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备课

2015-05-05 12:18米森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有效备课整合资源有效教学

米森

摘 要:备课是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基本功。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实施有效备课。为了让学生获得更有效的发展,师生共同演绎更精彩的课堂,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即有效的备课。实现有效备课,除了书写教案的常规要求外,还应从教师自身、教材、学生等角度入手,有效地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优化备课方案。

关键词:有效教学;有效备课;整合资源

有效的课堂不仅是学生能获取知识的课堂,也应是学生心智培养、感情升华、品格形成的课堂,还应是教师尽情展示自我的课堂!只有真正理解新课程理念,并不断地去实践,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面成长,尊重并敬畏生命的发展,历史教学的魅力才会得到彰显,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才会最终实现。

一、什么是备课

备课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两种。个人备课是教师自己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活动。集体备课是由相同学科和相同年级的教师共同钻研教材,解决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的活动。

二、如何有效备课

不管课程标准怎样改革,教师有效课堂教学都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而如何落实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做好备课工作。如果把课堂教学比做一座大厦的建筑工程,那么备课就相当于大厦的地基,所以提高备课实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有效备课,我认为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个人备课的有效性

个人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实施教学计划、组织课堂教学的必要保证。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个人备课的有效性呢?

(1)备教材。深入钻研教材,进行“课标”和“教材”的整合。备课时首先要抛开教辅材料,形成自己对教材的独到认识。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内容后,还要从教材中跳出来,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上去审视教材。其次要深入理解课标的要求,了解编者的意图和教材体例安排及内在逻辑关系,明确新课标对本学段、本学科的基本要求。

(2)备学生。尊重学生个性,进行“教法”和“学法”的整合。教师要为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设计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眼中要有学生,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欣赏学生。了解学生就是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和内在潜能要有充分的了解,对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充分估计,对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间的联系要进行分析,努力寻找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形成多种对策预案,使所设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学习起点相吻合,这就是“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内在需要设计教学思路,准备指导策略,从而真正落实“分层要求,尊重差异,据学而教,以学定教”的思想和策略。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一定要设计不同的方案,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多层次的练习,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智力活动方式去解决,力求使优生吃得饱,中差生学得好,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接受能力上获得发展,从而达到教法和学法的有效整合。

2.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开始后,教学中无现成的经验可循,仅凭个人经验,单兵作战,不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加强集体教研,共同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才能提高备课的质量。那么怎样才能使集体备课达到最佳的交流、学习、共同成长的教研效果呢?

(1)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要进行小组说课。以优质课评选标准为平台,每位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时,都把个人备课内容简化成详细的说课稿进行说课,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如茧抽丝般层层剥落地展现出来。

(2)研究教法,积极参与集体讨论,共同修改说课稿。个人的发言后,其他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钻研进行充分讨论,畅所欲言。这样才能在相互交流、启发、争论、碰撞中,制订出相对统一的教学方案,并解决备课中的疑点。然后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基础上,共同修改说课稿,制定出集体备课教案。

3.做好课后备课(课后反思)

不同的人对好教师的描述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会反思。课后反思是备课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重要手段。课后备课对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尤为重要。我们要在课后抓住教学中印象深、有启发、有现设的环节,进行反思、推敲、总结,对这节课的成败做一个评价,写教学反思随笔。

持之以恒地撰写反思笔记和教学后记。动动笔,写一写,不仅利于梳理,而且利于积累,以备今后教学所用。

三、提高网络教研的有效性

学校集体备课,集中了学校教研组的优势,提高了备课的效率。网络教研范围更广泛,可以促进不同地区教师间的学习与交流,推进区域交流与资源的共享。网络教研能够汇集更多优秀教育资源,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和运用,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共用。

1.要充分利用优秀资源库

如《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安阳教研网》等,搜集各种类型适合当前教学的教学设计,与自己先前的备课相比较,发现自己在备课中的不足,加以修正。

2.要利用QQ群的功能

及时把当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困惑及时和不同地区的教师和专家进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认真利用好“一师一优课”平台

开展网络备课教研,让一个区域的教师在同一时间利用视频会议系统,和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教师进行交流,这样就可以参考其他地方的教师对同一个教学疑难的解决办法,修正自己的教案,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率。

总之,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理念,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掌握更多可行的教学策略,应对学生各方面的需求,这样才能灵活贯通,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从而不断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

3.吴永军.新课程备课新思维?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七中学)

猜你喜欢
有效备课整合资源有效教学
高中化学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思想品德课堂因有效而精彩
以整合资源提升音乐课堂趣味性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中学历史深度备课的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