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贞观廉政建设及其当代价值

2015-05-28 07:08李洋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廉政建设当代价值

李洋

摘 要: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颗闪耀着璀璨光芒的封建王朝,而由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臣民共同建立的贞观盛世则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典范。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包容,在当时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而贞观年间的吏治清廉备受人们的推崇,达到中国古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与唐太宗李世民所具备的廉政思想,以及任人唯贤,纳谏如流的优秀品质密不可分,而其廉政建设的光辉历程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仍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贞观之治;廉政建设;当代价值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政治清明的核心问题是廉政建设,而其核心表现是官吏廉洁。唐朝的贞观之治在廉政建设上取得显著的成效,其深刻的历史表现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仍具有不可磨灭的现实意义。

一、 贞观之治

“贞观”意即以正道示人,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的年号。在贞观时期,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奉行开明的治国思想。他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伟大,爱惜民力,重视民生。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在经济上,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在文化上,撰经修史,设馆兴学;在外交上,抵抗外族侵略,加强同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唐太宗在位23年,史称“贞观之治”。

二、 贞观廉政建设

贞观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王朝的典范,唐朝成为当时世界最为文明强盛的国家,唐太宗李世民也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代英主。贞观王朝最值得称颂的政绩莫过于前所未有的清廉吏治。

唐太宗即位后积极推行廉政建设。唐太宗以身作则,清廉节俭。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认识到百姓的安居乐业是王朝强盛的关键,他主张“君舟民水”这一政治思想,即百姓能支持君主,拥戴他,同样,若君主残暴,不为百姓谋福利,百姓就会推翻他,由此得出民众的重要性。唐太宗李世民率先垂范,戒奢尚俭,为广大臣民做出一个榜样。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自身清廉戒奢,还对大臣奖罚分明,严格要求。贞观初年,唐太宗警示大臣们如果贪腐求荣,乱收钱物,一旦暴露,将身败名裂。唐太宗李世民奉劝大臣们克己奉公,戒奢从俭,以古人的教训为警示,心系天下安危,与君王同心协力,治理国家。

在唐太宗李世民统治下的中国,皇帝率先垂范,官员一心为公,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职的现象降到了历史上最低点,在一个精明自律的统治者面前,贪官污吏难有藏身之地。

三、 贞观时期吏治清廉的原因

(一)唐太宗李世民具备开明的廉政思想。唐太宗李世民作为古代封建王朝皇帝,其先进的廉政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唐太宗廉政思想先进之处在于他不是等到腐败很严重时才行使生杀予夺的皇权,而是经常性警示官员廉洁不贪。隋朝灭亡与上至皇帝,下至大臣的贪污腐败有很大关系。唐太宗深刻体会到戒贪尚俭的重要性,经常对大臣们晓之以理,积极地引导大臣们时刻以廉洁节俭为做官之道,兢兢业业,将心思用在为老百姓谋福祉上。唐太宗的廉政思想还体现在他对贪官的严惩不贷。对于贪腐的官员,无论对有功之臣或是皇权贵族,他都一视同仁。

(二) 唐太宗知人善任和纳谏如流。一方面,唐太宗知人善任。如房玄龄处理国事总是孜孜不倦,太宗任用房玄龄为中书令,这正适合房玄龄做事的风格。但唐太宗发现房玄龄对建议不善于整理。而杜如晦却善于对别人提出的意见做周密的分析,精于判断。于是,唐太宗重用二人,辅佐自己,形成历史上著名的“房谋杜断”。唐太宗由此建立起一个十分合理的人才结构,为政治和官场的清廉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唐太宗天性宽厚,纳谏如流。谏官魏征与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魏征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清廉节俭,敢于直谏,为唐太宗成就“贞观之治”立下不朽功勋。魏征具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忧患意识,坚持原则,唐太宗李世民任命他为谏仪大夫,专门向皇帝提意见。贞观十七年,魏征逝世,唐太宗哀痛异常,惋惜自己失去一面明察处世得失的“镜子”。

四、贞观廉政建设的当代价值

时代变迁,王朝兴替,贞观盛世已湮没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但其光辉灿烂的廉政文化仍旧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世界的中国,我们依然可以从唐太宗李世民以及他开创的“贞观之治”中汲取营养,获得价值。

首先,一个国家的政治清明需要有统一的先进思想。在我国,这个思想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而对于廉政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中有鲜明的阐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私有制产生是贪腐产生的原因之一。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初,腐败并不存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度的出现,人们私有观念和个人欲望愈发强烈,于是以权谋私。“最卑下的利益——庸俗的贪欲、粗暴的情欲、卑下的物欲、对公共财产的自私自利掠夺——揭开了新的文明社会;最卑下的手段——偷窃、暴力、欺诈、背信——毁坏了古老的没有阶级的自足制度,把他引向崩溃”[1]。正是私有制激发了统治阶级的欲望,导致腐败产生。

马克思主义先进的廉政思想深入探讨了解决腐败问题的根本途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解决腐败的根本方法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同时,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让人民获得真正的权力。遏制腐败就要应让人民成为制约权力的力量,对国家公职人员进行有效监督。正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廉政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廉政思想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我国腐败的问题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武器来解决。

唐太宗李世民十分重视人才,这对于我们当前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我国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注重能力的同时,更要考察德行方面。对于党的干部更要严格选拔,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党员干部是掌握国家权力的管理者,具备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搞不正之风的条件,因此我们更要加强干部自身的廉洁教育。

唐太宗李世民的纳谏制度千古流传,这正是一种大臣对君王的监督机制。我国的反腐工作必须建立长期有效的监察制度,增加政务透明度。并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发挥舆论监督,网络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人民监督,查找存在的问题,最终达到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警示作用,防患于未然。

五、结语

在唐太宗李世民执政的贞观年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治世。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1995版,第94页

猜你喜欢
廉政建设当代价值
以责任带动医院党风廉政建设探讨
新加坡政府廉政建设对我国反腐工作的启示
浅谈财政监督工作思路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廉政建设研究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