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的角度谈素质教育

2015-04-18 01:19周惠君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个体发展

周惠君

(福建省重点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1)

一、历史性与超越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告诉我们: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中连续性(联系环节)的统一。从这点出发,纵观我国教育的发展史,历史性和超越性是素质教育领域里不可货缺的特性。

素质教育的历史性是指教育发展的连续性、持续性,它并非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教育模式,而是对其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应用的诸多手段给予筛选。它去糟存精,克服以往教育中的偏颇,取其精华,吸收了历史教育的有效成份,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生长点和营养素。如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个性教育不能说没有吸取孔子强调的“六艺”“因材施教”的教学精华;素质教育内容所体现的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不能说没有秉承“智能教育”所主张的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创造教育”主张的侧重思维方式的研究和训练的教学思维;素质教育中所体现愉悦性教学原则和素质结构中的情意要素,不能说没有包含着“愉快教育”主张的“寓教于乐”和“和乐教育”主张的创造和乐的教学心理环境,以增强教学效果以及“成功教育”主张的降低教学难度,设计分层教学,让学生最后成为学习的成功者的积极因素;素质教育中所提出的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这一教学宗旨,不能说没有渗透“特长教育”提出的扬长避短,培养出一批特长学生的教学主张。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素质教育吸收了过去教育中丰富的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发展的宝贵经验,包含着以往教育中诸多积极因素,这足于说明它具有明显的历史性。

素质教育的超越性体现在它对教育本身的全面提升,尤其是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改变,明显已在特殊的纬度上超越了前人。探究其根源,一方面教育不是孤立的,它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时代性,过去实施的种种教育也好,现在推行的素质教育也罢,它们的产生与发展都根源于当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过去种种教育主张的提出都有其现实性和某种合理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教育自身也要求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完善,教育的改革开始由单项的、孤立的改革转向了整体的配套改革,从整体角度去解决人的全面发展与个体发展,继续文化遗产与创造新文化,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市场经济的起步于发展,现代化浪潮的掀起与高潮,迫使教育本身做出新的全方位的挑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应时代和社会的召唤而产生,这就决定了它的定位、它的使命都要超越以往的教育。另一方面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积累过去教育中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又通过现代化的理论来武装自己,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使自身的视野更开阔,想法更科学,这就赋予素质教育克服了过去种种教育的片面性,并具有全方位和综合性的独特内涵与品格,使素质教育抓住了教育发展的根本,把受教育者的价值定位在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充分的发展,使素质教育承担起培养具有主体意识、创造意识的跨世纪人才的新使命。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

教育实践发展给人们的认识不断提出新的课题、新的要求,从而推动人们从事新的探索和研究,并把认识成果逐渐积累起来,形成理论体系,成为再实践的指南。“素质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实践后概括总结出来的一个新的理论命题。它的提出将给基础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带来新局面。作为一个理论命题,一旦确立,它将在理论上开始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素质教育”理论活动自身也不断提出并解决一些暂时与实践没有直接联系的新课题。如它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基本特征、目标运行模式以及以它为核心的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等等。从而推动认识的新发展,加强理论的建设,并对教育实践起着超前的指导和准备作用。这就是“素质教育”的理论性。

哲学中的认识论和实践论告诉我们理论和实践是辩证统一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对实践起着指导作用,但理论要力求正确、深刻、完善又必须依赖于实践。素质教育才起步不久,它需要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深化过程。正因为如此,教育先行者在制定一系列关于素质教育的实施纲要时都能从实践出发,加上教育本身也属于实践的范畴,这就使得素质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三、客观性与主观性

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了哲学思想,表现在其教育目的包含着双重性:一是客观性,即教会学生认识和改变环境(改变客观世界);二是主观性,即教会学生认识和改变自我(改变主观世界)。素质结构中的认知、情感、技能三要素就包含教育者力求通过不同的教学渠道达到受教育者学会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哲学精神。素质中的认识要素,要求受教育者能认识和了解客观世界,技能要素则是受教育者改变客观世界的个体模式,情意要素则不仅指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的双向交流,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获得成功时的内心体会,它还要求受教育者体验、感受自然与社会,从而改造主观世界、陶冶情操、完善自我。显然,素质教育更注重教会学生改造主观世界,并把改造主观世界指向人的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进而指向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正是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

四、主体性与主导性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授业者,是信息源,学生是受业者,是接受器,教师高屋建瓴,设计好“教学路线”组织学生去完成具体的学习任务,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忽略学生感受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显然违背了哲学原理。一方面,从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来说,它割裂了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只强调教师外部制约的一面,忽视了学生自主发展的一面;另一方面,从事物本身的内部矛盾来说,它忽视了事物内部各种矛盾的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未能认识到学生的内在潜能,对其学习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这种教育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素质教育则从哲学思想出发,大力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重视让每一个人充分发挥自身发展的活力。这不但符合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而且抓住了学生自身学习、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素质教育所体现的这一哲学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上既要认识到外因若要发挥效应,必须调动内因的协同作用,反对包办一切,又要认识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非等于教师可以翘起二郎腿,变“包办一切”为“自由式”与“放养式”。反之,必须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教师要使主导作用产生最大的效应,就必须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型”“特长型”“创造型”“科研型”的时代教师。再者,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变“外压型教育”为“内驱型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表现出主体活动的主动性、选择性、创造性。如此,学生才能怀揣梦想,以极大的好奇心投入满腔的热情,去克服学习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从而圆满完成学习任务,这就是“内驱型教育”的特别效应。而要发挥这一效应,教师就必须在“导”字上下功夫,面对学生要善于找准切入点导其“志”;扣住融合点导其“情”;激发兴趣点,导其“趣”;把握契机点导其“行”。使“导”的效应真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启动学生的内驱力量,使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构建,从而在主体有目的的活动中充分和谐地完善和发展自身的素质。

五、全体性与个体性

“面向全体”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之一。它指素质教育在对象上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其获得整体素质的提高,使社会产生群体合力和整体效益。然而,对此有人担忧是否会忽视学生的差异和个体教育。毋庸赘言,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认识论。“面向全体”与“个体教育”两者是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个体离不开群体,群体包含着个体。为此,只有不放弃每一个个体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而要不放弃每一个个体,首先必须做到“两个面向”,一是面向每一个学生,注意教育的个体性和层次性,防止强调“面向全体”就“齐步走”“一刀切”;二是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既从他们的认知角度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个体化教学,充分发掘其潜能。其次要注意个体与群体的联系性,不要以为面向每一个学生就是把个体从群体中孤立出来。心理学上的“共生效应”告诉我们,群体的共生效应常常是个体发展的保证。据研究表明:群体间的和谐交流与热烈辩论,常常可使个体在“思维对撞”中爆发出顿悟的火花,使他们对自己原来百思不解的问题顿时获得颖悟和理解。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共生效应”,在教学中借鉴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提出的目标结构理论,有效地使用合作、竞争、个体化三种目标结构,提倡学生进行群体合作下的竞争和个体化学习,以求群体培养目标与个体发展目标的统一。

六、全面性与个体化

“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一提到“发展个性”却有人萌发出这样的观点:坚持全面发展,就不该突出发展个性,主张发展个性,就是否定全面发展。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片面看法的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把“个性发展”与“特殊发展”混为一谈。其实,“个性发展”指的是学生个体心理的全面发展,即个体属性的形成和质变。而“特殊发展”是指学生某个领域、某一组学科或某一个方面的发展。它只不过是“个性系统”所包含的要素的某个方面。有些人因为把“个性发展”与“特殊发展”相提并论,也难怪他们要担心发展“个性”会否定“全面”发展。二是没有认清“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要弄清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就得先知道“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内涵。个性是具有一定生理素质的人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它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组织的整体,他表明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所特有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征。作为个人稳定特征总和的个性,它的结构是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体系。由此可见“个性发展”指的是人的心理发展,即心智发展和情感、意志等的发展。而“全面发展”指的是人的德、智、体等各个方面协调和谐地发展。它的内涵有二:一指人的全面发展;二指人格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全面发展”包含着“个性发展”。因此,发展“个性”不仅不会否定“全面”发展,而且将促进全面发展。反之,如果没有个性的充分、和谐、健康的发展,全面发展仍是一句空话。

[1]连瑞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1990(6).

[2]郑金洲.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应试教育——十年理论研究评述[J].上饶师专学报,1999(4).

[3]李秀红,焦海平.浅论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关系[J].中国农村教育,2007(4).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个体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