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村镇公共安全风险测度与评价体系研究

2015-04-29 18:59孙明易好磊李响魏庆明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19期
关键词:寒地主成分分析对策

孙明 易好磊 李响 魏庆明

摘要 由于村镇公共安全问题的多样性和人类认知的局限性,村镇公共安全问题的解决现在面临着多重挑战。通过对村镇公共安全问题的简单界定,梳理了寒地村镇公共安全存在的问题,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结合统计软件SPSS 对望奎县15个乡镇的公共安全风险进行测度,找出影响公共安全水平的重要因子,计算出各乡镇公共安全风险的综合评价值,得到不同乡镇的风险排序,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于公共安全承载力弱的村镇提出了规划改进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寒地;村镇公共安全;主成分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9-359-03

目前,在世界、国家乃至更小的村镇范围内公共安全的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所以对公共安全的体系建立和管理的要求都会更高,而现状是社会对于公共安全的体系、公共安全问题预防和处理以及人们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度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安全方面的问题正在一步步走进人们的生活,城市和村镇的安全正面临着挑战。且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高速时期,据统计村镇人口在整个人数中占据了30%以上,但对于村镇公共安全的关注远远少于城市。笔者基于我国寒地村镇公共安全的现状,通过对于现状问题的分析和成因陈述,分析实例并提出了对现在寒地村镇公共安全的评估对策和安全问题的处理措施,推进村镇公共安全体系研究。

1 村镇公共安全与问题

1.1 村镇公共安全 笔者研究的村镇包括村庄、集镇,县城以外的建制镇[1]。公共安全的含义,“国际上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社会生产、工作生活安全[2]。它包括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和每个公民一切生活方面的安全(从国防安全、环境安全到社会福利保障等),自然也包括免受犯罪侵害的安全。狭义的公共安全主要包括来自自然灾害、治安事故(如交通事故、技术性事故等)和犯罪的侵害三个部分[3-4]。笔者对于村镇公共安全的定义,是从公共安全侠义的定义来出发的,主要包括与村镇安全相关的自然灾害,犯罪侵害和治安事故。

1.2 村镇公共安全问题 村镇公共安全问题是指与村镇的公共安全相关的各种需要解决和处理的矛盾、疑难以及影响村镇公共安全的因素和潜在因素,包括自然的也包括社会的。

1.2.1 由自然引起的安全问题。自然事件中环境问题在是现代社会最突出的问题,环境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安全的领域里,其发生特点是:发生概率比较小,但发生后影响极大。如汶川大地震造成了7万多人的死亡;交通相关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等等[5-6]。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现代科技的局限,我们不能阻止这类问题的产生,但是可以通过完善应急和处理措施来减小造成的危害和减轻损失。

1.2.2 社会引起的安全问题。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解决社会问题也是在处理人的生活和生存的问题。从狭义的角度探讨,社会性安全问题一般有犯罪侵害和治安事故。村镇是一个相对城市而言功能和结构比较简单的系统,其公共安全方面的问题和城市也有区别,其中最主要的是人身安全和卫生安全,目前研究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7-8]。

2 望奎县公共安全指标评析和评价体系建立

对于村镇公共安全体系的建立,可以借鉴城市社区安全体系构建方式和小城镇安全规划的理论[9-12],通过上述分析,其影响因素有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但独其一面,不能综合阐述村镇公共安全评价体系。笔者就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综合考虑,选取量化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安全指标的确定。PCA 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在保持原指标信息不变的前提下重新组合指标的方法。参照2012年《望奎县统计年鉴》,收集数据,并进行PCA公共安全风险度测定分析,找出影响因子,为建立安全评价体系提供基础材料。

2.1 望奎县基础数据 望奎县是黑龙江省绥化市下辖县。望奎指的是“遥望卜奎(即齐齐哈尔)”的意思。望奎县地处松嫩平原东部、呼兰河北岸,小兴安岭西侧山前冲积波状台地。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丘陵漫岗区,中部为漫川漫岗区,西部为低洼平原区,平均海拔167 m,全县幅员面积2 314 km2,耕地14.13万hm2。望奎县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区位图如图1,根据望奎县2012统计年鉴、总体规划材料和实地调研,收集承载力相关数据。

2.2 数据分析

(1)对统计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13-14]: Zij=Xij-jSj,i = 1,2,…,n; j = 1,2,…,p;式中j=1nnj=1xij,Sj=1n-1(xij-j)2 。

(2)运用 SPSS 软件的 PCA 对指标体系进行测算。

(3)只取λ>1的特征根对应的主成分为准则,确定2个主成分,结果如表1。

2.3 结果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的乡镇用同一指标在公共安全风险度测定的结果差异很大,按照15个乡镇公共安全风险度的排名,大致将其划分为以下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安全;第二层次:较安全;第三层次:基本安全;第四层次:不安全。

分析15个乡镇在空间上的分散性,也从侧面反映了各乡镇所在区域公共安全水平的差异性。对应公共安全风险度的层次,将县域内乡镇也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望奎镇。望奎镇是望奎县的重点乡镇,是望奎县的政治、经济中心,是主要的政治枢纽所在地。经济较其他乡镇来讲,各种设施比较齐全,人民的意识等其他方面都比较好,其安全性远远高于其他乡镇评价而言,所以其公共安全水平较高。

第二层次:厢白乡,恭六乡,莲花镇,东郊乡,灵山乡,东升乡。

第三层次:后三乡,火箭镇,惠七镇,通江镇,卫星镇。

第四层次:先锋镇,灯塔乡,海丰镇。

其次是厢白乡和恭六乡。整体上看,望奎县15个乡镇的公共安全风险度如图2,分析过程中的旋转成分矩阵如表3,但从图2可以看出海丰镇、先锋镇和灯塔乡的安全风险比较高,应在以后发展中,注重这三个乡镇设施等方面的建设。

从表3可以看出,在主成分1上,农村社会基础设施-通汽车村数、农村社会基础设施-通电话村数、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公路里程、男从业人 员、女从业人员、农业从业人员、年初实有耕地、农用化肥施用量、行政区域土地面、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载荷较大,主成分1主要解释这10个指标,可命名为公共安全资源和设施因子,主成分2上载荷较大的指标为总人口、非农业人口、男和女,可命名为公共安全人口影响因子;改善这2个因子,将在较大程度上减小地区的公共安全风险。

3 村镇公共安全问题的解决策略与结论

3.1 策略与建议

(1)通过对望奎县公共安全分析以及对问题和影响因子的浅述可知,对于村镇公共安全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单一情况无法全面的阐述村镇公共安全体系,从问题分析方面着手,处理策略如下。

自然层面:自然条件,如气候、地理位置等是无法被人们所控制的,望奎县处于寒地,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在这一层面,我们多以做好预测、预报和应急处理措施。社会层面:①以望奎县来说,就是增加耕地和基础设施的量,从而满足人们的需要。保障人们的生存需求和基本需求是安全的前提。②望奎县公共安全的管理与建设,没有发挥公众的作用,只是在自己发展,进程缓慢,效果较差。公众参与是源于对于无政府主义理想状态的思索,给社区或者村镇更大的权利管理自己,发挥民主,保障安全。公众参与,以己治己。③望奎县县政府所在地的公共安全远好于其他乡镇,由此可知政府管理与投入在建立公共安全体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发展中政府应该增加投入,公共安全并不是靠警察来维持的,尽管这是他们的责任。但依靠社会自身的发展的进程较慢,且环境不同,安全不同。④建立公共安全评价体系。望奎县现状对于安全的评价没有评价标准,故而比较混乱,所以以评价体系中的各因素的重要性来评价公共安全,增加或者减少因子老保证安全。

(2)通过分析比较得到,万奎镇的公共安全较其他乡镇要好很多,望奎县其他乡镇公共安全现状混乱,主要的影响因子也在基础设施因子方面,所以其主要问题是管理和体系的不足,所以其公共安全问题的解决还是要从公众参与和政府管理的方面入手,仅仅依靠社会发展的力量和人们的自主与努力使远远不够的。

(3)望奎县的调研和分析可知,人口因子也是影响公共安全的主要因子之一,其主要表现方面就是人们对于安全的重视和安全知识的掌握不足,因为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于世界的认识的逐渐增加,人们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也逐渐的增加,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认识,现在的社会正处于物质鼎盛的风口,安全也逐渐被重视[15],所以增加对于安全知识的普及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发展,着手安全层面,解决社会问题也是每个研究者的责任。

3.2 结论与讨论

(1)望奎县村镇公共安全体系的影响因子多种多样,不同的乡镇有不同的结果。

(2)通过对望奎县公共安全的分析以及对问题和影响因子的浅述可知,对公共安全的影响有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单一条件对于阐释村镇公共安全体系都不合理,二者结合,才能提高评价体系的客观度和准确度。

(3)通过PCA分析,可以得到望奎县不同村镇、乡镇的公共安全风险度评价排序,通过分析可以得到公共安全资源和设施因子是影响村镇村镇公共安全的主成分因子,在村镇发展和建设中,增加这两个因子中内含成分的比重,有利于提高村镇公共安全。

(4)望奎镇的村镇公共安全因子的量化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指标的选取,量化符合客观要求,主客观相结合,才能更加合理。

(5)通过对望奎县村镇公共安全的分析,对于城市建设的启示是:从自然和社会层面出发,预防自然灾害,保障人民需要,政府管理和投入及建立安全评价体系的策略,为城市建设和安全规划提供指导。

43卷19期 孙 明等 寒地村镇公共安全风险测度与评价体系研究

参考文献

[1] 孟淼.我国村镇建设安全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D].北京:清华大学,2008.

[2] 陈庆刚.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政府主导的多元参与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0.

[3] 林雄弟.公共安全问题界定、影响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8(1):18-22.

[4] 王岩.寒地高校校园广场空间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5] 黄崇福.自然灾害基本定义的探讨[J].自然灾害学报,2009(5):41-50.

[6] 黄婧,新彪.交通相关空气污染的健康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环境科学,2014,34(6):1592-1598.

[7] 孙明,闫建新,王绍玉. 农村公共安全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605-7607.

[8] 王绍玉.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条件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4):1-9.

[9] 朱天宇,孙明.基于鱼骨图及主成分分析社区公共安全承载力与规划管理对策[J].灾害学,2015,30(2):215-219.

[10] 孙明,朱天宇. 小城镇社区公共安全承载力评价体系构架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2): 619-620, 630.

[11] 孙明,王绍玉,闫建新.村镇公共安全评价体系研究——以河北省沧州市南大港一分区为例[J].灾害学,2015,30(1):115-119.[12] 闫建新,孙明,王绍玉.农村公共安全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2):7605-7607,7652.

[13] SUN M,YU W S.Study on urban ecological security park planning strategy and type based on extenics method[J].Nature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Technology, 2014,13(4): 843-846.

[14] SUN M,ZHU T.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rural public safety planning[J].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4,6(10):77-79.

[15] 孙明.基于可拓方法的城市生态安全规划策略生成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3,26(5):6-10.

猜你喜欢
寒地主成分分析对策
基于寒地公园适老化需求的研究——以长春为例
诊错因 知对策
寒地黑土无公害水产品健康养殖发展思路
寒地鸭场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寒地多年生毛樱桃改接李优良品种技术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