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志演义》的战争描写艺术

2015-05-28 07:08陈丹妮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陈丹妮

摘 要:在中国小说史上,战争小说是一个比较重要和主要的题材类型,历史悠久,最早的关于战争的描写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神话传说,到元末明初催生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更是中国战争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三国志演义》,《三国志演义》的问世,是中国文学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是中国战争小说描写的最高峰。

关键词:叙事文学;三国志演义;战争描写

一、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的战争描写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关于战争的描写,从地位上来看,有一个从“神话传说”到“史传文学”再到“宋元平话”的转变过程,接下来本文就这三个部分中有关于战争的描写作以分析:

1.神话传说中的战争描写

在上古时候,“文”与“史”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区分,一个民族的口头文学,往往也是该民族的精神历史和成长历史的记录。

在《史记》的记录中能够看出它反映出上古初民对战争神话想象的形象,而所有这些神话想象对后世文学作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战争小说之中也有想象的成分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对战争小说的成长和发展有促进作用。

2.史传文学中的战争描写

上古时期的战争叙事比较简单,大都停留在对事件的简单罗列和直接陈述这个层面上,记录作为历史时代的起源,虽然有其不可抹杀的重要作用,但其文学性还体现的很不明显。

史传文学中关于战争的描写,很多都从侧面展示战场上的生机状态,不管是叙事的方式,还是人物的塑造,其成熟的史传写作手法对后世民间的战争文学写作一直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3.宋元平话中的战争描写

随着民间市井文化的逐步兴起和历史的漫长浸染,以民间的价值立场来书写和消费战争文学逐渐成为可能。

作为短篇战争小说的雏形,宋元平话在战争小说的历史长河中毕竟激起过一层浪花,虽然这些和后来的长篇战争小说没有直接的传承关系,但它已经开始酝酿着文学创作的想象这个重要因子。

二、《三国志演义》中的战争描写

作为以反映攻城掠地的军事斗争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典名著,《三国志演义》写的最多、最成功的还是战争。《三国志演义》中的战争描写具有很大的特点,如果我们细细分析这些战争描写,可以发现它们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变幻多姿的战争场面

《三国志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100多场,林林总总武打400多处,展开了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的场面,可以分为水战、陆战,或水陆混合战;又可分为攻战、守战……诸多种形式的战争在作者笔下千变万化,互不重复,各具特点,表现出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根据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实这些战争事实上并没有非常大的规模,但在《三国志演义》这部小说中,经过作者的大肆笔墨渲染,却显得这些战争场面气势恢宏、十分壮阔。

2.斗智斗勇的战争准备

任何战争的爆发都有一个酝酿的过程,战争的起因、战争的时机选择、兵力粮草的准备、都有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

战前情况的仔细交代会使读者对战争的全局和人物性格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三国志演义》中,斗智斗勇的战争准备对整个战争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栩栩如生的战争人物

任何战争的发生都是人制造的,缺少了人的表现,或者说不写出人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战争就失去了发生的意义。

在《三国志演义》中,作者通过对比、烘托、渲染等艺术手法,不仅突出了诸葛亮这一典型形象,同时,使其他人物也跃然纸上,令人无法忘记;曹操多疑奸诈;刘备宽仁待民等。在这些错综复杂的战争中,在人物的相互联系中塑造和表现人物思想性格,使之具有鲜明的个性,在单一和稳定之中呈现出崇高的美。

4.鲜明典型的战争环境

一定的战争,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里发生的,即每次战争发生的地理自然环境,而一定的时间、地点,决定着战争双方的战争成败和战略战术的运用。因此,要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就一定要首先描绘出每次战争特定的自然典型环境。

每次战争特定的典型环境,是该次战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决定着双方的战略战术。把特定的典型环境真实生动地描绘出来,战争的特点也就呼之欲出、鲜明突出了。

5.张弛相间的战争节奏

《三国志演义》中每次战争的写法也会随战争特点而发生变化,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穿插许多妙趣横生的场面,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张弛有度、疾缓相间、动之有静、波澜起伏。

《三国志演义》对战争的描写方法,不但写出了战争的进程,而且还将各次战争的特定环境、特定条件、双方的战略部署、战术运用、力量对比、矛盾转化等等都作了具体生动的描写,而且通过天时、地利、人和等要素真实而又生动地揭示出战争的客观规律,揭示出战争中矛盾转化的关键,因而具有普遍的意义。

三、《三国志演义》战争描写的地位及影响

《三国志演义》被视为中国古代战争历史小说的典范,并且战争描写风格独树一帜,对中国古代文学甚至当今文学都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塑造的鲜明的人物个性以及多元复合性格的历史人物、绝妙的智谋、精彩的战争场面描写等都深深地规范着此后三国历史中的叙述,在《三国志演义》中记载的战争场景、对话、计谋、人物,甚至对书中人物的品评都成为了后来文学作品取材的原型。

《三国志演义》通过战争描写而揭示的真理,与著名的以科学总结战争客观规律的《孙子兵法》是一样的。如“上兵伐谋”,“知己知彼”,“兵不厌诈”,“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等等,这些即使是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战争也还是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对我们处理其他事务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三国志演义》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又一重大影响,是把历史演义小说推到了最高峰,对后世历史小说的创作,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也给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后世战争小说的创作有巨大的示范作用,大都模仿其结构,《唐书志传通俗演义》与《隋唐两朝志传》是明代较早的两部隋唐系统的历史演义小说,它们大都模仿《三国志演义》,结构比较严密,文字也洗练畅达。以《三国志演义》中战争描写的情景、人物为题材而衍生的野史、评话、戏曲等从两宋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对人们的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甚至有不少的影响对于诗歌的创造,唐代诗人就常借《三国志演义》中的战争及人物来咏怀,抒发自己的感情。一言以蔽之,《三国志演义》的战争描写对我国文学史有着不可估摸的影响。到当代甚至形成了一门“三国学”,李国帅的《近现代三国学研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论述。①

注解:

① 刘小娇:《三国志》战争描写研究,西南大学,2012年版。

参考文献:

[1]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2] 郑铁生.三国演义的叙事艺术[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3]黄茂文.战争文学:从神话、史录到传奇——中国古代叙事类文学概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社会科学版),2010.

[4] 刘小娇.《三国志》战争描写研究[J].西南大学,2012(4).

[5] 杨洪波,杨柳.简析《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特色[J].河北大学,1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