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新思路

2015-05-28 07:08李春山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改革教学

李春山

摘 要:随着初中历史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与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历史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对初中历史老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要求下,初中历史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便成为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与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点。中学历史教育是基础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它在我国伟大民族的复兴以及人才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所谓的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十分令人堪忧。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方式和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根本所在。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必须遵照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要求,对历史教学原则、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革。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和问题分析

1、教学模式存在问题,我国的教学模式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应试教育,很多学科在开展过程中,都是围绕着各种考试来进行的,容易产生很多负面效果。

2、教师人员问题,初中的历史老师多数都不是专业的历史老师,教师资源紧缺。

3、对历史的认识不足,历史观念的变化往往会更加频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历史观念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即使是在同一时期,站在不同的立场,采用不同的视角,结果也会导致观念存在差别。

二、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措施

1、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

(1)善于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

教材各部分的文字材料、图表等,首先直接反映相关部分的主题,体现为显性知识。同时,它们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它部分的主题,体现为隐藏性知识。在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对隐藏性知识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如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打开中国大门主题来说是显性知识,在隐性知识上则反映出: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变成为资本主义强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殖民扩张。教材中这类隐藏性知识不少,可作为学生能力开发的重要题材。

(2)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辛亥革命失败,直接原因是袁世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可以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社会性质,它决定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从革命的特点可以分析革命属于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的失败,又可以得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一规律性的结论。

(3)探索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联系。

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跨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也是近年来中考能力考查的重点和趋势。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以正在学习的内容为立足点,联系其它学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或对比,从多学科的角度,更为完整地理解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综合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2、多元的教学评价

修订版课标亦对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强调了学习过程和效果,就“要坚持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主体,教师可采用多元的评量方式来考核和评价学生,如问答、报告、讨论、表演、纸笔测验、行为观察、角色扮演、轶事记录、学习档案评量等方式观察和评价学生,并及时给予学生回馈与指导,从而达成预期的学习效果。对于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思维水平、问题解决、探究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以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建立自信,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这样,学生在学习找到了兴趣和自信,便会从学习的被动客体转为主动的学习主体。教师亦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我满足感,激发教学热情,不断实现自我提高与成长。正如“教学相长”所说,在这个过程中最终实现了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

3、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克服知识难点

多媒体教学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从视觉、听觉、色彩、动感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形成深刻的印象,有助于教学水平和效果的提高。而且,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使用,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记忆,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具吸引力。新历史教材图文并茂,描述生动,并配有一套投影教材。包括地图、实物图等。它色彩鲜明,画面清晰,在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最大的缺点是这些图都是静止的。缺乏动感,层次不清楚。

4、改变教师的传统历史教学方式

首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强调教师教的方式,也要强调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打着改革的旗号,片面强调某一方的作用都会违背改革的初衷,最终必将导致改革的失败。其次,初中历史教学方式的变革首先要求的是传统教学观念的改变,需要教师抛开多年的教学理念,而不仅仅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变换一些手法,添加一些技巧,换汤不换药地改变一些表面现象。这是历史教学改革中教师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因为这一段路程,是需要教师重新去探索、去发现的。最后,转变教师的历史教学方式不是单靠教师来完成的,它需要学生的配合和参与。教师单方面观念的改变,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考虑是否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最终是不能真正完成历史教学改革任务的。

5、构建灵活开放、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机制

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要想得到显著提高,构建灵活开放、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机制必不可少。在学习新的历史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搜集与新内容有关的资料,然后将所有学生所搜集的资料整理集中,并结合课本上所讲解的内容,与学生一道完成课程的学习。这样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必将远远多于仅仅通过课本所学到的,而且更能深层次地理解所学到的知识。甚至还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中可能包含对历史真实性的质疑。如在学习《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搜集“安史之乱”之前的一些资料,这样更能理解到大唐盛世是如何走向衰退的,“安史之乱”出现的根本原因在哪里,是否可以避免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学生以后的从商从政作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美华.初中历史教学创新之我见[J].科学大众,2009.03.

[2] 曾皓.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1.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改革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