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数学教学工作初探

2015-05-28 07:08张美丽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榜样儿童情感

张美丽

我从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转岗成为一名神圣的特殊教育数学老师,通过将近一年多的工作、教学,深深体会到特殊儿童有别于一般儿童,在学习或适应上有特殊的困难或特殊的需要。在教育上,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特殊儿童的健全部分;对于缺陷部分,就需施以补救教学。

那么如何把数学的种子撒播到特殊学生心中呢?

一、用游戏的方法激发特殊学生愉悦的情感,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各种情绪的有效途径,能够保障儿童的心理卫生的健康。首先,游戏是儿童自己自愿性的活动,是一种轻松、愉快、充满乐趣的活动,它既能为特殊儿童提供逃避紧张、愤怒、厌烦等不愉快情绪体验的条件,又能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如:7——8岁班的孩子,对数学还没有产生兴趣,这时激发他们愉悦的情感尤为重要。如在“猫捉老鼠”的游戏中让幼儿感受“1”和“许多”。老师做猫妈妈,小朋友做小猫,一只猫妈妈,许多小猫;捉到老鼠有大有小。大的老鼠中,有1只黑的,其它是灰的;小的老鼠中1只是白的,其它是灰的等等。从游戏中让特殊儿童知道数字的概念,老师和学生是共同的游戏者,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自由自在,没有负担,学生情绪愉快自然而然地喜欢上数学活动了。

老师要为特殊学生学习数学周到地创设游戏的情境,在游戏中学生以同伴、伙伴的身份出现,避免枯燥的说教,这样都有利于智障儿童产生愉悦的情感。游戏本身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烈完成任务的需要,没有外部的控制,他们在游戏中享有充分自由,不受任何来自外界的压力和强迫。学生在利用游戏材料做出了成果时,还会产生自豪感,会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如果失败了,他也不会受到责备。因此,游戏既能让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又有利于形成特殊儿童的成就感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引发幼儿愉悦的情感。

二、师生共同建构,用表扬、鼓励等激发特殊学生的愉悦情感

维果茨基理论中的“最近发展区”是大家最熟悉的概念之一。最近发展区是指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间所存在的一个区域,儿童在发展区内的发展就是帮助行为变为独立行为的过程。

数学活动的开展建立在师生共同建构的基础上,言语引导鼓励学生参加活动,能产生积极的课堂氛围。我们常运用表扬、鼓励对学生的行为或言论的肯定评价,它有着强化作用,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产生愉悦的情感,调动特殊儿童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表扬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集体的、个别的、口头的、书面的,如点头、微笑、夸奖、贴红花、五角星、插小红旗、奖励玩具等,当孩子回答正确时,如果老师不置可否,将会挫伤他的积极性;而当老师用点头、微笑或夸奖的话等方式表扬他时,会使孩子产生喜悦、愉快的心情而更积极地参与活动。如:本班一名学生刚学习数学注意力不集中。有一次进行数学活动时,他偶然能正确回答出老师的提问,我对他微笑着点点头,并当众夸奖他。就这样整个活动过程中,他始终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注意力非常集中上完课。可见表扬确实能激发特殊儿童愉悦的情感。

对孩子的表扬因人而异,有时不能太过,有时却需要过分些。有的孩子思维能力差些,反应慢些,作为教师不能太急。应尽量寻找他们的长处,不断地肯定这些长处,以此激励他们,去点燃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孩子受到老师充满爱心的表扬,心里总是甜滋滋的,即老师的表扬加了“水份”言过其实些,也没什么不可。因为多次表扬后,这部分的学生便会产生愉悦的情感,继而更好地学习数学。

像得五角星、插小红旗等表扬方法在数学活动中应用,也能激发特殊儿童愉悦的情感。如年龄教大的已经表现出一定的竞争意识,有了荣誉感,因此可以在数学活动中规定一些奖励的办法,使他们都能积极地参与游戏。他们每一次得到五星或红旗时都会因胜利而欢呼雀跃,可以说在富于竞赛和刺激的游戏中,几乎每个孩子都能情绪愉快、积极主动地投入地学习数学。

三、特殊学生间相互学习、互为榜样使他们产生愉悦的情感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对儿童幼小的心灵来说,榜样的与范例的作用就像太阳光一样重要。特殊学生智力往往只有五六岁小孩左右,爱模仿,好学榜样,教师在数学活动中注重为孩子树立榜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虽然有的孩子能力强些,有的孩子差些,但这没什么关系。我尝试让学生教育学生,把能力不同的学生放在一起。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很快能作出反应,能力差的在一边看了之后,也会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也就能逐步感知数概念。如在占圈游戏中,当老师说:“站到‘4'大‘1的圈内”时,能力强的马上站在数字5的圈里,其他的看一看也马上跟过去,几次一来,他们慢慢也就掌握了。像这样学生互为榜样的方法,对能力强的孩子来说他有着自豪感,觉得自己帮助了别人而产生愉悦的情感。而对能力弱的孩子来说他没有负担,不必担心有人会说他,他也能安然处之。结果正确时,他也会为自己成功了而感到高兴,产生愉悦的情感,继而对学习数学充满兴趣。

四、借助音乐的愉悦功能使数学与特殊学生产生共鸣

唱歌,是特殊教育领域中最基本教学的内容,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教育活动中有着较稳固的地位。如何让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当代教育中绽放出新的异彩,我作了以下尝试:

优美动听的音乐或歌曲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它极易感染孩子的心灵,加之特殊儿童的情感易于激发、易于显露,对喜怒哀乐都容易产生共鸣,因此,只要老师稍加引导,他们总是能够以强烈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感情。在愉快中渗透数学,如在认识数的教学中利用歌曲《两只老虎》、《三个和尚》《拍手歌》等都通俗易懂、曲调活泼,特别是歌曲的中都出现了1、2、3、4等数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孩子们掌握了知识,并且热爱上数学课,使他们在领悟到在数学课上的快乐,无形中感受数学。

不管是游戏法、表扬法还是榜样法,还有音乐的愉悦功能,其目的都是在于激发特殊儿童更好地学习数学。因此,只要掌握好特殊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及正确的学数学的方法,数学的学习与掌握是会卓有成效的。

总之,特殊学校的老师,尤其是数学老师,只要我们针对特殊儿童的学习需要,用“非常心”,实施非常手段;并在生活适应与人格发展上,力求平常心和平常手段,因材施教,每个特殊儿童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猜你喜欢
榜样儿童情感
情感
台上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榜样
榜样
榜样
榜样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