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研究的进展

2015-05-28 07:08李美琳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二语广度词汇量

李美琳

1.引言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来,词汇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从“灰姑娘学科”蜕变成了日益引人注目的学科。词汇是语言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语法,还可以表达一点;没有词汇,则什么也表达不了。从维度看,二语词汇通常被分为词汇广度和深度;从词汇知识发展角度看,主要被分为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很多研究已表明,产出性词汇量远远小于其接受性词汇量,而且接受性词汇习得的速度比产出性词汇习得的速度快。此外,词汇知识广度既是衡量学习者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学习者词汇能力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张文忠、吴旭东,2003)。基于此,本研究侧重于对产出性词汇知识进行回顾,试图探析近些年来国内外对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研究的进展情况。

2.相关文献综述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中最重要的两个维度是词汇广度和词汇深度。最早提出广度和深度的是Anderson and Freebody(1981),在谈到词汇知识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时,这两个维度常被提及。他们将广度知识定义为一个人知道的词汇的数量,而且至少知道其中最重要的意思;将深度知识定义为对一个词的充分而深刻的理解。Meara & Wolter(2004)认为词汇广度是测量学生整体词汇量的一个构念,通过词汇量测试能够得出一个整体上的分数,不是指单个词的特点;而词汇深度指的是单个词的特点,整体上是很难推断出来的。总体上,词汇广度指掌握词汇的数量,词汇深度则涉及到词汇多方面的知识,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这也是本研究只侧重于词汇广度研究的原因之一。

接受性词汇知识和产出性词汇知识的区分是继词汇广度-深度之后的又一焦点。Nation(1990)对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进行了区分,接受性词汇指学习者在阅读或听力中能够识别的词汇,而产出性词汇即指能在口语和写作中自由运用的词汇。接受性词汇知识也许只需认识这个单词的形式,知道其意思;而产出性词汇知识是在接受性词汇知识的基础上,在书面语或口语中能够恰当地表达出来。

在国外,许多研究者对词汇的广度进行了大量研究。Laufer(1991)采用基于文本的方法,通过对47名母语为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的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跟踪调查,探究高水平学习者的词汇发展过程。语料包括全体学生入学考试的作文、22名学生在14周后的作文、以及其余25名学生在28周后的作文。研究发现学生仅在词汇复杂性上发生了显著变化,而在产出性词汇上取得显著进步的恰好是同年级中英语水平位于中下等的学生。由此,Laufer提出了“产出性词汇阈值假设”,即产出性词汇发展中存在一个阈值,英语水平高的学习者首先达到这个阈值。Laufer(1998)对两组接受了6年(26名)和7年(22名)英语教育的以色列高中生的被动词汇、控制性主动词汇和自由主动词汇知识进行相关研究,发现被动词汇量增长很快,控制性主动词汇有所增长,而自由主动词汇没有显著增长。

国内学者早在八十年代就着手进行外语学习者词汇量调查(桂诗春,1985),周大军和文渤燕(2000)等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阶段学习者的接受性词汇量进行了调查。卢敏(2008)以写作文本为研究对象,从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着手,对不同年级的英语专业大学生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的发展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的发展在二年级是一个关键期,在词汇广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随后三、四年级的学习并没有使他们的词汇广度的发展继续上升,反而略有下降。

3.结论

通过国内外对产出性词汇知识的论述和相关实证研究,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研究者对产出性词汇的研究倍加关注,但由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关于产出性词汇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同时,已有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国外研究者大都以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为被试,研究样本也较少。国内研究者在研究对象上虽然选择了不同年级英语专业的学生,但研究的是学生整体上产出性词汇水平的发展情况。此外,仅凭现有的研究结果还难以得出清晰确切的结论,学习者的产出性词汇水平是呈直线上升趋势,还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石化”现象,对此还需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根据以上对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的研究论述,我们知道产出性词汇在二语的教和学中有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尤其要注意在课堂中重视二语词汇教学,培养学生的产出性词汇能力。

参考文献:

[1] Anderson,R.C,& Freebody,P.(1981).Vocabulary knowledge.In J.T.Guthrie(Ed.),Comprehension and Teaching:Research Reviews.Newark,DL: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2] Laufer,B.(1991).The development of L2 lexis in the expression of advanced language learner.Modern Language Journal,75,440-448.

[3] Laufer,B.(1998).The development of passive and active vocabulary in second language:Same or different Applied Linguistics,19,255-271.

[4] Meara,P,& Wolter,B.(2004).V_LINKS:Beyond vocabulary depth.In D.Albrechtsen,K.Haastrup,& B.Henriksen(Eds.),Angles on the English speaking world 4(pp.85-96).Copenhagen,Denmark:Museum Tusculanum Press.

[5] Nation,P.(1990).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assachusetts:Newbury House.

[6] 桂诗春,1985,我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汇量的调查和分析,《现代外语》,1,1-6.

[7] 卢敏,2008,产出性词汇知识广度的发展特征,《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10-15.

[8] 周大军,文渤燕,2000,理工科学生的词汇发展状况调查,《外语教学与研究》,5,356-361.

[9] 张文忠、吴旭东,2003,课堂环境下二语词汇能力发展的认知心理模式,《现代外语》,4.

猜你喜欢
二语广度词汇量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孩子的词汇量与其婴儿时期的看护者有关
中学编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An Analysis Study of how social school differs from cognitive school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from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
追求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The Role of Native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浅析小学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政治课堂提问技巧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