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引滦入津”调“阴阳失衡”

2015-05-28 07:08刘楠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刘楠

摘 要:男教师匮乏是幼儿园普遍存在并且困扰我们已久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来源上,学前教育专业男性学生短缺;数量上,任职男教师人数屈指可数;持续发展角度上,在职男教师流失率高。社会压力、学校课程、幼儿园管理和男教师自身四个方面是男幼教匮乏现状产生的主要原因。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聘用兼职教师、增设选修课和返聘退休职工是解决男幼教匮乏问题的有效的调适策略。

关键词:男幼教师;匮乏现状;原因;调适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但每个年龄阶段又有各自的特点,有本年龄阶段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其中幼儿期阶段要解决的问题便有获得相应的性别角色;这一时期的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性别角色意识并寻找自己模仿的榜样,从而使自己符合社会上认可的性别角色。[1]幼儿大部分活动是在幼儿园里度过。男幼教师的加入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多元模仿的对象。对幼儿健康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此外男教师粗放型教育方式以及男性性格特征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身心发展,还有一点是男女教师相对平衡更有助于优势互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男幼教匮乏现状

近年来呼吁“给儿童的精神世界补钙”[2]的声音越来越大,然而男教师匮乏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1.从来源上看:学前教育专业男性学生的招生、就业情况不理想

幼儿园教师主要来源师范类大专院校,然而由于男生自愿报考量和报考率低等因素,大专院校内学前教育男性学生的存在可谓“万花丛中一点绿”的真实写照。

以山东省聊城大学2011-2013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为例,以下是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和女生人数统计表:

2011-2013级男女生对比分别是1:79,1:18.67,1:19.从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男女人数比例,或许我们可以感到一丝安慰,男女比例1:18.67,相比2011级1:79来说,男生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相比2011年,近两年来男生人数略有上升,但我们也可以发现男生所占比例持续不前,没有进一步增长趋势。

2.从数量上看:全国范围内幼儿园任职男教师的数量屈指可数

根据教育部数字统计,我国现有幼儿园的女性专任教师比例为98.3%,男性仅占不足2%的比例,据《中国教育报》2005年3月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当时全国男女幼儿教师比例为0.3:9.7,在大连的比例是0.05:9.95,武汉市的比例是0.6:9.4,在国内公认的教育最发达的深圳比例是0.04:0.96。[3]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男教师职业年龄短,流失率高

据一份对北京、上海、南京等120所幼儿园4576名幼儿教师,其中54名男教师的调研显示男教师平均职业年龄为3年4个月。[4]幼儿园中男幼师的“存活率”不足万分之一,被形象的成为“极品大熊猫”,即使有个别男教师也往往处于边缘化。[5]

二、男幼教匮乏原因分析

1.社会方面的压力:讽刺盛行和待遇低下

“男阿姨”“阿舅”“男保姆”刺耳称呼中明显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社会对男幼儿教师的歧视态度以及幼儿事业相对较低的社会地位。陈旧观念(幼儿教育被视为女性的职业)、薄弱的工资和生活的重担,这些方面注定了幼儿教育事业不会受到男性亲赖。

2.学校方面的根源:生源不足和特色课程欠缺

幼儿园内男教师的缺乏源于为其输送人才的主渠道-学校。首先,学校中学前教育专业男性生源严重不足。其次,学校不能正确为男教师进行角色定位,没有给予男教师特殊的专业训练,体现不出男教师在幼儿教育方面的特长,不能激发他们对这份教育的热爱。

3.幼儿园方面的责任:管理欠缺和关心不足

幼儿园大多数在男教师管理方面缺乏经验:在工作上,园长对男教师抱有较高期望,然而由于在校期间没能有针对性的课程学习经验致使实际教学陷入困境,从而面对园长的高期望手足无措。幼儿园缺乏合理定期的经验交流与指导工作,导致男教师入园后不能找到自己独特价值,不能准确定位。

4.自身方面的原因:自我认识和抗压能力不足

男教师不能及时发觉自己在幼儿教育上的潜在能力,对幼儿事业缺乏整体认识,不能下定决心长期坚持发展幼儿事业。同时缺乏一定定力、抗压能力和没有长期职业规划等导致容易脱离幼儿事业领域。

三、“引滦入津”解决幼儿园教师“阴阳失衡”调适策略

引滦入津本意是引滦河水进入天津,以解决天津市淡水供应不足问题。而在此滦字代表幼儿园的男教师,津此处指幼儿园。从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专业课和选修课以及青年教师和年长教师三个关系入手寻找解决办法。

1.聘用兼职教师:为专职教师队伍输入新鲜血液

通常我们习惯将视野投向于专职教师的培养,就教师来源主要渠道的高等师范院校来说,他们以培养出终身投身光荣的人民教师行业的学生为使命。然而我们忽视了兼职教师作为一股新鲜血液的强大创造力,更忽视了兼职教师可能创造的多样化。那么我们可以“引滦入津”将视野投向在校男大学生,成立“孩子王联盟”。联盟最大的特点是他不仅仅是一个社团性质同时还是一个学习中心,可以学习到很多有关幼儿教育知识。此外最吸引人的是,它提供给参加者一定的薪资报酬进而更加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加入。

2.增设选修课:缓解男教师缺乏的一剂强心针

我们在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课质量和多样化的同时,可以和有附属幼儿园的大学校方商议,设置一门到附属幼儿园进行观摩实践的选修课。这样师范类男生或是非师范类男生只要对幼儿有兴趣,都可以按兴趣选择此课程,无形中对学前教育起到一种宣传作用。选修课针对在校大学生开设,不但让大学生学习到了一些有关幼儿身心发展方面的知识,还可以达到改变幼儿园只是起到一个“保姆”作用的陈旧观念和提升幼儿教育社会地位的作用。

3.返聘退休职工:“青年人的主场,老年人来捧场”调节“阴阳失衡”

我们总是认为世界是年轻人的世界,所以我们忽视了他们-退休职工。在日本这个国家幼儿园男性人数比例较大,同时男性年龄普遍较高。笔者从中获得灵感,幼儿园可以是青年人的主场,但我们欢迎老年人来捧场。我们欢迎广大退休男性职工担任幼儿园的日常维护,保育等工作。退休职工他们在各自岗位工作数十年,退休后往往会有一种被社会遗弃的失落感。他们各自具有专长同时对工资要求并不高,他们的加入不但可以缓解幼儿园男女比例失衡问题同时还能照顾到老人的感受。退休老职工在园内起到一种爷爷似的角色,可以让幼儿通过与他们的沟通交流更加懂得尊老这一中华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 徐明.幼儿社会教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10-11

[2] 教育文摘日报[N],2000(48)

[3] 李钊.幼儿园男教师缺失原因与对策分析[J].素质教育论坛,2013(6):4

[4] 李婷,卢清.幼儿园男教师的生存现状及理性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3(3):122-123

[5] 程沿彤.浅谈影响男幼师职业稳定性的心理因素及教育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1,10:145

[6] 殷燕燕.幼儿园男教师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J].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0,12

[7] 刘志成,梁艳.男教师介入幼儿教育的理性思考[J].幼儿教育,200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