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衔接研究

2015-05-28 07:08曾劲松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有效衔接初高中物理教学

曾劲松

摘 要:物理在初高中的课程设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对物理的学习不仅能够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而且还能对自然界的规律,科学的内涵等进行正确的理解,从而养成科学的探究精神。随着新课改的到来,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学生的物理成绩也明显了提高了许多。但是学生受到了新课改的影响后,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方式便难以适应。如何将初高中的物理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衔接已经成为了物理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对此展开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初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衔接

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尤其是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上,很多刚刚踏入高中的学生无法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模式,从而对物理学习失去了兴趣,物理成绩水平随之下降,从而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提升。而如何才能实现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衔接关系着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本文对此进行了讨论,这对提高物料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初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衔接问题产生之因

(一)初高中心理、思维、记忆上存在的差异

每个人从出生到成人再到死亡这整个过程之中,每一个年龄阶段的特征都会发生变化,与其他年龄阶段的特征有所不同。在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开始时期,可能还保留着上一个年龄阶段的一些心理和生理的特征,但是在每一个年龄阶段的结束时期,便开始出现下一个年龄阶段的特征。而初中生和高中生之间处于两个不同的年龄阶段,其心理、思维、记忆等方面都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随着物理内容的变化,难度的增加,很多学生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适应,从而使得初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无法有效的联系起来。

(二)初高中教材使用的差异

初高中教材使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物理知识内容不同,初中物理所学的知识都是比较直观的实验现象或者是具体的物体,而高中的物理知识却具有抽象性,因此难度比较大;其次,教材中设计的数学知识不同,初中物理知识的计算一般都是比较简单易算的,而高中物理的计算会运用到许多复杂的公式,并且还易于学生的理解;再次,教材的呈现方式有所不同,初中教材考虑到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因此在书中插入了许多漫画,使得学生的思维形象具体,而高中一般都是以文字叙述为主;最后,教材对物理知识的要求不同。

(三)初高中教师教学方式的差异

初中物理教师开展教学过程之中,依然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跟着教师进行被动的学习,从而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自身的想法。而在高中阶段,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有所提高,除了学习物理的基本概念、定义和规律之外,还需要学生对这些概念、定义和规律进行灵活的运用,尤其是对于综合题。对于刚刚踏进高中的学生而言,适应了初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便难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对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从而使得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相脱节。

二、提高初高中物理可养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在物理教材中设置了很多实验,这些实验可以使得枯燥乏味的物理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光的衍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两支笔并排,在细缝中对日光灯的衍射条纹进行观察。又例如在讲解《摩擦力》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两本比较厚的书相互叠压在一起,然后让两个学生用力拉,很多学生都认为这很容易,其实不然,当真正拉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想要拉开这两本书很难。

(二)改进课堂教学的,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而是适当的设置一些物理情景,最好是联系实际生活,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鼓励学生积极的归纳和总结。例如教师在讲解圆周运动受力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有的学生会认为物体不仅受到了绳子的拉力,而且还受到了向心力的作用。还有的学生会认为物体只有在运动的时候才会受到力的作用。对此,教师不能直接给予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对于这些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消除学生的错误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材新旧知识点的同化与顺应

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主动积极的学习新的知识,甚至还有的学生对于物理学习还会产生抵触的心理,同时学生在认识新的事物的时候会自然的将其同化,对此教师应该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效衔接。例如在初中物理中电源的电压是恒定的,电阻是无穷大的,电流表是没有阻值的。但是在高中物理中,电源是有内阻的,电压表也是有阻值的等,对于这些相关的知识,教师应该用新的知识代替原有的知识系统,重新构建学生的知识系统。

(四)初高中物理学习方式上的衔接

物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物理思维和物理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些学生在做物理练习题的时候,会每做一道题便会看一下答案,这种习惯是非常不好的,这样不仅反映出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不牢,而且还体现出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还缺乏自信心。对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巩固相关的知识点,根据不同的题型分成几个模块,让学生一个一个模块的完成,每个模块完成后才能参照答案,并对错误的方法进行改正。

(五)加强初高中教师间的交流合作

由于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有所不同,因此使得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存在着很大区别,这主要是由于初高中物理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比较少,从而导致了物理教学的可持续性。对于刚上高中的学生来说,物理教师对于他们的物理水平不甚了解,因此对于他们的掌握程度也不太清楚。所以,这就需要初高中物理教师加强交流合作,正确掌握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教学之间的区别,从而才能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

结束语:

想要实现初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就需要立足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把握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策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好物理知识,而且还能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文静.新课改下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19):150-150,151.

[2] 董建林.谈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学园,2011,(1):149.

[3] 农佩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21):128.

[4] 席志强.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4):136.

猜你喜欢
有效衔接初高中物理教学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解析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性衔接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
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中高职公共课有效衔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