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重塑

2015-05-28 07:08欧振雄李欢妮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重塑引导理想信念

欧振雄 李欢妮

摘 要:理想信念指向未来,但其形成和确立离不开一定现实基础,即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以及理想信念主体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状态。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以新的时空境遇为基础,以其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为依据,从中探寻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理想信念;现状;重塑;引导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是人们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人们人生诉求、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以奋斗目标为表征的超越自我、超越现实的高度自觉意识。国际化背景如何认真看待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准确把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要求,切实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时代挑战。

一、新时空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

高校是思想文化的高地,引领社会风尚的大学生能否树立良好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在未来国际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然而,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多元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冲击。

一方面,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当代大学生,长期生活在父母溺爱中,自我管理、控制能力下降,再加上新闻舆论引导不利、网络监管缺乏有效措施等,都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从意识形态方面不断渗透,盲目崇拜、迷信西方政治、经济模式,动摇了他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有不少的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迷惘、价值取向模糊、文化素养缺失、职业追求缺乏等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重视物质享受、精神生活空虚;不满社会现状、责任意识缺乏;过度崇尚自我、处事心态浮躁;道德意识淡薄。

二、多元文化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缺少有效监控的网络挑战着大学生的道德底线

互联网是青年大学生了解世界、开阔视野、获取信息的重媒介和渠道。网络带给大学生很多便利,也充斥着有害、暴力信息,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他们通过网络获得信息,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交流,长期下去容易造成人际关系淡漠、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部分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中,对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产生负面影响。

(二)逐步渗透的西方文化冲击着大学生的政治信仰

当今中国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的同时,西方文化也在宗教、历史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碰撞。面对西方文化的快速渗透,青年大学生看到欧美发达国家经济繁荣、社会保障健全的表象后,容易产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心理,进而对原有的世界观产生动摇。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起步较早,在很多方面发展比较成熟,经常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号,迷惑青年学生使他们以为外国的东西就是比中国好,开始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怀疑,并在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出现了迷惘。

(三)浮躁功利的社会现实影响着大学生对未来的信心

地沟油充斥着餐桌、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挑战着人们道德的底线。此外,农民工为讨薪跳楼、钉子户为抗拆自焚相关事件频发,反映了浮躁功利的社会中存在风气不正、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这些阴暗面一定程度上遮盖了社会发展的成果,让大学生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他们毕业时会发现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就业压力剧增、生存竞争激烈,面对高涨的房价、功利的爱情婚姻、高昂的孩子抚养费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不少大学生难以看到希望和前途,逐渐对社会失去信心。

三、重塑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一)社会要求与成长需求相结合

无论个体还是社会,要发挥理想信念的精神动力作用,就必须将其融入个体精神结构和价值体系之中。任何远大的理想信念,如果忽略了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利益需求,就注定是空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世俗化进程中,当代大学生高度关注个体发展、崇尚成功的思想特点,尤其要求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关注其成长成才的个体需求。在此意义上,理想信念最终是个体性的。然而,单纯强调理想信念的个体性而脱离了社会需求,个体的成长成才将失去参照的尺度和价值实现的舞台。在此意义上,理想信念又是社会性的。因此,寻求个体成才需求与社会要求的契合点,是理想信念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二)价值引导与自主成长相结合

理想信念人皆有之,但有正确与错误,清晰与模糊,坚定与犹疑之分。理想信念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正确的,消除错误的,澄清模糊的,升华感性的,夯实薄弱的,坚定反复的,从而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清晰、牢固的理想信念。

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关键在于怎样将思想教育规律与大学生成长规律相结合,既在多元中坚持价值引导,又在宽容中尊重自我成长。

(三)现实生活与虚拟时空相结合

网络在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中正日益占据更大的空间和比重,知识都在网络上,思想都在微博上,朋友都在微信上,情感都在短信上,是当代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的典型生活写照。网络的即时性、交互性、隐匿性、平等性、选择性、自主性等技术特征,与当代大学生崇尚自主、个性、平等、开放等特征的高度合拍共鸣,使得网络在得到大学生的青睐和钟爱,并轻易地占领了大学生头脑和心灵。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和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增强主动介入网络时空的制导能力,增强现实生活与虚拟时空的结合能力,将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获得网络主导权的关键。

(四)抵制西方腐朽思潮冲击,强化学生政治信仰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的作用,创新理想信念教育载体,让更多的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熏陶,将理想信念转化为自觉追求,从而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正确对待西方文化的涌入,并能主动区别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冲击。充分发挥高校党、团组织以及政治性社团的作用,有效提升政治组织活动内涵,积极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思想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将理想信念教育寓于大学生日常管理之中,提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政治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民日报》2010年7月30日.

[3] .吴蓓.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反思与建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1).

[4] 曾令辉.当代大学生政治理想信念形成规律及对策[J].高校思政教育研究,2011,(5).

[5] .邓小平文选[M]1第3卷1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重塑引导理想信念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双减”正加速重塑教育出版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新春特辑:我们的“重塑”
用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坚定
重塑未来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撞色拼接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