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原则在课堂展示中的应用

2015-05-09 16:37巢钟元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5期
关键词:课堂展示合作原则英语教学

摘 要:近年来,课堂展示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相对新颖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已经被广泛采用。合作原则是由美国哲学家格莱斯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的一种人们在交际活动中都应当遵守的语用原则。本文创造性地将二者结合起来,探讨合作原则在英语课堂展示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合作原则;课堂展示;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巢钟元(1991-),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吉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5--02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通常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主要扮演聆听者的角色。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此同时,一些新兴的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参与多表现的教学方法也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里,课堂展示,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类。现在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采用这一教学方法,通过长期教学实践,课堂展示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已经被视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合作原则作为近来非常热门的一个语用研究话题,是话语交际的普遍原则,始终影响着话语的表达和理解,对话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作用。由于课堂展示的性质和特点,不难看出,要想完成一个高质量的课堂展示,合作原则是展示者必须加以重视的重要展示原则。本文将通过实例研究合作原则在课堂展示中的具体应用和意义,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课堂展示的不断完善。

1. 课堂展示和合作原则

课堂展示通常被定义为在规定时间内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向听众演示既定的话题的课堂活动,常辅以幻灯片等多媒体电子设备。它包括与听众的互动以及来自展示者自身、听众和教师的评估和反馈。课堂展示根据展示目的的不同,通常被分为以下四类:(1)提供信息。这种类型的课堂展示是最常见的,它的目的是传授知识,通常用来展示研究的成果。(2)指示说明。这类的课堂展示旨在向听众提供特定的方向和指示。 (3)劝说引导。这一类型的课堂展示尝试改变听众对某一课题或事物的看法,并引导他们接受展示者的观点。(4) 鼓舞启迪。这种课堂展示主要是为了提高听众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行动的想法。

1967年,美国哲学家格和语言学家格莱斯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第一次提到合作原则这一概念,随后在他的《逻辑与会话》(1975)中提出人们在进行言语交流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某种合作原则,以保持交流的进行。格莱斯将合作原则分为四个准则:(1)质的准则:尽量使你的话语为真,包括不说你认为是假的话;不说你认为缺少足够证据的话。(2)量的准则:使你的话语尽量符合目前谈话目的的信息程度要求。(3)关联准则:使你的话语有关联。(4)方式准则:避免歧义;避免含糊不清;简洁;有序。合作原则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其四大准则成为人们言语交际过程中通常会遵守的规约。

2. 合作原则在课堂展示中的实际应用

课堂展示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就是提供信息型,即老师指定题目或学生自行选题,通过前期搜集、整合相关资料,制作PPT,最后在课堂上呈现给其他同学和教师。英语专业的教学中,提供信息型的课堂展示非常常见。教师经常会在课上安排10到20分钟的课堂展示时间,由学生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知识点或理论介绍给其他同学。因此,展示者所讲的内容必须紧密围绕相关理论,将知识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听众。例如展示者要介绍的是语法feel like的用法,那就要通过辞典找出这个短语的准确用法,如最常见的三种不同含义:(1)摸上去如同……例如:This feels like silk.这摸起来像丝绸。(2)感到好似……例如:When I realized what a stupid mistake I had made, I felt like a fool.当我意识到我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我感到好像个傻瓜。(3)想要……例如:I dont feel like taking a shower.我不想洗澡。这是一个正确的范例。如果展示者说了I dont feel like to take a shower. 这就是违反了质的准则。因为这显然是错误的句子。又例如展示者要介绍get a(ones) break的含义,如果将这个短语理解为“让某人休息”,那么同样是违反质的准则的表现,因为其正确意思是“得到…的机会”。而且在课堂展示中,展示者应该少说“可能”,“大概”这样的表达方式,例如,“feel like的用法可能有‘想要的意思。”因为这意味着说话者自己也不确定所说的话是否真实准确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这会给听众带来误导,比如feel like到底有没有想要的意思,如何正确使用这一短语。这样就使得课堂展示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听众对这一用法依然混淆。所以课堂展示者应该遵守质的准则,尽量使所传达信息和内容准确属实,经得起推敲。

量的准则指的是使说话者的话语尽量符合目前谈话目的的信息程度要求,信息量既不冗余也不缺少。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对话:A说:“你在干什么呢?”B说:“没干什么。”说话者A想通过这个问题了解B的动向,而说话者B的回答缺少A所想获取的信息。这就是典型的违背量的准则的例子。课堂展示的目的是展示者向听众传达信息。展示者的话语过多则会让听众找不到重点,不知所云;话语过少则会让听者获取不到足够的内容,课堂展示的目的没有实现。因此如何把握好量的准则,也是课堂展示参与者需要重视的部分。例如,这次课堂展示需要介绍的是一部文学作品。那么对作者介绍的比重就体现了量的准则的应用。如果展示者仅仅提及该书作者的名字,或者长篇大论地介绍作者包括家庭成员、所有作品、人生各个阶段的经历,显然这两种做法都违反了量的准则。第一种做法中信息量过少,听众对作者没有任何了解;第二种做法信息量过多,主次不清。

关联准则要求说话者的话语要具有一定关联性。它在课堂展示中同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意义。展示者要在规定时间内围绕着话题进行阐述,为了使课堂展示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展示者应尽量不偏离题目,话语也要和题目具有关联性。例如这一次的课堂展示是介绍英语习语中的各种修辞手段,那么展示者应该简要介绍习语的概念、分类、现有研究方向,从词汇修辞手段、语音修辞手段、句法修辞手段三个方向详细分析英语习语的修辞手段。如果展示者一直阐述中文的习语特点和修辞手段,或者英语习语的文化特点,这就属于违背了关联原则,因为话语间缺乏关联性,而且也偏离主题。课堂展示也强调展示者与听众的互动,展示过程中,展示者要适时向听众提问来确认他们是否跟上进度,所提的问题也要和展示的内容具有关联性。比如展示的内容是礼貌原则相关理论,那设计的问题就不能是有关评价理论的,否则就是违背关联准则的行为。遵守关联准则可以有效提高课堂展示的质量。

方式准则要求说话者避免歧义;避免含糊不清;话语尽量做到简洁、有序。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引起歧义的句子:一班所有同学全bu(四声)及格。这句话听者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一班所有同学全部及格,就是所有人都及格了;二是一班所有同学全不及格,也就是所有人都没有及格。这个句子就是一个歧义句,在日常对话中应该尽量避免,可以在前面加上限定情境,比如这次考试很简单或者这次考试很难,这样就可以避免产生歧义了。课堂展示中也应该注意遵守方式准则,展示时注意不要让听者产生歧义,阐述时避免含糊不清的话语,前期准备过程中要安排好课堂展示中要说的话,多次演练确保语言简洁、有序,便于听众理解。

3.结论

合作原则对课堂展示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规范展示者的语言和行为,使得课堂展示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两者的结合可以促进课堂展示这一教学活动的不断完善,使其更好地满足学生和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束定芳.现代语义学第2版[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周红.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8-10

猜你喜欢
课堂展示合作原则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探讨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方法
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提高课堂展示“自信度”
会话含义在广告语中的体现
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分析网红papi酱的语言风格
从话语分析理论看《暮色》中男主角参与的对话
从合作原则看言语幽默
生物教学中课堂展示的形式与实施策略探析
“问题解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