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德育中企业文化的渗透

2015-05-28 07:08周士浙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企业文化中职学校德育

周士浙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职校学生与企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要求学校更多地要把企业文化融入到平常的教学中,更为重要的是,在德育中渗透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适应企业需要和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如何在平常枯燥的德育中融入先进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理念,赋予德育强有力的生命力,同时,提升职校学生的德育品位与创业能力,营造职业教育的德育氛围,成为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学校;企业文化;德育

职业学校是承担职业教育任务的主力军。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而一线技术人才又是企业员工中的大多数,因此,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素质与企业的文化建设息息相关。从学生刚进校园的那一刻开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未来是面向企业,而不是像一般普通高中学生一样埋头苦读三年,为了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因此,在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德育过程中,更多的是成为一个理想职业人的励志教育,成为优秀的创业者的自信教育,成为新时代弄潮儿的耐挫折教育。

一、树立优秀榜样,培养创业精神

笔者所带班级是校企合作办学的班级,该企业是温州市最为著名的电器企业——正泰集团,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名列前茅。提起正泰集团的创始者南存辉——一位从修鞋匠到亿万富翁的传奇人物,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南存辉的传奇人生使学生对之极为感兴趣,更为重要的是他是自己将来的大老板。那么,怎样利用南存辉的经历和人生为德育切入口,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品质,让这些90年后的独生子女树立起忍耐挫折、勇敢向前的精神和能力呢?行为主义心理学告诉我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模仿是青少年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南存辉身上所具备的品质恰恰是当代青少年所缺少的,因此,在班级中树立南存辉这样的榜样。学生刚入学不久,开设了一堂名为《明日的南存辉》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向学生讲解了南存辉充满艰辛和磨难的童年,对照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环境,看看我们父母为我们所付出的,更加没有理由为自己的不努力学习找任何可悲的借口。自那节班会课后,班级开始欣起一股“南存辉热”,只要有南存辉在的电视节目,只要有南存辉报道的报纸,学生都会津津有味地看到底,榜样已深入人心。

如何应用这良好的开端为接下来德育做好良好的铺垫呢?利用这种良好的风气,要把外化的教育转化为内在的需要和动机,这才是德育真正的效果和目的。因此,笔者在班级里开设了一个固定的“讲坛”,即每个星期的班会课上,都由几位学生上台发言,畅谈自己的创业理想是什么,而你身上具备什么样的创业精神让你有信心去实现你的创业理想,今后你又会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发挥你的这种精神。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后,学生身上的优点逐渐被挖掘并且发挥。

二、优化班级环境,创设良性竞争

人类的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的影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曾夸口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育他们的环境,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不问他的才能、倾向、本领和他的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任务,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甚至于乞丐、小偷。”华生的论述自然有所偏颇,但在一定意义上无疑揭示了环境在人类社会行为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环境条件对学校德育效果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引入企业竞争机制中有益的方面,在班级中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增加团体的凝聚力与竞争力。

企业员工竞争机制与学校传统的学生竞争机制不同。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其管理制度无不体现出“竞争”的紧迫性,如美国通用公司的“数一数二”、“活力曲线”、“无边界”管理,中国小天鹅集团的“末日管理”、“旭日计划”等等,从而为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内外交融、团结拼搏的和谐气氛;而学生的竞争则主要反映在学生的学业成绩、考核达标等方面,其主要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较少有群体的竞争,紧迫感不明显。正是学校教育环境与企业文化氛围之间存在着这些差异,导致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在就业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出现了种种偏差。当学生踏上岗位融入企业文化时,往往出现专业技术、工作能力胜任,而对企业精神、经营管理理念、企业管理制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却不易适应。要让学生在走进企业之前提前适应这样的竞争环境,必须让学生在校期间感受这种竞争,在竞争中学会合作。为了营造竞争的氛围,笔者在班级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都开展小组竞赛,如针对住校生多的实际情况开展以寝室为单位的竞赛,通过评选卫生先进寝室,技能先进寝室等活动,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在活动中,让先进寝室帮助暂时落后的寝室,让学生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在班级中形成一种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

三、尊重学生需要,感受老师的爱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霍桑效应,在美国芝加哥市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它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的情绪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为了解决问题,工厂一直在竭力地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家等多方面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一系列研究试验。这一系列试验的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一系列试验研究中有个“谈话实验”,即用两年多的时间,由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达两万余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并做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一律不准反驳和训斥。这一“谈话实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的提高。为什么?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诸多不满,一向无处发泄。“谈话实验”使他们这些不满的情绪得到了充分地发泄,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现代企业充分利用霍桑效应,注重人文化的管理,在满足员工各种工作物质条件的同时,更关注的是满足员工的被关爱的需要,让员工感受到企业领导对他们的重视,从而也提升了企业的工作效率。而在班级的德育中,霍桑效应告诉我们,学生在知识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更多的是心理需要,老师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问候的话语都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被关爱的,生活也更加充满了信心与动力。

因此,在日常班级管理中,除了关注学生平时的生活学习情况外,我还在班级里特设了一个“心里话沙龙”,每逢周四中午时间,笔者会召集一些学生,可以是自告奋勇的,也可以是老师任命形成的,大概十几个人,形成一个沙龙,在学校草坪中,可以畅所欲言,把你这一段时间的委屈与不满一吐而尽,不要把这种不良的情绪带到学习与生活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学生中发生冲突的数量明显地降低了,即使学生想发火的时候,也学会了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解决这一类紧急的冲突。

四、立足集体思想,激发创新意识

企业文化的标志是创新,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的海尔集团在创造市场方面采用的是“标新立异”战略,提炼出一些具体理念,比如: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小小神童”洗衣机就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开发出来的。按中国的季节,尤其是南方气候,从6月到8月期间,天气最热的时候,也就是洗衣机销售最淡的时候。但海尔经过分析,认为销售最淡的季节,恰恰是销售者最需要洗衣机的时候,每天换衣服多,像上海市,最热的时候,人均每天换两次衣服,但为什么又不买洗衣机呢?原因是换衣服次数多,但量少,5公斤的洗衣机不合适。“小小神童”便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在上海一面世,立即火爆起来,并迅速由上海销售到全国。日本、韩国等也从海尔进口这种洗衣机。因此,要培养新型的技术性人才,在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克服学生的从众心理。

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上,主要采用心理学上的智力激励法,即“群言堂”。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职业学校学生可能在个人能力上不及普通高中的学生,但团体的凝聚力较强,因此,在碰到班级一些“疑难杂症”时,笔者没有像一般的班主任那样通过自己个人的力量或是几个班干部的力量来解决这些问题,而是充分发挥群体的智力,以集体开会的形式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时候,往往一个人的发言能够使其他人产生不用程度的共鸣,其他人会因此受到启发,从而产生新的设想,而该设想提出后会激发大家想出新的办法,如此反复进行就会使学生产生智力互激、思维共振、知识互补、信息增值的效果,进而获得大量、新颖的、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更加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要求。

职业学校中的德育教育是一个难题,而职业教育与企业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因此,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与企业中隐行的“德育”——企业文化相结合,使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和要求更加清晰,使我们的德育更加有实效性,使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劳动者,使企业文化在德育教育中得到充分的渗透,让职业学校中的德育教育成为职业教育中一个辉煌的亮点。

猜你喜欢
企业文化中职学校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工作浅谈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