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爱让学困生走出逆境

2015-05-28 07:08熊大英杨瑞华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爱心学困生心灵

熊大英 杨瑞华

摘 要:作为一名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就要坚持不懈,始终如一,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的新方法。把更多的爱心献给他们,把更多的锻炼机会留给他们,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他们,把赞许的语言讲给他们。使学困生感受到老师爱他们,使他们产生不断进步的勇气,这样就能使学困生都能沿着正确的轨道转变,早日走出逆境,一样充满阳光。

关键词:爱心;学困生;心灵

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这是过去,现在,未来永远的课题,这不仅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更是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家庭环境的不同等诸多因素。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现就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让学困孩子尽早走出逆境谈几点体会。

一、采用心理疗法,消除心理阴影

掌握学困生的心理,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尽管孩子是学困生,但是他们的心灵深处也有着一颗同样的进取心,渴望进步的心理,希望自己和别的孩子拥有一样的学习成绩。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让自己感到学困,偶尔他们会感到自卑、无助,面部表情很不阳光,不合群。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做老师的观察细心,留心每个孩子的小脸走进孩子的内心,去做一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心理医生,对症下药,多多与其交流,给他们以亲人般的温暖和帮助,了解他们的学困的原因,并帮助他们找出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只要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爱心和信心、工作上付出一种耐心和恒心,一定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同类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困惑,尤其是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一定不能官僚主义,蹲下身子抬起头来及时深入到学生当中进行交流,为他们做及时的心理疏导,做她(他)们的知心朋友和知己,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体会到教师那种父母般的真爱和亲切。师生之间只有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俯下身去走进他们的心理,倾听他们的心声,和他们平起平坐的心与心的交流沟通,让他们感到教师对他们的理解和信任。只有这样,学困生才有可能沿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二、实施自信教育,收获成功喜悦

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往往对学习失去信心。作为教师,就要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哪怕是一点点成功,只有在成功中培养自信,才能让他们感到前方的路上有阳光。我曾带过一个班级五十几个孩子,其中特殊家庭的孩子占了四分之三,在第一次测试中,有七个男孩子(留守儿童)语文数学双科都不及格,他对自己很失望,学习也没有信心了。我在讲评时,并没有责怪他们,而是鼓励说:“有个别同学,尽管他们只考了三四十分。但是,我相信他们的试卷是自己做的,说明他们很诚实,是真实的成绩,而且他们身上存在着很大的潜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学困生虽然在学习上的表现不怎么样,但是在其他方面有时甚至超过了学习优秀的学生,他们除了贪玩外,还活泼、好问、好胜、好强、……他们也有很强的自尊心,但这些往往被教师所忽略。要想转变学困生,光靠平时的说教绝对不行。如果把“上进”变成他们的自我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可就大不一样。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关爱他们,宽容他们,唤醒他们的学习意识——这是转变学困生的最佳途径。

三、厚爱温暖心灵

关爱宽容学困生,给予他们更多的信任。学困生也许是单亲,也许是家长关心的少,也许是留守儿童,也许是外来打工子女,在家里缺少一些温暖,在学校里如果受到忽略,大多存有畏惧的心理,不信任老师,在行动上表现为疏远或者是反抗。要想为他们解除思想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教师要用深情换真情、厚爱温暖心灵,真心实意地关心和爱护学困生,尊重、信任学困生,多给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当教师得到学困生的信任后,他会把你当做知心朋友和最可亲近和信赖的人,并且能将教师的要求变为自己的具体行动。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就要坚持不懈,始终如一,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的新方法。把更多的爱心献给他们,把更多的锻炼机会留给他们,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他们,把赞许的语言讲给他们。使学困生感受到老师爱他们,使他们产生不断进步的勇气,这样就能使学困生都能沿着正确的轨道转变,早日走出逆境,一样充满阳光。

猜你喜欢
爱心学困生心灵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爱心树(下)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爱心
唤醒心灵
心灵小语
爱心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