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井冈山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015-04-15 20:51熊来平郭艳梅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江西吉安343009
关键词:井冈山培育红色

熊来平 郭艳梅(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试论井冈山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熊来平 郭艳梅
(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以 “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价值标识。井冈山红色文化的民主、自由、诚信价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有益的当代启示。运用井冈山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1.挖掘内涵,做好井冈山红色文化的继承性转化;2.分类施教,提升教育的引导力;3.关心群众利益,增强教育的现实说服力;4.强化实践,养成自觉行为。

井冈山;核心价值观;培育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p31)革命先辈们在井冈山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井冈山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文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展现了革命先辈的高尚品德,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鲜活教材。

一、弘扬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追问

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交流激荡,不同价值观、话语体系互相交织碰撞;我国国内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为了使社会成立,尤其是为了使社会欣欣向荣,就必须用某种主要的思想把全体公民的精神集中起来,并保持其整体性。”[2](p524)在此大背景下,运用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紧迫性及其意义日益凸显。

1.引领社会成员凝魂聚气的迫切需要。作为人类自我意识的核心,价值观是人们所持有的关于如何区分好与坏、对与错、符合与违背意愿的总体观念,是关于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基本见解。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任何健康有序的社会都持有相应的核心价值观。它表征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当代中国,以共时态方式汇集了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诸多历时性矛盾,从实际情况看,迫切需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不同价值观差异多元共存、结构复杂,需要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主导引领;二是当前价值观或道德伦理偏离下滑,需要核心价值和道德伦理纠偏止滑。习近平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3](p163)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具有民族性、革命性和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性的文化样式。其所蕴涵的丰富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育特质有助于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红色文化都是我们增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进而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强大精神动力。

2.抵御资本主义价值观渗透的战略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4](p694),任何特定的社会制度都有相应的文化和价值体系支撑。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背景下创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观念显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前进的航标指针。环顾当今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凭借其经济、科技、军事等优势地位对我国构成了压迫性的竞争态势,还强化了对我国以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及意识形态的渗透,企图从文化和价值观领域诱导我国社会主义改旗易帜。尼克松曾经公开说:“我们笃信我们的价值观念。我们的价值观念只能以示范的方式向他人传播,而不能强制他人接受。”“对于美国民主来说,这是个庄严的时刻。因为实力最强者对未来也负有令人望而生畏的责任。 ”[5](p330)(p338)尼克松的话虽然过于乐观,但同时也暴露了美国要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企图。在此国际大气候的影响下,我国国内有关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社会思潮屡见不鲜,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丑化英雄等错误思潮的危害决不可低估。对此,邓小平曾经告诫道:“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6](p344)因而我们必须以极其清醒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红色文化,以有效抵御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渗透,推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3.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保证。作为政治学概念,合法性等同于统治资格的质,是对某种统治权力是否得到社会成员认同及认同程度如何的反映,即统治权的“正当性”问题。也即是说,执政者在多大程度上被其社会成员视为合理的和得人心的。“任何一种政治制度,如果它不抓住合法性,那么它就不可能永久地保持住公众忠诚心,这也就是说,就无法永久地保持住它的成员们紧紧地跟随它前进。”[7](p339)历史和现实经验表明,执政党的地位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其合法性既同执政绩效、执政能力密切相关,也同构建共同的政治价值、理念原则有关。如果执政党基于不同阶层、不同族群和不同政治力量之间就政治程序、社会公正和个人权利等议题形成了基本一致的看法,那么,社会就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稳定性,执政党的合法性也得以提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其执政的合法性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在实际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长期执政,如何增强自身执政的合法性?这既需要回溯与汲取党的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验教训,更需要党顺应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构建并引领社会共识。井冈山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在特定时期所形成的先进政治文化,其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民本性,既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从历史的视野阐述执政的合法性来源,也可以为全体社会成员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的历史启示和文化支撑。

二、井冈山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价值

现代政治学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稳定而有效的政府,不仅取决于合理有序的政治架构和治理体系,还取决于民众在政治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井冈山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井冈山军民开展根据地建设实践的生动写照,这种文化既反映了根据地群众对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宣扬的价值体系的普遍认同,也可为我们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的启示。

1.井冈山红色文化的民主价值。众所周知,旧式中国军队缺乏民主制度与传统,官兵待遇悬殊,官长欺压士兵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旧式军队的这些不良作风和习气,1927年秋,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受挫部队到达罗霄山脉脚下的永新县三湾村,对部队进行改编。“中国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制度,将是破坏封建雇佣军队的一个重要的武器。”[8](p65)“三湾改编”不仅奠定了“支部建在连上”的新型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而且开始探索中国共产党建军史上的政治民主、经济民主与军事民主实践。在政治民主方面,“三湾改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在军、团、营、连设立士兵委员会:由士兵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其任务有士兵政治教育、维持红军纪律、参加军队管理、保障士兵的民主权利等,战士可向干部提意见,官长有错误,士兵可开会指正。在经济民主方面:士兵自己管理伙食,士兵委员会监督部队的经济,实行账务公开。“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即一律四角。因此士兵也不厌恨什么人。”[8](p65)在军事民主方面,红军训练倡导官兵互帮互教,作战鼓励官兵共同想办法完成战斗任务,总结作战经验。这些民主实践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红军官兵的作战积极性,有力地捍卫了新生的井冈山红色政权。正如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所说:“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8](p65)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高举民主的旗帜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现实目标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民主性质及其组织形式而言,我国已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如何在程序上更好地保障人民依法施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与丰富民主形式,是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要的任务。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民主实践激发了红军战士的主人翁精神,“使士兵感觉不是为他人打仗,而是为自己为人民打仗”。[8](p63)这一例证生动地告诉我们,认真探索人民参与民主的实践形式,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既有利于巩固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也有利于激发我国亿万人民群众支持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保证人民依法有效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9](p12)“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 ”[10](p21)

2.井冈山红色文化的自由价值。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获取自由的过程就是人类反抗自然与不合理社会关系的压迫、突破不合理意识观念束缚的解放过程,实现人的自由关键在于废除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并由此建立保障实现自由的政治、经济制度。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遭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生活处于极端贫困状态,经济、政治地位十分低下,思想迷信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必须求得解放,并且他们坚信是能够求得解放的。”[11](p1359)1927年秋,以毛泽东、朱德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到达井冈山,开始领导当地军民致力于推翻反动统治压迫,实现翻身解放、追求自由的战斗历程。在经济上,领导团结军民深入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制定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从历史的眼光来看,由于此前无可资借鉴经验,《井冈山土地法》的制定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大程度的历史局限性,但其毕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依归,以立法形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土地的迫切要求,保障了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在政治上,建立工农兵革命政权,反对一切特权,人民群众有权参政议政。至根据地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全盛时期,“民众普遍知道了各级‘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宁冈民众简称为‘埃政府’(客籍土话,埃政府就是‘我们的政府’)”[12](p185)。在文化上,根据地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设立了宣传队、娱乐科、工农运动委员会等部门。它们注重运用群众语言,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革命理想,帮助群众识字,以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和突破旧观念藩篱的能力。

“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之一。人类追求自身解放的过程就是他们追求自由的过程。自由有多种含义,但人们通常认为它 “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13](p165)。很显然,自由是法律许可范围内的自由。“倘若一个公民可以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那就没有自由可言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13](p165)考察自由与法治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法治是实现自由的制度性保证,离开法治来谈自由无异于缘木求鱼。而法治的要义在于已制定的法律得到普遍遵守的状态,即法具有最高的权威。也就是说,法治以法律和制度为基础和前提,但如果法律和制度得不到普遍遵守,就不是法治状态。当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松弛,法治不彰时,竞争就没有规则,社会就容易无序,人们难以享有真实的自由,社会核心价值观也就难以确立。我们倡导的自由“不是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的、绝对的个人自由,而是受到法律和规范制约、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自由”[14]。

3.井冈山红色文化的诚信价值。“诚信”意谓诚实守信,基本含义就是诚实待人、言行如一、重承诺、守信用,对人对事都要求真求实。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红军的领导人在根据地推行了一系列体现诚信内涵的方针策略,取信当地群众,争取他们对革命的鼎力支援。第一,以诚相待,团结改造以袁文才、王佐为首的当地绿林武装。在如何对待袁、王部队的问题上,毛泽东力排众议,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帮助及转化工作,消解这两支绿林武装的思想疑虑,并很快将其改编为工农革命军,为红色洪流在井冈山得以立足打下基础。第二,严格革命纪律,履行承诺。为彰显工农革命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泽东在率部队行军途中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工农一点东西、一切缴获要归公;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其后完善为人民军队的行动准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三,诚信也意味着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说实话,做实事。“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8](p112)为清楚掌握井冈山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军事等状况,了解群众疾苦,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和红军领导人十分注重调查研究。1927年冬和1928年夏,毛泽东先后在宁冈、永新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写下了《宁冈调查》和《永新调查》两篇调查报告,为党和红军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革命政策措施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调查过程中,毛泽东尤其注意修正由于对客观形势的错误估量而导致的“左”倾错误。1928年3月,中共湖南特委代表到达井冈山,要求根据地执行所谓“使小资产阶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结果使相当数量的中小商人、富农跑到地主和豪绅那边,“挂起白带子反对我们”。鉴于当时情势,毛泽东等领导人改正了上述政策错误,并强调“一个红枣也不能动”,以保护中小商人的经济利益。[12](p115)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公民个人的一项基本要求。综观古今中外历史,诚信之于社会道德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一个诚信缺乏的社会必定是人们缺乏信任和安全感的社会。当下我国社会诚信状况是:诸多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不少社会成员见利忘义,不以诚实守信为荣。这既不利于个人品德素养的提高,也不利于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因此,讲诚信,加强社会诚信建设既是弘扬井冈山精神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也是我国道德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就公民个人来说,每个人都应确立“人无信不立”的价值取向,因为其诚信与否,不仅是衡量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尺,而且关乎社会诚信的总体状况。就政府来说,政府诚信状况(政府公信力)对于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与诚信水平至关重要。“塔西佗陷阱”(当政府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与否,做好事与否,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生动地告诉我们,政府只有取信于民,才能获致广泛认同与支持;反之,丧失公信力的政府必定没有执政的民意基础。

三、运用井冈山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方法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指导思想、要求、方法等问题,并强调“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对革命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阐发,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15]。这就要求我们,运用井冈山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

1.挖掘内涵,做好井冈山红色文化的继承性转化。井冈山斗争为红色文化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数量众多的革命旧址、遗迹、各种器具文物、诗词、楹联、歌谣、故事、标语、漫画、传说以独特的形式记录了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政治、社会、经济、军事的发展变迁。利用井冈山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既见物又见人、见思想、见精神。但在实际过程中,一些人往往只注重利用其实物形态诸如革命旧址、遗迹、展览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方面——对红色文化内在精神和思想的继承性转化。这种做法必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流于肤浅,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诚然,我们利用井冈山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回到以前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也不能要求受教育者去过革命先辈们曾经度过的极其艰苦的生活。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对其所蕴涵的民主、自由、平等、爱国、诚信等价值进行继承性转化,使之适应社会时代要求,从而真正内化为人们心中的价值观念。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坚决抵制那种行继承性转化之名、不顾基本历史事实的噱头行为。因其消解了井冈山红色文化的严肃性、崇高性,这种“转化”极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分类施教,提升教育的引导力。理解的前结构理论告诉我们,人是历史文化的存在,每个人在其知识、理论、兴趣和生活经历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有选择地理解接受教育内容,并转化为个体的意识和动机,最后达到认同之目的。因此,运用井冈山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该注意受教育者对象群体的认知特点,有选择性地分类教育,切忌千篇一律。如,对于普通群众,我们要“深接地气”,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开展教育;对于善于理性思考的“高知”人群,我们要注重运用说理分析,理性论证的方式开展教育;对于领导干部,我们应要求他们带头弘扬井冈山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用自身高尚人格和模范行为感召、激励群众。

3.关心群众利益,增强教育的现实说服力。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6](p187)。也就是说,人们的思想动机和价值取向与其利益联系紧密。“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8](p137)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根据地领导人在经常运用生动活泼的事例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的同时,还非常关心群众物质生活,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这些都启示我们,利用井冈山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善于把回应人们的实际需要与增进切身利益结合起来,让他们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认知价值观、获得教益。

4.强化实践,养成自觉行为。现代教育学认为,要将特定社会观念转化为人们的价值认同,进而外化为自觉行为,大致经历认知、实践、经受考验三个阶段。其中,实践是人将社会观念外化为自觉行为的关键阶段。“真理不像是一种经验的对象,它必须被理解为是一种社会活动的产物。”[17](p9)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3](p165)因此,运用井冈山红色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经过实践的反复强化,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目的在于受教育者将其所接受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内化为自身稳定的心理结构和人格品质,最终形成自觉行为。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井冈山红色实践基地的长效作用,精心谋划形式多样而又有实质内容的红色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诚信教育,积极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M].董果良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美]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M].王观声,郭健哉,等 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欧力同.法兰克福学派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0]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余伯流,陈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1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许明龙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4]任仲平.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N].人民日报,2015-04-20(01).

[15]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02).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7][德]卡西尔.人论[M].甘阳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韩 曦)

On Jinggangshan Red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XIONG Lai-ping,GUO Yan-mei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Jinggangshan University,Ji'an 343009,China)

Chinese Socialist core values,characterized in"three advocates",are the values guiding social thoughts and consensus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Jinggangshan Red Culture complete with its values of democracy,freedom and honesty provide inspirations for development of the core values.To utilize the Culture for develop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applicable approaches and methods. They include:1.finding out the essence of Jinggangshan red cultures and make them inheritable;2.teaching with due consider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and improving the leading role of teaching;3.caring about mass people's interests,which will increase the pervasiveness of the education;4.strengthening the practice and developing people's self-consciousness.

Jinggangshan;core values;development

G412

A

10.3969/j.issn.1674-8107.2015.06.001

1674-8107(2015)06-0005-06

2015-07-05

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红色文化教育效用及限度研究”(项目编号:YG2014136)。

1.熊来平(1975-),男,江西抚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2.郭艳梅(1995-),女,江西赣州人,学生。

猜你喜欢
井冈山培育红色
红色是什么
井冈山诗五首
红色在哪里?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追忆红色浪漫
井冈山抒怀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七绝 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