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说《夕阳西下》中的寡妇形象

2015-05-09 12:37李俊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5期
关键词:社会现实夕阳西下

摘 要:泰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吉莎娜·阿索信的长篇小说《夕阳西下》结构紧凑有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的刻画手法更是匠心独运。作者勾勒出了面目迥异、形象逼真的典型人物群像。其中,通过对比薇图和翠云两个个性鲜明的不同寡妇形象,在她们身上打上鲜明的时代和阶级烙印的同时又反映出当时泰国上层社会一群病态人物为达目而道德沦丧、不择手段这一社会现实。

关键词:《夕阳西下》;寡妇形象;社会现实

作者简介:李俊(1992-),男,汉族,四川德阳人,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泰国文学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5-0-02

泰国当代作家特别是现实主义作家所具有的独立思想,通常在作品中以令人恐怖的真实表现出思想的光芒。他们在批判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开创了一整套独立特行的现代美学与完整的思想价值体系,他们直面现实、深层揭示社会矛盾,以文学的方式推动着泰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吉莎娜·阿索信的长篇小说《夕阳西下》便是这类文学作品的代表之一。小说以一个野心勃勃的公务员一心向上爬,不择手段地攫取金钱和社会地位,开始一帆风顺,最后却一败涂地的故事为主线,以与主人公关系密切的几个次要人物的不同性格和不同结局为支线,展示了当时泰国上层社会一群病态人物的生活场景。其中,薇图和翠云是两个反差极大的不同新老寡妇形象,通过对新老寡妇形象的对比,折射出了泰国社会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不同特点,更是淋漓尽致地揭露和鞭挞了20世纪70年代的泰国社会资本化过程中的人的贪婪、狡诈、阴险、无耻和虚伪。

一、小说中不同寡妇形象的解读

泰国在尚未接受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之前,女性在泰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佛教和印度教传入泰国后,男性的权利扶摇直上,而女性的地位则随之下降。在吉莎娜·阿索信的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真实刻画和对生活的真实反映是其重要的原则。

在小说《夕阳西下》中虽以男性索拉万为主角,但其中也塑造了各式各样的女性形象,正是通过这些女性人物形象真实客观地描绘出了20世纪70年代泰国社会中女性的真实处境。其中,有着鲜明对比的是两种不同时代下的寡妇的截然相反的生活、生存价值观。在对比中,凸显人物形象特点的同时,也揭露了造成其不同形象特点的原因及社会现实。

(一)传统与守旧:翠云

索拉万的母亲翠云是处于20世纪早期的泰国女性,接受的也是泰国传统而又保守的文化。20多岁时丈夫不幸去世,自己含辛茹苦、一心一意只想把孩子抚养长大,毫无怨言地守了一辈子的寡,也劳碌了一辈子。她的身上具有与多数中国传统女性如出一辙的特点和生存价值观。当翠云看到泰国新一代寡妇形象的代表薇图在丈夫去世不久后便与其他男人亲密交往时,感到十分吃惊,她感慨道:“现在的女人权利太大了!”作者也借她儿子之口作出了回答:“不管是穷寡妇还是富寡妇,只要年轻漂亮,都和过去的寡妇不一样了,两者不能相提并论。现在的女人信奉‘要自己掌握生活,不能让生活掌握自己的理论,她们要做‘主人而不是‘奴仆。”在翠云眼里,女人特别是寡妇就该保持传统,做好女人的分内之事,像薇图这样的行为她是想都不敢想的。在她身上体现着泰国传统女性的优良品格,但也有着顽固守旧的缺点。翠云性格传统、坚守感情、任劳任怨,这是作者所肯定的;但她却缺少了对女性平等权利的争取,这是作者所批判的。

(二)名利的追逐与道德的沦丧:薇图

如果说翠云传统守旧、不懂变通,那么薇图则和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薇图是泰国新一代的寡妇形象的代表。她为人冷漠、势利、喜好攀比,经常有意无意的讥讽自己的亲妹妹贫穷,不懂得社会形势,找了一个没钱没势的丈夫,她认为自己妹妹有了今天这样的结局完全是她自己造成的,怨不得任何人,亲情在她眼里根本一文不值。而她自己则懂得审时度势,嫁了一个有钱有势的丈夫,即使过得并不幸福,但金钱和权利完全满足了她的各种虚荣和欲望,在她的丈夫刚去世不久后便不甘寂寞,多方笼络索拉万,两人互相依赖攀缘并秘密同居。后来为了金钱、地位、名利又和“乃”通奸。在她身上体现的是为了追逐名利而道德沦丧、不择手段。作者批判的是翠云的传统守旧,但薇图在生活中的唯利是图、在情感上的水性杨花,这是作者所厌恶和抨击的。但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她虽然道德沦丧,但具有勇于追求女性平等权利的特点,这一点却是作者肯定的。

小说中薇图和翠云的不同形象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通过对比翠云的传统、坚守感情、任劳任怨与薇图的不知餍足、唯利是图、水性杨花,既给予了充分的批判,又保有一丝的肯定。作者在一褒一贬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女性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也应该寻求改变,应该具有追求女性平等权利的思想,但前提是要保持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不能为了追求名利而连基本的道德都沦丧了,否则只会变得丑陋、扭曲,而淹没在无止境的欲望之中。

二、小说中寡妇形象特点的成因

典型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同时又能反映出特定社会生活的普遍性,揭示出社会关系发展的规律和本质。而典型环境常常与典型人物相结合,从而体现具体某一时代的特色和要求,寄托作者对社会、人生等的态度和看法。小说中不同寡妇形象特点的形成原因也是和当时的泰国社会现实密不可分的。

进入到20世纪,泰国社会逐渐有了改变和转型的趋势,但20世纪早期的泰国社会仍是较大地受到封建思想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人物形象特点而又特别是女性,她们社会地位仍然比较低下,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他们身上有着同中国同时期传统女性一样的性格特点:传统守旧、任劳任怨,安分守己,不懂改变也不会寻求改变。因此,小说中的旧一代的寡妇翠云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的人物性格特点,可以说她的性格特点的成因就是当时的泰国社会背景,最主要是受泰国本土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社会背景,在她看到新一代的寡妇形象代表薇图是才会有那么大的反应,这种落差也更进一步衬托出了小说批判社会现实的主题。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在泰国进行了大量的战略投资,对泰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泰国政府也掀起了全国性的工业化运动。然而,在泰国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也长驱直入,资本主义的物质消费观念、金钱观念以及家庭伦理、道德价值观也一并涌入了泰国。此时,泰国社会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常常发生金钱与物质对人、家庭、社会腐蚀而导致社会道德沦丧、家庭解体、人性扭曲种种丑陋的社会现象。泰国新一代寡妇形象薇图正是在资本主义涌入的大背景下,抵制不了权利、金钱的诱惑而道德沦丧、不择手段,丢失了做人基本准则的同时也丢失了自己的灵魂。薇图性格特点成因的大背景是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涌入而对泰国社会造成腐蚀。

作者通过对不同寡妇形象特点的刻画,最主要的便是揭露和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此外,小说也反映出在面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渗入时,应保持传统文化的作用,平衡西方文化价值观与泰国传统文化这一主题思想。但具体应该如何平衡西方文化与泰国传统文化却是作者想透过作品留给读者、留给社会的思考题。

三、总结

毫无疑问,泰国小说《夕阳西下》是成功且影响力巨大的。小说通过翠云和薇图这一对不同的新老寡妇形象的对比,在批判翠云传统守旧思想的同时,更多的是通过发生在薇图身上的这些变态、扭曲也极为荒唐的故事与对其不知餍足、唯利是图、水性杨花的典型人物形象的描绘,呈现给读者的是泰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以及对20世纪70年代泰国现代化过程中人性被异化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无情鞭挞,同时也倾注了自己的看法与希冀:新的思想、新的文化涌入时,人人都应该寻求改变,但在寻求改变的同时,不能越过基本的道德底线,否则只会迷失自己而变得丑陋、扭曲。此外,更让人沉思的是,面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渗入,泰国本民族传统文化遭到强烈冲击,无奈只能退出历史而由西方资本主义扭曲的文化价值观占了社会主流,而如何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使社会风气恢复该有的状态,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实问题,也是作者所担忧和关心的。

参考文献:

[1](泰)吉莎娜·阿索信著,烝民译. 夕阳西下[M]. 北京: 外研社,1982.

[2] 黄晓娟等著.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边缘书写[M]. 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9.

[3] 吴晓芬. 双重边缘的女性书写[D]. 广西民族大学. 2008.

[4] 顾庆斗. 当代泰国文坛人物小志[J]. 国外社会科学. 1978(04).

猜你喜欢
社会现实夕阳西下
Five Colors
夕阳西下图
锄草
成长之痛
历史齿轮上的累累伤痕
生不逢时的潘金莲
一位伊朗导演的社会史诗:贾法·帕纳西电影主题意蕴的现实主义哲思
马克思社会现实概念新探
浅析《总统先生》超现实主义影响下的社会现实描写
那朵我不知名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