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腰椎管狭窄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效果研究

2015-04-17 07:46郭影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18期
关键词:血糖值腰椎研究组

郭影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中医院骨科,吉林长春 130500

在骨科临床,腰椎管狭窄是十分常见的疾病,其临床常见症状为腰腿痛或腰痛等,在临床上,该病又被称之为腰椎管狭窄综合征,而随着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的提升,有关资料显示4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已经达到4%以上[1-2],而糖尿病又是腰椎管狭窄的相对禁忌症,因此在行腰椎管狭窄手术后,就非常容易出现并发症,尤其是对于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机体免疫力的降低以及自身的一些慢性疾病等造成术后效果欠佳,也给患者带来了较多的痛苦,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关乎到术后的效果及患者的康复。而在最新的相关临床实践中证实了,在老年腰椎管狭窄伴糖尿病患者应用腰椎管狭窄减压术治疗期,我们在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疗效,笔者应用综合护理对29例患者进行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总结研究内容,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5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8例老年腰椎管狭窄伴糖尿病患者,均予以腰椎管减压术,分析其临床资料,以随机对照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所有患者均通过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确诊,腰椎管狭窄且均伴有糖尿病。在研究组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为58~81岁,平均年龄为(68.3±6.4)岁,病程为 0.5~15年,平均病程为(7.8±0.9)年,对照组中,男 17 例,女 12 例,年龄为 59~82 岁,平均年龄为(69.2±5.9)岁,病程为 0.4~16 年,平均病程为(8.1±1.1)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性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在手术前,护理工作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测,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护理人员要及时将情况报告给负责医生,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处理,直至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恢复至正常范围,才可以考虑下一步的手术治疗;②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配合主治医生,认真监测患者情况并能够及时告知患者的治疗进展,若发现异常及时应对处理;③在手术结束后,为了避免患者出现感染,护理工作人员必须遵照医嘱,指导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并做好预防。

1.2.2 研究组 术前护理:①基础护理,在术前要予以常规备皮准备,避免对患者皮肤造成刮破,因为患者伴有糖尿病,抗感染能力较低,一旦皮肤破损就埋下了术后感染的潜在风险;一旦在术后出现感染,这也就表明手术失败;②心理护理,在术前要耐心向患者讲解有关该病的相关知识,并告知积极的心理情绪对治疗的帮助,同时讲明,负面情绪会影响血糖的变化要预防并及时给予疏导,此外要告知患者或者家属,必须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③护理人员要教患者学会掌握低血糖反应的应对处理方法,时刻备有糖果等以便一旦出现症状可进食缓解低血糖,同时要帮助患者建立饮食方案,指导患者学会口服降糖药的方法,注意在手术前,一定要患者保持空腹血糖值在6~10 mmol/L,尿糖阳性,尿酮阴性;术后护理:①常规干预,患者术后回转病房后,护理人员要及时测量脉搏、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等,并做好心电监护,同时严密监测血糖值变化并做好全麻后的护理,在术后6 h,患者可进温水,排气后可进流食,随后逐步改为适合糖尿病的普食,在首次用餐前,要参考术前用量酌情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并依据病情在一周后改为口服降糖,同时注意常规广谱抗生素的使用;②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好所用的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或者量,若发现脑脊液漏必须及时通知医生,做好术后病情的监察,责任护士要做到每天检查患者的肢体运动情况,例如麻木、下肢运动、疼痛、牵拉尿管感觉有无排尿困难,做好记录,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做好对应处理,注意嘱患者多饮水,通过尿液稀释后防止结石;③防止肺部感染、如果为老年患者,则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翻身时,可空心掌拍背由外而内由下而上的进行,在取平卧位时,可嘱患者在床上自行做扩胸运动,患者要主动咳嗽、做深呼吸,有利痰液的排出,对于存在痰液粘稠患者可酌情使用雾化吸入法治疗。

1.3 疗效判定

参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评价标准[3]:①优,通过治疗,患者临床腰腿痛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消失或者有所好转,日常活动不受障碍;②良,通过治疗,患者临床腰腿痛症状得到了缓解,但还有不适感存在;③差,通过治疗,患者的临床腰腿痛症状未见任何改善,甚至出现了加重情况。此外,我们采用本院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表评价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满意:90分以上;基本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以下。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予以率表示,χ2检验,统计学差异应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79.31%),研究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9.66%),由结果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75.86%),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3.10%),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餐后2 h血糖指标比较

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值为(9.21±1.52)mmol/L,研究组患者餐后2 h的血糖值为 (7.81±1.42)mmol/L,研究组患者餐后2 h血糖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疗效、餐后2 h血糖及护理满意率比较(±s)

表1 两组疗效、餐后2 h血糖及护理满意率比较(±s)

组别 例数 优良率 满意率 餐后2 h血糖(mmol/L)对照组研究组χ2/t P 29 29 23(79.31)26(89.66)12.289<0.05 22(75.8)27(93.10)16.307<0.05 9.21±1.52 7.81±1.42 6.724<0.05

3 讨论

目前,在医学研究中已经公认,糖尿病是腰椎管狭窄予以腰椎管减压术治疗的禁忌症,但随着医疗技术及医生操作经验的积累,同时对治疗方法的改进和研究,腰椎管减压术也开始逐渐被应用到腰椎管狭窄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同时也得到了患者的认同。因此对于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护理人员密切配合,保证患者术后的康复,提高疗效,本文通过了术前护理的心理干预、基础护理干预,同时予以术后护理干预,包括了感染的预防、引流管的护理及饮食的调理等,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疗效,在本研究中,接受了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其餐后2 h血糖值要低于对照组,同时发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上比较,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较高,可见通过综合护理,整体效果明显。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在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同时,我们还应该重视患者的功能锻炼,严格来说,在患者麻醉效果结束后,就需要进行,首先要做好上肢肌肉的训练,其次是下肢肌肉的收缩锻炼,对于功能锻炼的主要原则,可以归纳为,运动量要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先少量,随之逐渐增加运动,当锻炼后,肌肉得到适应后,再加大训练力度,做到持之以恒,在术后要针对患者情况,因为老年患者的抵抗力差,恢复能力也相对差,因此尤其是对术后抬腿训练,要注意锻炼力度,通过抬腿可以牵拉神经根、促进其血液循环,利于神经根炎症反应的快速消退,同时我们还需注意,有效的锻炼可以防止神经根术后粘连的发生,同时可以增强末梢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促进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及有效利用,降低了血糖。因此采取适当的锻炼对降糖有重要价值,主要的方法具体包括:引流管拔出后,可以指导患者做直腿抬高的锻炼,开始可以从30°起,随后逐渐加大幅度,同时责任护士要帮助患者做膝关节,髋关节的被动活动,防止神经根的粘连,术后2周可以考虑患者做腰背肌的锻炼,提高脊柱的稳定,通过正确的方法,我们能够帮助老年患者提高耐受力,减少疲劳,最终达到锻炼康复的目的。

总之,对老年腰椎管狭窄伴糖尿病患者予以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可以提高疗效、降低餐后2 h血糖值及护理满意度,有借鉴应用的价值。

[1]陈娅莉,徐海燕,任惠芬,等.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糖尿病患者手术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1B):1738-1739.

[2]纪慧茹,张倩,刘春梅,等.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伴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2):1099-1101.

[3]张兰君,吕文儿,季木西.老年患者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康复护理[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3):438-439.

猜你喜欢
血糖值腰椎研究组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运动及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有限减压配合Sino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