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州2014年度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分析

2015-04-29 15:19田青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19期
关键词:历年日照时数早稻

田青

摘要 利用宣城市气象台2014年度地面观测资料,对2014年度宣州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度(2013年12月~2014年11月)宣州年平均气温为16.5 ℃,较常年偏高0.4 ℃;春季和秋季分别较常年偏高1.5和1.0 ℃,冬季正常略偏高,夏季较常年同期偏低1.1 ℃。年降水量为1 507.8 mm,较常年偏多150.7 mm,偏多11%;各季降水分布不均,冬、春、秋季偏多,夏季偏少;年日照时数为1 799.6 h,较常年偏少 4%,夏、秋季比常年同期均偏少,冬、春季偏多。气候条件对油菜生产利大于弊,属丰产年;烟叶气候产量、品质属正常偏好年份;双季早稻、晚稻生产的气候条件总体偏好,为平产略增年份。

关键词 宣州;2014年度;气候;农业;影响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9-195-03

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近年来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气候变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1]、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的气候与农业关系分析[2-4]、气候变化对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布局和种植结构的影响分析[5-6]。

该研究利用宣城市气象台2014年度地面气象资料,分析宣州气温、降水和日照的变化,研究2014年度宣州气候特征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以期对造成宣州农业生产的气象条件有进一步的认识,提高防灾减灾和发展农业生产的能力,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技支撑。

1 2014年度基本气候概况

1.1 气温 2014年气温偏高,全年平均气温为16.5 ℃,较常年偏高0.4 ℃。其中冬季、春季、秋季分别较常年同期偏高0.3、1.5和1.0 ℃,而夏季较常年同期偏低1.1 ℃(图1)。冬季(2013年12月~2014年2月)宣州平均气温4.9 ℃,较常年同期偏高0.3 ℃,比2013年偏高0.3 ℃;1和2月平均气温分别为5.4和5.6 ℃,比常年同期分别偏高2.2和0.1 ℃,而12月份平均气温为3.8 ℃,较常年同期显著偏低1.4 ℃[7]。

春季(3~5月)平均气温为17.1 ℃,比常年同期偏高1.5 ℃。其中3月份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2.8 ℃,4和5月气温分别比常年同期偏高0.9和0.7 ℃。

夏季(6~8月)平均气温为25.8 ℃,比常年同期偏低1.1 ℃。其中7和8月气温异常偏低,平均气温分别比常年同期偏低1.2和2.2 ℃,7月是2000年以来的最低值,而8月是建站以来的次低值(图2);6月份气温接近常年略偏高(图3)。秋季(9~11月)平均气温为18.3 ℃,比常年同期偏高1.0 ℃;季内,9月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0.4 ℃,10和11月均偏高1.3 ℃(图3)。

1.2 降水 2014年降水偏多。全年降水量为1 507.8 mm,较常年偏多150.7 mm,偏多11%。各季降水分布不均。冬、春、秋季偏多,夏季偏少(图4)。冬季(2013年12月~2014年2月)宣州降水量203.8 mm,较常年同期偏多21.3 mm,偏多12%;12、2月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分别偏多3.7和62.2 mm,尤其是2月份较常年偏多87%;雨雪日达36 d,而1月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64%。

春季(3~5月)降水量420.6 mm,较常年同期偏多45.4 mm,偏多12%;3、4月降水量分别较常年同期偏多6.9、38.5 mm,5月份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

夏季(6~8月)降水量560.1 mm,较常年同期偏少11.3 mm,但季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6和8月降水偏少,6月份降水量139.6 mm,较常年同期偏少104.7 mm,偏少43%;8月份降水量65.4 mm,较常年同期偏少82.7 mm,偏少56%,但7月份降水量355.1 mm,较常年同期偏多176.1 mm,偏多近1倍;雨日达17 d,一日最大降水量96.1 mm,出现在7月5日;6月20日入梅,7月18日出梅,梅雨量偏少[8-11]。

秋季(9~11月)降水量323.3 mm,较常年同期偏多95.3 mm,偏多4成,为1986年以来最多;其中,9月份降水量145.8 mm,11月份降水量120.7 mm,9、11月降水量异常偏多近8成;10月份降水量56.8 mm,较常年同期偏少18.6 mm,偏少2成多(图5)。

1.3 日照 2014年日照时数偏少。全年日照时数为1 799.6 h,较常年偏少82.3 h。全年日照时数上半年(2013年12月~2014年5月)除2月份外均偏多,下半年(6~11月)除10月份外均偏少(图6)。2014年日照时数冬、春季偏多,夏、秋季偏少。冬季(2013年12月~2014年2月)日照时数为378.2 h,比常年同期偏多14.6 h,偏多4%;其中12和1月分别比常年同期偏多14%和29%,而2月比常年同期偏少34%。春季(3~5月)日照时数为557.5 h,比常年同期偏多91.7 h,偏多20%,各月均偏多,尤其是3月比常年同期偏多40%。夏季(6~8月)日照时数为427.2 h,比常年同期偏少154.5 h,偏少27%,各月均偏少,尤其是8月比常年同期偏少52%。秋季(9~11月)日照时数为436.7 h,比常年同期偏少34.1 h,偏少7%,其中9和11月分别比常年同期偏少27%和22%,而10月比常年同期偏多26%。

2 2014年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 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2.1.1 油菜苗期及越冬期。2014年宣州气温11月上旬明显偏高,11月下旬明显偏低,其余时间接近历年同期值;降水除12月中旬偏多,其余时间降水均偏少,出现阶段性干旱,由于当地的水利排灌条件较好,没有出现明显的旱情。日照除12月中旬偏少,其余时间日照充足,与历年同期相比日照每天偏多将近0.5 h。苗期总体光照充足,降水偏少,气候条件基本上有利于油菜播种及苗期生长。除部分老品种外,大部分油菜生长正常,对油菜后期生长的影响属于正常。

2.1.2 花苔期。2月中旬出现了明显的低温,3月中、下旬出现了明显的高温;降水总量偏多69 mm,是历史同期总量的36%;日照偏多15 h。虽然气候条件不是很适宜油菜的有利生长,但也没有造成严重不利的影响,对后期的生长影响不大。

2.1.3 角果成熟期。4月上旬出现了明显的高温;角果成熟期期间的降水总量略偏多,降水主要集中在4月中旬,其降水量是历年同期的2.5倍,偏多51 mm;期间的日照时数偏多,与历年同期相比每天偏多0.9 h左右。角果成熟期期间的总体气候条件对油菜生长正常偏好。

总而言之,2014年的油菜生长期间没有出现大的农业气象灾害;也没有出现严重不利的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对于油菜的生长是利大于弊。2014年油菜产量与2013年相当,属丰产年。

2.2 对烟草生长的影响 2014年大部分烟苗在3月20日前完成移栽,移栽期比往年平均提前一周。大田期(3月下旬~7月中旬)日平均气温>10 ℃以上的积温为2 637 ℃·d;总降雨量814 mm;总日照时数为680 h,与常年值对比,积温、日照正常,降水偏多。其中,伸根阶段(4月上旬~下旬)积温偏高、降雨量偏多、日照时数偏多,此阶段因降水量和阴雨日多,田间墒情偏高,对烟叶生长稍有不利;旺长阶段(5月上旬~中旬)积温正常、降雨量偏多、日照正常;成熟阶段(5月下旬~7月中旬)积温正常、日照偏少、降雨量正常略偏多,7月5日出现局部烟田短时受涝,但整个梅雨期无大范围严重洪涝发生,因此,2014年属于烟叶气候产量、品质正常偏好年份。

2.3 对双季早稻生长的影响

2.3.1 全生育期。

2014年宣州双季早稻全生育期约107 d(4月2日~7月18日),期间有效积温为2 454.8 ℃·d,比历年同期略偏高;总降水量为737.3 mm,比历年同期偏多94.6 mm;总日照时数为591.6 h,比历年同期约少31.9 h。全生育期积温正常略偏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2014年宣州双季早稻全生育期间气候条件总体利大于弊,为平产略增年份。

2.3.2 苗期至分蘖期(4月上旬~5月下旬)。2014年双季早稻播期比常年偏早一周左右,播后气温低,出苗慢,秧苗长势弱。4月下旬气温回升,从播种至5月10日积温为666.5 ℃·d,比常年同期偏高16.5 ℃·d,降水量192.6 mm,日照时数231.1 h,光照充足,雨量适宜,秧苗后期长势较好。5月中下旬早稻普遍进入分蘖期,从播种至6月10日积温达1 401.6 ℃·d,比常年同期偏高48.1 ℃·d;降水量321.2 mm,接近常年同期;累积日照时数达417.1 h,比常年同期偏多39.4 h,以上气象条件十分有利于早稻分蘖期生长,分蘖普遍期比常年提前了一周。

2.3.3 孕穗抽穗期(6月上旬~下旬)。6月平均气温24.7 ℃,与常年同期相同;月降水量139.6 mm,比常年同期偏少104.7 mm,偏少4成多,降水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中、下旬,对水稻抽穗扬花有利;月日照时数138.5 h,比常年同期少24.1 h,但累计光照充足,光、温、水气象条件匹配有利于水稻生长。

2.3.4 灌浆成熟期。 7月上旬和中旬平均气温分别是25.3、26.9 ℃,分别比历年同期偏低1.9和1.7 ℃。这期间总降水量为302.7 mm,比历年同期偏多160.8 mm,日照时数79.6 h,比历年同期偏少47.4 h。这时期的光、温、水等条件不利于早稻灌浆成熟,同时,对早稻的收割不利。

2.4 对双季晚稻生长的影响

2.4.1 全生育期。

2014年宣州双季晚稻全生育期为121 d,期间积温为2 937.3 ℃·d,比历年多35.9 ℃·d;日照为577.4 h,比常年偏少187.9 h;降水量为626.8 mm,比常年偏少31.2 mm。气象条件总体上接近历年平均状况。双季晚稻气象条件后期好于前期,总体有利水稻生长和后期灌浆乳熟,尤其是比2013年条件好,属于偏增。

2.4.2 秧苗期(6月下旬~7月中旬)。期间平均温度是25.3 ℃,比历年低0.6 ℃;降水量372.5 mm,比历年多124.9 mm;光照115.6 h,比历年偏少61.0 h,期间降水偏多,光照不足,秧苗苗情一般。

2.4.3 移栽、返青期(7月下旬)。期间平均温度29.0 ℃,与常年平均持平;降水49.8 mm,比常年平均多12.8 mm;日照91.7 h,比历年多7.7 h。该时段雨热配合,光照充足,有利于水稻移栽返青。

2.4.4 分蘖、拔节期(8月上旬~下旬)。期间平均温度是25.4 ℃,比历年平均偏低2.2 ℃;降水量65.4 mm,比历年少82.7 mm;光照100.6 h,偏少107.5 h。此时段前期降水日数较多,光照偏少,对水稻控蘖不利,但雨量不大,总体有利于晚稻生长。

2.4.5 孕穗、抽穗期(9月上旬~中旬)。平均气温23.9 ℃,与历年持平;降水92.5 mm,日照79.2 h,比历年平均偏少2成左右。该时段晴雨相间,寒露风灾害未出现,总体有利水稻孕穗抽穗。

2.4.6 灌浆、成熟期(9月下旬~10月中旬)。期间平均气温20.7 ℃,比历年偏高1.4 ℃,降水53.3 mm,日照192.5 h,由于温度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充足,非常有利于晚稻后期灌浆成熟,极大地弥补了前期降水偏多带来的不利影响。

3 小结

2014年度宣州年平均气温为16.5 ℃,较常年偏高0.4 ℃;春季和秋季分别较常年偏高1.5和1.0 ℃,冬季正常略偏高,夏季较常年同期偏低1.1 ℃。年降水量为1 507.8 mm,较常年偏多150.7 mm,偏多11%;各季降水分布不均,冬、春、秋季偏多,夏季偏少。6月20日入梅,7月18日出梅,出梅期偏迟,梅雨量较常年偏少。年日照时数为1 799.6 h,较常年偏少82.3 h,夏、秋季比常年同期均偏少,冬、春季偏多。

2014年度宣州气候条件对油菜生产利大于弊,属丰产年;烟叶气候产量、品质属正常偏好年份;双季早稻、晚稻生产的气候条件总体偏好,为平产略增年份。水利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旱季灌区和水库开闸放水解决农业灌溉,洪涝时期水库、河闸发挥了蓄洪与分洪的重要作用;如油菜苗期及越冬期,出现阶段性气象旱情,由于农业灌溉条件较好,油菜生长没有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颖杰,林而达.气候变暖对中国不同地区农业的影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4):229-233.

[2] 宋迎波,郑昌玲,王文峰,等.2011年春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1,32(3):479-480.

[3] 吴有训,程雪生,史建军,等.宣城市2006年气候影响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955-3957.

[4] 吴有训,史跃玲,包明木,等.宣城市2010年气候影响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576-6578,6642.

[5] 李祎君,王春乙.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6(2):123-129.

[6] 肖风劲,张东海,王春乙,等.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可能影响及适应性对策[J].自然灾害学报,2006,15(S1):327-331.

[7] 吴有训,盛晓峰,应月琴,等.宣城市2008年初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5):96-98.

[8] 吴有训,余品忠,徐光海,等.皖东南地区暴雨频数的时空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1998,26(2):177-178.

[9] 冷春香,陈菊英.近50年来中国汛期暴雨旱涝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2):1-9.

[10]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梅雨期暴雨的诊断预报[M].合肥:安徽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6.

[11] 吴有训,徐巍,汪钟兴,等.皖东南地区1991年梅雨期暴雨洪涝灾害分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8,18(5):32-35.

猜你喜欢
历年日照时数早稻
福州市近70年日照变化趋势分析
早稻迎丰收
西昌近6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1961~2020年曲麻莱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宋代早稻若干问题探讨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