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三点思考

2015-05-28 07:08雷莎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情感文章作文

雷莎

作文向来是语文教学中的战略要地,也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依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曾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知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自我倾诉的过程。由于作文的分值在语文试卷中比重极大,所以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作文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收效却不大明显,以下是我在近期的作文教学中的三点思考:

一、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教材中积累素材。学生平时的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内容空洞,比如文章中空抒情或空发议论,言之无物。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师,我们面对的学生多数平时没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接触外界的时间和机会又不多,所以难免孤陋寡闻,如果再加上学生平时观察不细心的话,那么写起文章来就只能无病呻吟或凭空胡诌了,因此教师的引导显得特别重要。其实引导学生积累素材的途径有很多种,比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多思考课文中作者所写的人和事,并多让学生发表他们对这些人和事的看法,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让课文中的这些有益于写作的信息更深刻地烙在学生的脑海里,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应该让教材成为学生信手可拈的素材资料。初中语文的每一册课本里的文章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写作将素材的积累融入其中,例如朱自清的《背影》里的父亲形象和胡适的《我的母亲》里的母亲形象都是写亲情、父母之爱一类主题的典型素材;《爱莲说》中的莲正是表里如一、行为端正、正直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君子形象,如果能将这样的经典事例写进以正直的人生价值观为主题一类的文章里,一定能为文章增色不少,同时也提升了作文本身的文学底蕴;再如莎翁笔下的《威尼斯商人》里的夏洛蒂是外国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四大吝啬鬼之一,他骨子里的吝啬、贪婪和残忍是我们所不齿的,这样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不正好可作为“感情与金钱”为话题的作文中的一个反面事例吗?并且若能通过正反对比的方法来说理,文章会更富有说服力,观点也更加鲜明。此处不宜一一列举,总之,教材是学生人手一本的最佳素材资料,如何将这样的资料充分发挥出它的作用,关键就在于我们语文教师对文本的把握和平时对写作的点滴引导。

积累素材的方式并非仅此一种,学生还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教师要鼓励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大胆尝试并积极参与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丰富生活和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看新闻,多了解实事是最直接和简单的积累途径,自然不可缺少。

二、情感教育在作文教学中占着重要地位。可以这么说,作文考查的不仅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掌握,更是考查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相信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告诉自己的学生,只有用心感悟生活的人,才能写出动情的文字,写出好文章。正所谓“只有真人才能写出美文”。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让学生懂得珍惜亲情、友情,学会宽容和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对文本的解读,因势利导,让学生从对文本的感悟升华为对生活的感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学会用发现美和戳穿丑的眼睛辨证地看世界。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时,我将作者虽身陷囹圄但仍然饱含对国土的那种拳拳深情在向学生解读诗歌时加以诠释,学生情感被调动起来后在随笔中不由自主地表达出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这是我在这堂课后的一个意外收获。另外,在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情感真挚与否本身就是一个评分的重点,好文章中作者或直接或间接流露出来的情感都绝不是矫揉造作出来的,只有源于心灵深处的涓涓溪水才可能于无声处胜有声。所以我认为有时候语文课上教师说一些与情感有关系的案例,让学生谈谈看法或换位思考一下,哪怕是对于课间学生矛盾的简单点评,其实也是情感教育的一种方式,加之语文课本身就是情感课,没有感情的语文课堂一定不会是成功的课堂。此外,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在命题的选择上,可以有意识的选择一些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题目,为学生提供适宜创作的环境,以利于学生说真话,吐真情,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只要不违背思想积极健康的大原则,文章构思布局合理,表达得体,相信这样的作文一定不会太差。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也难免会遇到虚情假意的文章,那么,对于这样的作文教师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教师要肯定文章中的优点,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委婉的提出建议,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容易接纳老师的意见,以便学生改正。

三、对于不合格的作文,教师一定要严格把关。现阶段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是中等生,甚至还有少数学生的作文连拿及格分都有些困难。说实话,这部分学生尤其让教师感到苦恼,学生自己对写作往往也没有兴趣,由于基础差,他们有的甚至连通顺的话也写不出几句。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尤其要有耐心,要通过教师对他们的重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不能不重视作文。所以每接一个新班级在作文教学时,我都会告诉学生我的作文要求:一是不要敷衍应付,当堂一定完成;二是作文最低必须达到及格分,不及格的必须写到及格为止。当然政策刚开始执行的时候我自己也吃了一些苦头,比如陪学生写到完成才下班,在要求学生重写时一个一个地亲自指导,给他们指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有的是结构混乱,有的是内容空洞,有的是不切题,有时还要帮他们一起思考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有的文章是文体不明,要给学生讲解文体知识等等。总之,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出明确的修改方案,对症下药,让学生感觉到重写作文不是难事,帮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教师在指导这类写作有困难的学生时一定要尊重学生,切不可嘲笑讥讽,要让学生在得到指导的同时也得到了尊重。只要他们能将作文中的大问题纠正,教师就应该及时鼓励,至于语言表达等相对较小的问题在起步阶段教师不宜过分追究,只作适当提点即可,毕竟学生水平有限,不可能一蹴而就,并且过高的要求也容易使学生产生望而却步的畏惧心理,教师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对这类学生逐渐提高要求,循序渐进。

以上三点是我在作文教学中一些体会和认识,总之,作文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面,具备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及时发现和归纳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策略。

猜你喜欢
情感文章作文
情感
台上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