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的庄园文学研究

2015-05-09 12:59张茸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5期
关键词:屠格涅夫传统文化

张茸

摘 要:在俄罗斯,风景优美的庄园不仅是现实存在的文化景观,而且广泛地反映在文学作品、绘画以及建筑等各种文化形态之中。文学家屠格涅夫是贵族庄园的歌手。美好的庄园环境和文化氛围使他形成优良的精神素养,同时他又以庄园生活为素材进行文学创作。本文旨在分析屠氏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庄园文化及其象征意义,赋予庄园新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屠格涅夫;庄园文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5-0-01

庄园是俄罗斯社会活动和精神生活的中心。俄罗斯中心地带迄今保存并能经常开放的著名庄园就有近百所。文坛巨匠在庄园里吟诗作画,进行激烈辩论,著名的作家屠格涅夫也是其中的一员。其实,屠格涅夫本人就拥有一座美丽的庄园,名为斯巴斯科耶。在这里,他度过了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斯巴斯科耶庄园对屠格涅夫世界观的形成和文学作品的创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这所庄园里,椴树林荫小径交错分布,白桦树的树干耀眼的明亮,蜿蜒的蛇形小径盘旋而下,通往树影摇曳的寂静池塘,这里真是一个世外桃源。屠格涅夫喜欢狩猎,庄园中每一片猎场他都耳熟能详。1846年的夏天,他背着猎枪开始了旅行。一路上,他停留在大车店里,地主的家里,或是夜宿农民的小木屋中,留心观察和倾听,洞悉了农奴和地主之间的冲突及戏剧性事件,他听到了指责和抱怨,看到了农奴对公平的渴望。于是,他将所见、所闻、所想都呈现在了《猎人笔记》这部短篇小说集中。屠格涅夫塑造了一系列管家、办事员、商人和地主的讽刺肖像:卢波特金、兹维尔科夫和佩诺奇金,他们的自私、粗暴和蛮横与那些朴实的农民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满智慧的霍里,诚实的孤狼和勇敢的医生帕维尔。在此之前,俄罗斯文学中对农奴和农村孩子的描写曾是空白。而屠格涅夫的《幽会》、《白净草原》等小说正好填补这个空缺。[1]赫尔岑指出了《猎人笔记》的一个鲜明特征,即对农奴制的控诉,他说:“地主家庭的生活内幕从来没有以这种嘲弄和讽刺的方式暴露出来”。在批判农奴制之余,屠格涅夫也不忘描绘俄罗斯绝美的自然风景。例如,《叶尔莫莱和磨坊主妇》中描写的伊斯塔河,“非常曲折,蜿蜒如蛇,没有半俄里是直的,有的地方,从俊俏的山岗望下来,可以看见约十俄里流域内的堤坝,池塘,磨坊,周围都是爆竹柳和繁茂的果园”。[2]小说《白净草原》再现了契伦县广阔无垠的原野风景:“太阳明净清澈,灿烂可爱,从一片狭长的云底下宁静地浮出,发出鲜明的光辉,沉浸在淡紫色的云雾中。在干燥而洁净的空气中,散布着苦艾、收割了的黑麦和荞麦的气味”。迷人凉爽的夜晚,“呼吸着这种特殊的、醉人的新鲜气味,俄罗斯夏夜的气味,世人胸中感到一阵愉快的紧缩”,屠格涅夫笔下的白净草原犹如一幅温柔的俄罗斯油画。

斯巴斯科耶庄园与屠格涅夫的文学创作生涯紧密相连。《猎人笔记》在读者中的反响引起了沙皇政府有关人员的震惊,他们认为这部小说带有“侮辱地主,反对农奴的绝对倾向”。于是,屠格涅夫遭到逮捕并流放到斯巴斯科耶。在古老庄园的宁静中,不安和忧郁都烟消云散了,他开始充满热情地寻找新的开拓层面。在中篇小说《木木》中,他这样写道:“如今,故乡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这是辽阔、广大、滋润而茂盛的草原,其中有无数的小草地,小湖泊,尽头丛生着柳树和灌木细枝的小巷,是真正的俄罗斯风景”。[3]灿烂的阳光,蔚蓝的天空和故乡泥土的芬芳,屠格涅夫重振了信心和力量。在《父与子》中,他这样描绘道:“睡在自己的家中,躺在睡惯了的床上,盖着一双亲爱的手所做的被子,这是多么甜蜜啊!”他经常一个人在斯巴斯科耶的近郊徜徉,思考问题,回忆往事。“您沿着树林边缘走去,这时可爱的形象,可爱的面孔,逝去的和活着的,都涌上心头,久已沉睡的印象蓦地苏醒过来;心儿有时突然颤动,热情地向前冲去”。(《树林和草原》)[3]

1853年12月,屠格涅夫“获得了自由并许可进入首都”,他去了彼得堡,来到“现代人”的中间,这一时期他产生了很多创作计划,为了落实这些计划,他必须住在斯巴斯科耶。1855只用了七周时间,他就在这里完成了长篇小说《罗亭》,1856年创作了中篇《浮士德》。可以说,斯巴斯科耶是他创作灵感的无限源泉。此后,在故乡的土地上,他先后创作了《贵族之家》、《前夜》等举世闻名的长篇小说。《贵族之家》的主人公拉夫列茨基回到自己古老庄园时的诗意描写,是屠格涅夫本人返回阔别已久的故乡斯巴斯科耶庄园时的真实写照。“在这四周,有着怎样的力量,在这无所作为的寂静中,蕴藏着多么健康的生命!对故乡的感情,在他心里从来没有这样深厚,这样强烈过”。当送别丽莎的时候,庄园的夜晚是如此不寻常:“在鹌鹑的喧嚷啼叫声中,又有着快乐而奇妙的东西。星星隐没在明净的薄雾中,弦乐射下明澈的清辉,清新的空气使眼睛有些潮湿,它亲切地充满着四肢,又如一股湍流再涌入胸际”。[4]屠格涅夫笔下的庄园总是青春活力,散发着清新、振奋和幸福的气息。

屠格涅夫是贵族庄园的歌手。无论他身处何方,斯巴斯科耶都是他一生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他将最优美的文字献给故乡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他笔下的世界依然活在我们心中:远方草原上的美人梅奇河,白净草原上夏日的黎明,莓泉中潺潺的山泉,真理的探寻者卡西扬。正是与他们的相遇,让屠格涅夫深信:“在俄罗斯人民中孕育着未来伟大事业的萌芽,孕育着伟大民族发展的开端”。

参考文献:

[1] 王炳根:屠格涅夫的庄园 [J].《作家》,2010(10),第60-62页

[2] 屠格涅夫: 猎人笔记[M].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第68-69页

[3] 王守仁:屠格涅夫精选集[M]. 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第42-44页

[4] 屠格涅夫:贵族之家[M].漓江出版社,2012,第56-58页

猜你喜欢
屠格涅夫传统文化
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恩仇录
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恩仇录
屠格涅夫的绝笔写给了托尔斯泰
说空话
爱情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