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合作探究重在教师精心设问

2015-05-05 02:17范伟春薛礼奇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5年2期
关键词:开放式平行四边形探究

范伟春 薛礼奇

合作探究学习,能把一个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的无限空间,同时有利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是一种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教学形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是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可使学生有想象的空间,有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思维、情感、意志等交织在一起,因而必须使学生处于一种思维活跃状态,这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最佳时刻。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合作、探究学习谈点粗浅的见解和尝试:

一、创新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教学的动力,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我国古人强调教必有趣,以趣促学。南宋朱熹说过“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现代教学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学习兴趣已成为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

1.巧设悬念,出奇激思

设置悬念从新课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看似与本课教学内容无关,实则紧密联系的典型问题能够迅速激发学生的思维。比如,我在教授勾股定理时,先引出一个小故事,人类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需向宇宙发送人类信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提出向宇宙发送直角三角形图案。他认为如果存在高智商的外星人的话,他们一定能读懂这图形蕴含的一切。那么直角三角形到底有什么美妙的性质呢?故事一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迫切想知道这一神秘性质,自然而然沉浸于探索新知的过程中。

2.联系实际,疑中升思

一般生活中的实例,学生看得见,摸得清,有的还亲身亲历过。当老师提出与实际联系较紧密的例子时,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想学以致用,这样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垂直定理推论这一课时,我首先提出,假如一张碟片破碎后,你能否根据破损残片测出其原有半径呢?这问题符合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带着这一问题快速进入情境,并自觉地将所学新知去指导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由疑升思、由思到知的预想效果。

3.游戏导入,做中探究

初中生认识新事物一般是由客观感知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实践中探究往往能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如在学习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时,我通过让学生用一张矩形纸片折出一个正三角形的游戏,使他们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考虑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得出正三角形,整个新知在围绕这一具体问题中得到了解决。

二、精心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合作探究

设问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要使学生始终能处于活跃状态。台湾著名学者陈安龙教授曾经提出的“假如”“列举”“比较”“猜想”“可能”“类推”“替代”“组合”“除了”“六w”等十二字提问方式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教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只有教给学生思维方式、创新能力,才会使学生受益无穷。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善于鼓励学生挖掘与学习相关资源。

1.层层设问,逐步递近

设问,要讲究方法,要一步步地引导,由易到难,既使学生能答出,又要有思考,深入的余地。

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性质时,我先让学生每人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问:“请测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线的长度、对角的度数,并判断它们各自有何特性。”回答上述问题难度不大,我接着问:“请猜想,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具有这种特性?”再启发学生:“你能用已有知识逐个逻辑证明这种特性吗?”这样疑问一个套一个,一层深一层,使学生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不断进行判断推理,遵从了从客观感知到理性认知的规律,从而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

2.变换角度,启发比较

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途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从新的角度运用旧知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引导学生发现现象与问题之间的联系。

如我在教学等腰梯形性质这一节时,在给出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等腰梯形的对边,对角线有类似性质吗?相同的有哪些?不同的有哪些?你能证明吗?这样使学生的知识更是有系统性和条理性。

3.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

数学教学中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也是当前数学教育的发展潮流。

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其思考空间广阔,思维活动的自由度较大,学生的思维活动易于展开,在思考中能提出更多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更多,它具有与传统封闭题型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其独特的效果。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能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式”的数学思维和开拓进取精神。

例如,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已知圆的直径为13cm,如果直线和圆心距的距离为①4.5cm;②6.5cm;③8cm。那么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为什么?这是一道常规性题,教学中,我将这个问题改造为一道开放式问题:据气象部门预报,一台风中心在直径是60千米的某城市正南50千米处,向北偏东30°方向前进,该城市是否会遭受台风的袭击?并说明理由。通过这样的改造,常规性题目便具备了开放题的形式,更加具有挑战性。当然此题还可以进一步变换条件,让学生思维朝纵深发展。如该城市遭台风袭击的时间有多长,等等。

课堂教学的魅力在于“巧设材料、引发问题、启迪思维、开拓创新”。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实施素质教育,从教学层面看,也可以说是从传统型教学、改良型教学向创新教学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以培养出一大批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县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开放式平行四边形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