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水利工程项目承包责任制的几点思考

2015-04-06 18:27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5年2期
关键词:承包人项目管理工程项目

杨 磊

(河北省水利工程局,石家庄 050021)

对当前水利工程项目承包责任制的几点思考

杨 磊

(河北省水利工程局,石家庄 050021)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用工成本的上升,要求水利企业必须重视管理,项目承包制实施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如管理的粗放式、生产经营的短期行为、风险干预度低等都严重地制约着企业生产经营质量,水利企业应该从建立项目管理模型、实施项目远程监控、强化企业对工程项目的服务等方面入手,加强企业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从而实现水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项目承包管理;管理模型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企业大多实行项目经理承包责任制管理制度,这种合同式的管理方式将承包人的权责利捆绑在一起,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对于水利工程企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用工成本上升,来自企业外部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必须眼光向内,从企业内部挖掘潜力,追求企业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在管理上实行精细化,从而达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的目的。项目承包责任制粗放式的管理方式、资源运用中的多头投入造成的资源闲置浪费及由于项目承包人在生产经营中的短期行为,项目承包人各自为政,各自为战,削弱了企业整体竞争优势,使得企业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上很难做到优化,距离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还有很大距离,因此有必要对这种项目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创新。

1 项目承包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方式单一、监管缺失

项目承包管理是通过对承包人管理而实现的。由于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大多远离市区、远离企业决策层,很多时间是承包人一个人在管理,企业对项目承包人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合同约束 (签订责任书)、信息(手机)沟通、实地检查等方式实现的。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对承包人的管理基本上是合同一签便撒手不管,企业的事中监管和事后监管大多非常薄弱,甚至空白,通讯(手机)查询和实地检查只是间歇性的、非常态的检查,无法做到全过程、全覆盖,企业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大多处于真空状态,对工程项目的运行状态、人员、物资、质量安全等情况很难掌握,只是听取项目承包人的个人汇报,由于承包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汇报的情况会趋利避害,企业领导接受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并不是全面、真实的,这种大撒手的管理方式为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风险,首先企业决策层无法及时了解工程项目的生产运行情况,极易造成项目承包人自我行事,形成干了再算、边干边算,不注重计划性,风险控制性差,项目效益预期与实际结果偏差大,企业的盈利无法得到保障;其次企业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主要依赖于项目直管领导与项目承包人之间的单线联系,信息渠道狭窄很容易造成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过滤、堵塞,导致信息的失真和信息的碎片化,信息传递上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领导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全面性,造成企业管理上的缺陷;第三这种管理方式将大多数项目一线工作人员排除在外,一线工作人员很难完整地得到来自企业上层的最新指令,企业决策层也无法了解一线工作人员的真实工作状态,形成管理屏障,久而久之,很容易造成干群之间的隔阂,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企业生产经营短期化明显,发展后劲不足

目前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企业对承包人制定的考核指标主要集中在工程工期和项目盈利上,而对于工程安全、质量、人才培养、技术培训、设备维护、成本核算等诸多方面并没有过多硬性的要求,这种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项目承包人在生产经营中短期行为,项目承包人在人、财、物的使用上“只用不养”现象突出,在具体施工中,盲目施工、野蛮施工时有发生,在数据管理上档案存储意识差、数据丢失、造假屡见不鲜,这些短期化的行为导致企业风险增大,企业效益流失严重。

应该看到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日益加速的时代,企业的发展更多依赖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员工知识智慧资源则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企业员工的知识和智慧来源于企业健全系统的学习机制和良好的学习氛围,目前项目承包管理只是针对工程项目临时搭班子,项目管理人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工程工期和经济效益上,并不注重企业员工系统学习,更谈不上人才培养的机制建立,在施工中,只满足于职工知识够用即可,对于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缺乏热情和资金投入,企业一线员工知识老化现象普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这种“只用不养”的状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企业知识智慧资源逐渐衰竭,最终造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降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项目承包人在人才使用方面还表现在只注重来自企业组织的显性知识学习上,而忽略员工之间隐性知识的学习,企业的显性知识学习主要是指来自企业上层组织的指令性学习培训,这种集体、集中的学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员工知识的增加和更新,但是这种一统式的学习很难满足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在具体施工中的个性化需求,这种个性化的需求更多地需要一线员工在具体操作中的心口相传,一线工作人员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知识、经验、操作技巧,往往存储在某些员工的头脑中,属于员工个人的隐性知识,这种独特的、碎片化的知识信息长期以来并没有受到企业领导层的重视,缺乏相关的机制将这些个人的隐性知识资源转化为可供员工共享的显性知识资源,无法转化为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1.3 企业风险干预滞后,纠错成本高

由于项目承包制大多时间是承包人自己在指挥工程项目运行,项目运行的速度和质量高低取决于承包人自身能力和经验的高低,也就是项目实施的成败全系于承包人一身,这无疑加大了项目运行的风险,一旦这种风险超过承包人自身能力,就会将项目置于高风险的境地,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项目成为“胡子工程”“烂尾工程”,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项目承包人作为工程现场施工指挥,在对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作出解决方案时,不仅需要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技巧,同时也需要来自企业其他人员的知识、经验和技巧,企业的知识智慧资源应该是共享的、快捷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来自团队的集体智慧的渠道和机制是缓慢、滞后的,不是在风险和危机形成前,而是在风险或者危机已经形成后,这无疑抬高了企业纠错的成本。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原因在于企业在实行项目承包管理时并没有建立起对项目承包进行知识智慧信息资源的输送和支持机制。

长期以来,企业的上层知识信息资源丰富,一线知识信息资源匮乏,知识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不对称,各种信息的传递经过上层管理部门的过滤、整理,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折损和缺失,一条来自基层一线的信息到达企业领导决策层那里,再有领导决策层回到工程施工一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迟滞,这无疑会延缓企业对危机的干预。另外,目前企业对项目承包人的直管大多采用直管领导——项目承包人的方式,过多地强化了个人的这种单线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项目承包人与其他业务部门的联系,企业并没有建立起企业上层优质知识智慧资源向一线快速转移的机制,企业上层更多地承担的是管理职能,而服务职能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项目承包人与企业上层业务管理部门缺乏利益捆绑,企业上层业务部门为基层一线服务意愿不足,不能为基层一线提供更多的生产经营预警信息,大多数时间是承包人在孤军作战,企业的团队优势不是在危机形成前,而是在危机形成后,企业危机干预机制滞后无疑抬高了企业的纠错成本,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项目承包管理方法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工程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竞争形势的需要,工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取得优势地位,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企业内部采取更为科学、更为精细化的管理机制,使企业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得到快速组织和有效利用,从而释放出最佳的生产效益。

2 企业如何解决项目管理中的问题

2.1 建立项目管理模型,实现管理科学化

项目管理模型就是按照工程企业项目的类型、性质、规模、时间等条件,将工程项目所需的人、财、物等各种生产要素按照最为科学、最有效率的方式进行组合配置,预先呈现出来的具象展示。且最大的好处在于集中企业众人的智慧,按照工程项目推进时段将所需的生产要素进行科学、合理地模拟配置,将工作任务、人员安排、设备供给、风险控制等生产经营指标精细化、显性化、数据化,细化到点,细化到岗,将使项目管理由现在的先干后算、边干边算变为预控管理,从而减少项目管理中的不确定因素,达到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项目管理模型的建立增强了企业对工程项目的控制管理,企业决策层通过模型可以具体了解工程项目运行的状态,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对偏离管理模型的各种变量及时进行介入干预,从而有效地降低风险;项目承包人通过管理模型可以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项目管理模型的植入,实际上是为项目承包人配备了一个参谋和助手,时刻提醒项目承包人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问题,项目承包人可以对照管理模型及时补充和调整工作计划安排,使资源调配更加科学、合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对于工地一线人员来说,可以清楚地了解上级意图,做到心中有数,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企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模型,及时了解项目运行的信息数据,根据项目运行状态给出业务指导,随时提供各种技术支持。

项目管理模型将目前项目管理线性管理变成节点管理,使一线施工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凝聚了团队智慧,填补了项目承包制一人负责所带来的管理漏洞,改变了一线施工人员在知识、技术等方面的不足,项目管理不再是一人或少数人的行为,更多地呈现出团队特点,不再是一种被动应对,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众人智慧的介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项目的风险,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动态监测机制

由于水利工程项目大多在野外作业,点多线长,增加了企业的管理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水利企业可以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对现场施工安装录像监控设备,将工程施工现场操作情况通过网络传到企业管理部门,企业管理部门通过录像了解项目运行情况,对有关信息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及时上报企业决策人,由决策人作出相关指示,相关业务部门及时给予技术指导,使工程项目管理与各部门的业务管理进行无缝对接,强化了工程项目的事中管理,有效地避免了目前项目管理中因路途遥远而带来的信息迟滞而出现的决策滞后现象发生。

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实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提高企业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动态信息监测机制可使信息传递快捷化、透明化,可以极大地改变目前企业管理中出现的信息淤塞、折损等碎片化现象,使企业上下、左右的信息沟通更为顺畅,减少因信息迟滞、失真而造成的决策失误,有利于企业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保障工程项目质量。

2.3 强化企业对工程项目的服务

目前企业对工程项目更多的是管理,对于项目的服务则很少重视,企业只关心项目能够赚多少钱,不出事故,这种观念使得基层一线的工作人员承受了更多的压力,这种只顾索取,不给予的方式只能使企业基层工作人员急功近利,忽视工程质量和企业名誉,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企业对工程项目的服务就是要从观念上、机制上对现有的项目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从观念上来说,就是要改变一包就撒手不管的状态,项目承包决不单单是承包人的事情,而是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企业的所有资源都应该围绕着项目进行配置,而不是游离在工程项目之外,加强对职工全局意识教育,反对将个人利益或部门利益与项目管理割裂开来,强化集体意识、团队意识。

强化企业对工程项目的服务仅有意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相关的机制给予保障落实,首先对项目承包人奖励份额上,要注意缩小与一般职工收入差距,要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将承包人的奖金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其次加大对管理部门服务绩效的考核、评价比重,引导管理部门更多地为基层一线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积极主动帮助一线工作人员排忧解难,促进企业优质资源向基层流动;第三是建立企业内部知识信息资源分享平台,加强与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拉近基层一线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距离,增加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积极建立人才学习与培养机制,为职工成才提供土壤和平台。

3 结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水利企业要积极推行项目承包责任制改革,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质量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要重视对工程项目的控制管理和科学管理,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提高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断增强对工程项目的服务意识,以保证水利企业的健康发展。

[1]赵如龙.项目承包制的利与弊[J].施工企业管理,2012(5):41-44.

[2]梁生明.浅谈如何做好企业的精细化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2(24):97.

[3]牛慧慧.施工企业项目承包责任制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8):181-182.

[4]黄志勇.项目承包责任制中项目工程况款流失问题的探讨[J].基建优化,2001(2):26-27.

[5]王廷杰.关于企业的精细化管理[J].中国商贸,2012(11):99-100.

For some thoughts on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the curren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YANG Lei
(Hebei Water Conservancy Bureau,Shijiazhuang 050021,China)

As the aggravate that the market competition, the enterprise labor costs rise, demand water conservancy enterprises must pay attention to scientific and fine management,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contract system exposed problems, such as vulgar management, the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operation of short-term behavior, low risk degree of intervention are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quality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water conservancy enterprise should from project management model is set up, implement project for remote monitoring, strengthening the enterprise servic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roject, to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fine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 so a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enterpris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project contract management;management model

TV512

B

1672-9900(2015)02-0089-04

2014-01-08

杨 磊(1979-),男(汉族),河北安国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Tel)13832164728。

猜你喜欢
承包人项目管理工程项目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律师解疑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关于《合同法》中“主体结构由施工总承包人自行完成”之规定的探讨
建设单位如何防范承包人施工索赔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