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刍议

2015-05-28 07:08李红旭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目标初中语文同学

李红旭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顺应新课程改革大潮,积极融入到这场教学改革的洪流之中,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改革已成为了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按照课程改革要求不断优化和改进自身教学方式方法,全面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教学改革

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教师要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将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与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要潜心研究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找准教学改革的关键之处,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手段的有效程度,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空间,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我在语文教学活动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教学成效。

一、在语文教学中重在获取语文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成长

自主性学习注重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即怎么获得知识的,重在学习方法的掌握,而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学改革注重的是教学成效的提升。初中语文教师要着眼于教学改革工作,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优化,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人翁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功能和目标都要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成才服务。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再将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要努力为他们创设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教师只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在语文教学中只给予必要的指点引导,侧重于在重难点方面对学生开展思维方式的点拨,基本型学习内容全部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的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自己的启发引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有机结合,既要让学生充分开展学习交流,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难点方面也要给予必要的指点,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2)因材施教,使学生人人成才。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差异,性别差异,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因人而教,因材而教,区别对待,力求使每个人在自己的基础上都能获得提高,从而从整体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教师要着眼于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分别给予相应难度的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提问、语文练习、语文考试等方面都要照顾到每个人的感受,使全体学生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得到最大化发展。

(3)把现代化多媒体电教手段引入语文课堂,丰富语文教学过程。把容声、光、色、影、画、动作集如一体的多媒体引入课堂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措施,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电教手段补充信息,尤其是在一些学生缺乏感知的内容教学中,电教手段的运用能够较好地发挥补充的作用,通过生动的视频、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单纯的文字转变到丰富的视频信息之中,以这样的信息补充构建起立体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刻直观地领悟,有助于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二、制定多维的综合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教师要制定的多维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与模式,通过启发式、情境式、角色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传统教授过程与现代教学媒介的整合利用,实现师生之间快乐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除了实现以成绩为主要结果导向的教学目标外,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德育、心理、团队意识等目标的教学。

(1)德育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正在受到越来越普遍的认同与应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课本内容进行深浅适度的引申和发散教育,通过课文中的典故联想到相关典故,再由故事性向思想性进行升华,完成德育之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由于该目标更具抽象性和不易测量性,初中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要结合课文内容,辅以课外读物,通过现代教学媒介,创新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交互性,并要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团队教育 在社会生活中,团队意识作为一种协作精神被大力提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要体现团队精神的培养,除了借助语文课文内容灌输相关理念外,教师更要注重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比如分组辩论等具体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语文是为了用语文,语文学习的核心是能力的构建,而能力的构建主要通过活动来实现。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项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把同学们学到的语文知识有理论变成实践。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同学们欣赏优秀的影视作品,并要求写观后感,提高他们的语文写作水平;向同学们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扩大他们的知识面;组织同学们参加朗读比赛,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同学们成立文学社团,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鼓励同学们自编话剧,小品,相声,提高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开展当前热点话题的辩论赛,培养同学们主人翁意识,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学会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从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不断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语文教学是一门向学生渗透文学素养的学科。一个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要做到的不仅仅只是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给学生打下扎实的文学底蕴,更多地应该是让学生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做到扎扎实实读书、写作,提高文学底蕴。语文教师还要在业余时间,加强专业文化的学习,了解更多的理论知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熟悉掌握其操作技巧,学习更多先进有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呈现出一个有学识素质、有文化底蕴、有智慧、有思想的语文教师形象。

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理念创新,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目标初中语文同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