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佩兰古体诗用韵考

2015-05-28 07:08张晓晶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古体诗

张晓晶

摘 要:梁佩兰的古体诗用韵反映了当时的实际语音。本文拟用韵脚字系联、归纳等方法对梁佩兰的《六莹堂集》古体诗的用韵进行探究,深化对诗歌用韵的认知。

关键词:梁佩兰;古体诗;用韵

一、引言

梁佩兰(1629年-1705年),字芝五,号药亭,晚号郁州。广东南海人。清初诗人,著有《六莹堂集》。祖籍广东南海县神安司大通堡海心沙乡西浦村(现原广州市芳村区海龙街海北西浦村)。清初诗人,其诗歌意境开阔,功力雄健俊逸,与屈大均、陈恭尹合称为“岭南三大家”。三大家中,前两者的诗以气节自负,山川清高悠远之气,一一从胸襟中自然流出。而梁佩兰的诗文,则以酬赠咏物见长,往往情寓于物,物中见情,浑然物我,情景俱出,读来韵味无穷。

梁佩兰的一生,摆脱不了“矛盾”两个字。仕途上,他功名心很强,一生都在为仕途的晋升而不懈奋斗,即使到了已经感到“垂垂老矣”的晚年,仍然渴望有所建树;不过等他真正迎来了名利双收的一天,却发现这个圈子与自己想象的相差太远,于是又愤然离开了自己苦心追求几十年的目标。学术上亦是如此,他既同情人民,想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又对一些重大的社会矛盾避重就轻,不敢涉及其中,害怕殃及自己。

本文从《清代诗文集汇编》(《六莹堂集》上、下)中选梁佩兰古体诗228首(五言古诗98首,七言古诗130首)。经过归纳整理,将梁佩兰的古体诗所用到的韵脚字系联归纳为19个韵部。

二、梁佩兰古体诗韵部归纳及分析

(一)韵部归纳

根据梁佩兰古体诗用韵中数韵合用的情况,可以将《广韵》的206韵系联为以下19个韵部:

1、阴声韵(7部)

(1)支微,包括《广韵》的支、之、微、脂、齐、祭六部。

平声:支独用2次,之独用1次,支、脂合用6次,支、脂、之合用3次,支、脂、微合用2次;

上、去声:止独用4次,纸独用1次,荠独用1次,荠独用2次,尾独用1次,未独用1次,祭、霁合用3次,至、旨合用1次,止、旨合用8次,纸、之合用1次,泰、队合用2次,止、纸、旨合用4次,止、志、支合用1次,纸、旨、至合用3次,寘、至、志合用7次,纸、旨、止、至合用1次,纸、旨、止、志合用1次,止、旨、荠、尾合用1次。

鱼模,包括《广韵》的鱼、虞、模三部;萧豪,包括《广韵》的萧、宵、肴、豪四部;歌戈,包括《广韵》的歌、戈两部;麻,包括《广韵》的麻部;尤侯,包括《广韵》的尤、侯、幽三部;灰咍部,包括《广韵》的灰、咍、皆、泰、夬、废六部。

2、阳声韵(7部)

东锺,包括《广韵》的东、锺、冬三部;阳唐,包括《广韵》的阳、唐两部;寒仙,包括《广韵》的寒、桓、删、山、仙、先、元七部;真文,抱括《广韵》的真、臻、谆、文、欣、魂、痕七部;庚青,包括《广韵》的青、清、庚、耕、蒸、登六部;侵寻,包括《广韵》的侵部;盐添,包括《广韵》的盐、添两部。

3、入声韵(5部)

(1)屋烛

屋独用2次,烛独用1次,屋、烛合用6次;

(2)铎觉

铎独用4次,觉独用1次,铎、药合用1次;

(3)薛月

薛独用1次,屑独用1次,薛、月合用5次,薛、月、屑合用1次;

(4)职德

职独用1次,昔、锡合用1次,麦、陌合用1次;

(5)缉

缉独用1次;

(二)讨论

古体诗押韵较宽。可转韵,或邻韵通押;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仄声韵中,要区别上、去、入声,不同声调一般不相押,只有上声韵和去声韵偶然可以相押。

1.东锺、真文与庚青通押。现代汉语的ong有三个来源,一是东锺韵,二是庚清韵,三是蒸登韵。①在现代汉语中的ong真正形成之前,经过了一个三者混用的过渡阶段,东锺与庚青通押的事实说明明末就处于这个过渡阶段,说明梁佩兰古体诗用韵的依据是实际语音。如:《赠魏青城》(五古)“太阳升薇垣,高映扶桑东(东)”与“男儿在天地,独此千古名(清)。百年欲何为,只以劳其生(庚)”。《养马行》(七古)“北城马厩先鬼坟,马厩养马王官军(文)。城南马厩近大海,马爱饮水海水清(清)。西关马厩在城下,城下放马马散行(庚)。城下空地多草生,马头食草马尾横(庚)。”

2.支微和灰咍通押。如:《送查韬荒归秀州》(七古)“鸳鸯湖上花满湖,终日垆头倚花醉(至)。谁知君自驱车来,凌风直上越王台(台)。”

3.鱼模和尤侯通押。尤侯的部分字在唐代就已转入鱼模部。梁佩兰的诗中也有体现,如:《观海篇》(五古)“蛮花散金汁,番树垂斗缕(麌)。贡献指犀象,交易用银豆(候)。”

4.屋烛和铎觉通押。屋烛部和铎觉部在广韵音系中收[-k]尾,主要原因都是后原因。在梁诗中亦有此种通押。如:《送朱漢源归桐乡次留别原韵》(五古)“闭户从春来,梅花压墙角(屋)。雪色光稜稜,铁骨立岳岳(觉)。”

三、结语

本文对梁佩兰古体诗的用韵情况进行了穷尽性量化统计,并与《广韵》韵部进行了比较,初步揭示了梁佩兰古体诗用韵的一些特点。梁佩兰的古体诗用韵反映了当时的实际语音(偶有方音反映),用韵为19部:阴声7部(支微、鱼模、萧豪、歌戈、麻、尤侯、灰咍);阳声7部(东锺、阳唐、寒仙、真文、庚青、侵寻、盐添);入声5部(屋烛、铎觉、薛月、职德、缉)。其古体诗中,阴声韵的支微韵字可与灰咍韵字相押、鱼模韵字可与尤侯韵字相押,阳声韵的东锺、真文韵字可与庚青韵相押,入声韵的屋烛韵字可与铎觉韵字相押。对梁佩兰古体诗进行研究,不仅对研究广东话(粤语)的语音演变具有一定的意义,对汉语通语语音的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

注解:

① 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参考文献:

[1] 清代诗文集汇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

[2] 陈彭年.钜宋广韵[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 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 王力.汉语诗律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古体诗
为什么古人多在“傍晚”送别
高中古体诗教学方法探究
浅议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张九龄五言古体诗中的入声字研究
唐代古体诗用韵研究之一
浅议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扁舟破浪,乱发当风
律诗不叫古体诗
化繁为简巧学古体诗
鲁迅古体诗的侠骨与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