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5-05-05 12:09王前莉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想象能力发散思维创新思维

王前莉

摘 要:创新思维它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是人的智力高度发达的表现。它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杰出人才的创新能力往往开辟着全人类的未来。所以在中学教育中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地理作为中学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更要担负起这个责任。

关键词:创新思维;发散思维;探究讨论;想象能力

创新思维是创新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是指具有一定的自身价值或认识意义的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在地理教学中,大量的创新思维主要指“再发现”式的,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维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我认为地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生机制。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质疑,促进创新思维

好奇心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质疑则构成了学生从一般性思维发展到创新思维链上的关键点,自古以来,只有敢想敢疑、善想善疑的人,才会有学业的进步、知识的丰富,才能为人类的文明与发展做出不凡的业绩。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用现实生活中和历史故事中种种奇怪的自然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疑窦,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如何在冬季借得东风;“霜后暖、雪后寒”的地理原因何在等。常使学生的情绪处于亢奋之中。这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去探索、去揭示“奇”的奥妙,去寻求“疑”的答案。创新思维的火花就会在思考中迸发出来。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问题多个答案的思维方法。经常启发和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和思维境界。

在地理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将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利用已知的原理解决某些地理现象,以因求果,或以果溯源,将地理教学与实际生产、生活、现代科技联系起来,是促进学生发掘潜能,开拓新知,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源泉。

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时,提出:假设地球不是自西向东自转,而是自东向西自转,那么,地球上有哪些自然现象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可启迪学生运用发散思维从以下方面分析:(1)地球上将看到日月星辰的西升东落;(2)地方时会出现东晚西早的状况;(3)昼夜更替的周期比现在短;(4)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发生改变,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的方向在北半球会向左偏,在南半球会向右偏;(5)风向和洋流的方向将发生较大变化;(6)气候类型的分布将发生较大变化;(7)植被、自然景观均发生较大变化。

三、多引导促探究,培养讨论习惯,触发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要求师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的和谐气氛,要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如何让知识走向学生,如何在给定时间内完成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探究性不强,甚至忽略了,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也难以得到真正的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个性也就难以得到发展与解放。为此,在地理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要让学生在探究、讨论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因此,教学中地理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要让学生有充分思考和探讨的时间与空间。围绕地理主干知识,提出一些有利于学生思维培养的,特别是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与讨论中自主得出结论。

例如,气温分布和等温线是高中地理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度的引导与启发,从而得出以下一些重要结论。

(1)等温线的分布:a.等温线的温度数值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b.不论陆地还是海洋,如果表面状况较均一,等温线大体平行于纬线;c.北半球1月份等温线比7月份等温线密集。

(2)等温线的凸向:a.1月全球等温线均向南凸,海洋等温线均向北凸,7月正好相反;b.由于受洋流影响,海洋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的流向一致。

(3)等温线分布影响因素简析:①由于受海陆分布、地形、洋流、季风等的影响,等温线与纬线不完全平行:②许多沿岸地区等温线近似于与海岸平行;③等温线与等高线或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受地形的影响,如果等温线闭合,则说明受山脉或谷地的影响。

在这种质疑与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科学性大大地增强了,同时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创新思维

想象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指人在知觉、感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人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而能想出它的具体形象的设想。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东西,它是一种酶,能够活化知识,开发智力,拓展思维,使学生融会贯通地发掘事物,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想象是创新的翅膀,中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只要老师创造条件,正确引导,学生就能借着想象的翅膀自由驰骋,从而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现代化教学手段,大大延伸了人体感官,扩大了人的视野,扩展了教学信息传递渠道,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有重点内容滞留时间短、页面更新快、学习再现效果差等不足,但课件中的内容给学生提供的独特视角、清晰画面、动态过程往往给学生带来新的视听效果。它可使许多地理事物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于课堂。让学生自己演示可操作各种实验,在各种知识交叉中,诱发思维,突出个性发展,锻炼动手、动脑、想象能力,扩展思维空间,培养创新思维。

总之,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埋在学生们心底的智慧种子,就一定能生根、发芽、开花,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我们就能造就出有发现力、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想象能力发散思维创新思维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利用学具操作,培养学习能力
巧妙利用教材插图,有效培养学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