。

1 慢性鼻炎

侯某,男,27岁,于2010年5月10日初诊。鼻塞3年,近来鼻塞加重,尤夜间明显,有少量白黏涕。检查见鼻黏膜红肿,表面不平。易感冒,乏力,纳差,大便可,小便黄,舌淡,脉缓。证属肺脾气虚,清阳不升,夹热邪上扰清窍。治以益气健脾,清肺热、通窍除涕。予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黄芪20g,党参9g,当归10g,陈皮6g,升麻6g,柴胡6g,白术9g,炙甘草6g,地龙10g,丹参10g,路路通10g,黄芩6g,白芷9g。每日1剂,水煎服。服5剂后鼻塞明显减轻,饮食增进,鼻黏膜红肿减轻,仍表面不平。上方加三棱3g,莪术4g。续服15剂后症状消失。

按:慢性鼻炎属中医“鼻鼽”、“鼻窒”范畴,常因宿疾日久,正气虚弱,土不培金,中阳不升,抗邪力怯,外邪易乘,伤及肺卫,迁延而成,患者乃属脾胃阳气升发不足,清窍不利所致。《明医杂著》曰:“若因饥饱劳役所伤,脾胃升发之气不能上升,邪害空窍,故不利而不闻香臭者,宜养脾胃,使阳气上行则鼻通矣。”补中益气汤合黄芩、白芷益气健脾、清肺除涕,地龙、丹参、路路通、三棱、莪术行气活血通络、破瘀消积。诸药配伍,使通阳入络、气血运行、鼻窍通利,故能奏效。

2 外感发热

吴某,女,45岁,2011年4月8日初诊。半月前受凉后发热,鼻塞流涕,头痛,咳嗽,经应用抗生素输液治疗1周后症状有所缓解,但体温仍未恢复正常,(37.5℃~38.5℃),继续用抗生素治疗热势不退,经血培养、痰培养等检查均无阳性发现。现发热不退,汗出怕冷,乏力,形体消瘦,食欲减退,大便溏泄。舌尖红苔薄白,脉浮弱。证属中虚外感。治以补中益气解表。药用黄芪20g,党参15g,白术12g,当归10g,柴胡6g,升麻6g,炙甘草6g,桂枝12g,生姜6g,大枣6枚,附子6g。5剂,水煎服,日1剂。服药后体温恢复正常,食欲渐复,半月后随访未复发。

按:素体脾虚失运,气虚则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外感之邪。元气素弱之人,忘行汗法,气从中馁,轻则半出不出,流连为困;重者变证丛生而热势不退。患者平素中虚,外邪侵袭,虚阳与之相争,故发热缠绵不退;脾胃虚弱,外感后又过用抗生素而致邪气侵入,清阳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干,谷气不行,故食欲减退,大便溏泄。治以补中益气汤加减,以参术归芪枣甘补中益气,姜桂附辛温扶阳,升柴助升中气。诸药合用,共奏益气退热之效。

3 蛋白尿

张某,女,39岁, 2009年10月12日初诊。患慢性肾小球肾炎7年,症见面目浮肿,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气短懒言,易患感冒,食少纳呆,自汗便溏,腰背酸软,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而润,脉细弱无力。小便尿蛋白定性(+++)。中医诊断为水肿,治以健脾益气为主。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黄芪40g,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2g,防风6g,扁豆12g,山药12g,薏苡仁12g,益母草12g,苏叶6g,杏仁6g,焦三仙各12g,杜仲9g,牛膝9g,金樱子15g,芡实15g。每日1剂,分2次煎服,半个月为一疗程,服4个疗程后尿蛋白定性消失,连续3次检查尿蛋白定量每天小于0.1g,症状和体征消失。

按:蛋白尿属中医“水肿”、“腰痛”、“尿浊”、“膏淋”、“虚劳”等范畴。脾气虚弱摄纳无力,精微下注尿中导致蛋白尿。治当健脾补中益气。方中升麻、黄芪补气升阳,党参、白术、茯苓、扁豆、山药、薏苡仁健脾渗水,焦三仙化食消积、助脾运化,防风、苏叶、杏仁固护肺气,杜仲、牛膝、益母草温阳活血。金樱子可降低尿蛋白含量升高血清总蛋白含量,减轻肾小球病变,并改善肾脏功能的作用[1,2]。与芡实合用共奏益肾固精、益气健脾,调节机体气机,改善肾功能的作用。重用黄芪益气升阳固表,减少蛋白的排出,降低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等代谢物[3]。

4 血 尿

李某,女,64岁。反复血尿3年,曾怀疑膀胱癌,经膀胱镜检、活检排除。1年数次发作,持续数天后可自行缓解,以后逐渐发展至每月1次,持续10余天方能自行缓解。伴腰酸痛腿软,乏力纳差,大便成形,睡眠可。舌淡红苔薄白,脉偏大而弱。证属脾虚失于固摄、血溢脉外。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药用党参15g,黄芪30g,当归10g,白术10g,陈皮6g,升麻3g,柴胡3g,炙甘草6g,仙鹤草30g,三七3g,大蓟30g。服2剂后尿血停止。效不更方,继服1周后诸症均明显缓解。继续服补中益气汤1个月,未再发生尿血,后改用补中益气丸长期口服,随访5年未再复发。

按:尿血、腰痛腿软,脉弱,纳差,乏力,脉弱属脾气虚失于统摄,故血溢于脉外发为尿血。久病伤及于脾,脾不足会累及于肾,故出现腰酸腿软等肾虚表现,但失血一症是由脾虚、中气下陷、气失于固摄所致,故当补脾。方中参芪术健脾温中补脾气,甘草炙用取其“温而补中……甘温助脾之功也(《药品华义·卷五》)”。陈皮调理气机,以助升降之复。当归、仙鹤草、三七、大蓟止血活血,引血归经。升麻、柴胡轻清升散,协诸药共助清阳之上升。全方补气补血、养血止血,调理中焦、健旺脾气,故统摄之功得以恢复而尿血止。

R249.7

B

1004-2814(2015)05-0460-01

2014-12-04

猜你喜欢
尿血清阳升麻
升麻的品种考证
汽车发动机机械故障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研究
同是尿液异常:一喜一悲
同是尿液异常:一喜一悲
升麻之思辨及临床应用❋
升麻蜜制工艺的优化
尿血安合剂联合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安全性及对患者VEGF、NF-κB表达的影响
福晋与王爷的爱情轻喜剧
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尿血验案1则
江苏清阳机器有限公司 原江苏清淮船舶机器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