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管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2015-05-28 07:08邵悦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面临问题研究成果解决方案

邵悦

摘 要:随着国家改革的深入,高校体育管理学正在进入科学化、规范化、自动化及系统化方向发展,以“育人”与“健康”并重为宗旨,走科学发展化道路。文中阐述了我国体育管理学的发展经历,探讨了体育管理学的研究成果,重点说明了高校体育管理学的内容,最后提出了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校体育管理;发展经历;研究成果;面临问题;解决方案

1.体育管理的定义

1.1管理的定义

所谓管理,就是指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的控制人和组织的行为使之趋向预定目标的技术、科学和活动。体育管理学的产生,是由于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要求以科学的管理取代过去传统的、经验的管理;其次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体育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可能;再次是受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1.2高校体育管理是指遵循高校体育和教育的基本规律,充分利用有限的人,财,物,信息,时间等各个因素,以最佳的手段和方法,对高校体育进行计划,组织,控制,评估等一系列的综合活动

2.我国体育管理学的发展经历

从体育管理学教材的角度看我国对体育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20世纪30年代有金兆均编著的《体育行政》。到50年代从苏联引进《体育理论》学科,《体育行政》课程便销声匿迹了,造成了我国近30年时间空白。第二阶段:呼吁重建阶段。50年代初一些学者呼吁重建体育管理学学科,如武汉体院孙汉超先生的《尽快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体育管理学》(1983)、《论我国体育管理学的建立与发展》(1985),邓和、藤建、刘洪彬等学者也有相关论述。第三阶段:形成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体育管理学理论的初步形成。1984年武汉体院主持编写我国第一本《体育管理学》,1985年6月北京体育学院正式出版了《体育运动管理学》教材。1995年原国家体委正式将体育管理学列人委管的重点学科。国家体委“八五”教材建设规划,编写出版《体育管理学教程》,根据“九五”教材建设规划和体育事业的新发展,重新编写出版《体育管理学》。第四阶段:不断完善阶段。进人21世纪,为了适应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对体育人才的迫切需求,2004年重新编写教材《实用体育管理学》,学校体育管理领域的研究是体育管理学研究的起点,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早,数量多。

3.我国体育管理学的研究成果

我国体育管理学的研究由80年代初期以引进、介绍、移植为主,发展到90年代以注重实际应用为主,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对我国体育实际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体育管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体育管理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借鉴现代管理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体育管理的原理、原则,体育管理的职能,体育管理的方法,体育管理体制等。体育管理原理是体育管理的基础,直接指导着体育管理学的研究和体育管理实践。由体育管理原理的研究又引伸出一系列相应的原则,体育管理的原理和原则是整个体育管理学的基石。体育管理的职能可以概括为计划、组织、控制三大职能。体育管理方法是指为提高体育管理的功效而采取的一系列的手段或途径。

体育管理体制一直是我国体育改革的重点,是当前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当前我国把运动项目管理体制、训练体制、竞赛体制等作为体育改革的重点,在协会实体化、建立体育俱乐部等方面已有积极的探索和试行。

3.2高校体育管理的研究

高校体育管理的研究分为两个层次,即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从宏观层次来看主要是针对高校体育的管理体制、高校体育法规制度、高校体育的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从微观层次分析来看,高校体育管理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某一具体高校内部的体育管理而言,即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研究如何提高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的使用效率由于高校体育管理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对其管理效果的评价判断带有一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因此,高校体育管理的研究也是当今体育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难点。

3.3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

战略是带有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发展目标,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既不是纯理论研究,也不同于单纯的体育发展预测和规划,需要在典型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采取多方案比较的方法进行趋势性综合探讨,力求为体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在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局战略研究。如《2000年的中国体育》的研究等;二是地区性体育战略研究。主要是从地区的人文、地理、经济等条件,确定地区体育发展的战略,如《首都体育发展战略目标初探》等。

4.高校体育管理学研究的内容

高校体育的主要管理包括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等项工作,其管理任务是:(1)建立和健全高校体育的各级管理机构,制定一整套管理法规,并明确各有关管理机构人员的管理职责。(2)科学的制定高校体育管理的各种计划和文件,使之适应高校体育发展的需要。(3)合理的组织管理高校体育各方面、各环节的活动,确保低耗、高效的顺利实施。(4)协调高校体育各管理部门和高校体育内外部的各种关系,为高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等条件。(5)定期和不定期的对高校体育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学生体质的不断增强。

5.问题的解决方法

针对以上的问题,主要的解决方法有:

(1)加强宣传力度,使有关部门重视体育管理的重要性,用科学的管理知识来指导体育实践。

(2)提高研究人员的管理学知识素养。体育管理学主要是应用管理学知识来解释体育领域体育管理系统的本质、内在结构及其联系的学科,又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学科。必须加强研究人员管理学的知识素养,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体育管理科学。

(3)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能力。体育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研究要和实践紧密配合。

(4)增加重大课题的立项,加强研究的横纵向联合。由于课题对研究具有导向性意义,能够增加体育管理学方面的

课题立项,能够有效地动员人、财、物的集聚,加强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的合作,有效地带动体育管理科学研究的发展。

(5)挖掘体育内涵,提高管理意识。

参考文献:

[1] 赵冰,朱晓兰.现代高校公共体育管理与体育科学研究[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

[2] 郁俊,黄滨.体育科学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 胡爱本.体育管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面临问题研究成果解决方案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一种端口故障的解决方案
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倾斜解决方案研究
漳州市对台经贸合作面临的问题
论转化医学的当代成果和未来前景
营改增的新形式下施工企业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1978年-2015年武术教育研究成果分析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