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的教学过程及思考

2015-05-28 07:08王为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采访练习口语

王为

摘 要:“采访”是北京中职教材中“口语交际”中的内容。授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本文从采访前的准备、采访时的提问技巧、组织学生活动等方面论述了“采访”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口语;采访;练习

“采访”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拓展模块)第三单元“口语交际”中的内容,由于采访目的、对象、环境的不同,采访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可变性,因此,就需要充分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学习和掌握一定的采访方法和技巧。下面就如何上好这节课谈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一、采访前的准备

1.准备采访材料

首先,必须准备相关的资料。一般来说,需要准备的文字资料有直接的资料和间接的资料。所谓直接资料是由被采访者自己所提供的与其有直接关系的现成文字资料。间接资料,一般是指与采访对象有关的一切文字的资料。其次,要围绕报道内容设置有关可能发生的境况,以便随机应变,在不同的角度下,把握时机,灵活进行动态调整。这样有助于在采访时站得高、看得远、抓得准。再次,必要的知识准备是做好采访工作的又一个重要环节。多读书,广泛涉猎各个学科的知识,注意收集和追踪新知识、新信息,还要时时关注国内外大事和社会上随时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不断增强自己的生活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目前,我校的中专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各方面能力也有差别。因此,在上这节课之前,考虑到学生到具体情况,把程度不同的学生尽量安排在一个活动小组里,每个学生共同参与活动,互助互动,依靠全组力量、发挥每个人的智慧、调动大家的积极主动性,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准备材料需要教师在课前大约一两周的时间给各组布置下任务,让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充分准备。

2.准备采访提纲

在采访提纲的准备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既便于对方回答,又可以节省被采访者为组织自己的思路和谈话所花费的时间,以缩短采访过程。做到采访精炼有效,快捷。

在我们的采访提纲拟定好以后,还有一个环节不容忽视,那就是知会被采访对象。设法让对方知道你想要采访的中心大意,让被采访对象与我们都做好准备,为成功做好采访工作打下基础。这是十分必要的。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教师把采访提纲的写作要求和技巧给学生交代清楚,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实例,让学生比较体会提问提纲的要点,掌握具体要求。

二、采访时的提问技巧

采访的艺术是采访者综合素质的表现,其中提问的艺术是关键。如果,提问得当会使采访活动事半功倍,相反,势必会给采访带来阻力,甚至导致采访无法进行,以致失败。因此,我们要注意一下几点:

1.了解被采访对象。俗话说:“射箭要看靶,弹琴要看听众。”采访时要看好对象,要区分对象的地位、知识水平和人生阅历等方面因素,做到因人提问。

2.提问要切题。采访提问要围绕一个主题,问题不要过大,避免唐突、生硬、笼统。

3.提问要简洁。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如果,提出的问题过多过长,会令被采访对象难以理解或前记后忘。所以,提问时,最后把大而笼统的问题化解为几个小而具体的问题,避免提问的空泛,做到语言简洁明了,是采访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4.提问要有意义。有记者问获奖演员:“你拿了奖高兴吗?”问高考生:“你希望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显然提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三、组织学生活动

在学生做好各种采访前的准备后,给学生布置具体采访任务,在课堂上拟写出采访提纲,然后,课下根据任务具体内容进行相关的采访活动。我给学生布置的采访任务是:为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活跃住宿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学校成立了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假如你是学校的一名小记者,将在学校领导、班主任、住宿生中选择一位进行采访,以了解他们对此事的态度,你将选择哪一位?怎样提问?请拟写采访提纲(包括问题)

通过全体学生的实地采访后,再让各组分别把采访提纲、采访记录、采访报告上交,教师一一审阅并做出相应的评价。实地采访与上交作业这个环节给学生一周的时间去完成。

“采访”是考察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与技巧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同时,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也是一种考验,如何设计教学方案、灵活地驾驭课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与发展,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事。因此,需要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完善自己,把握时代脉搏,让师生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拓展模块)

[2]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教学参考书》(拓展模块)

猜你喜欢
采访练习口语
浅论“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学
论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
浅谈记者在体育新闻人物采访中如何打破“中国式思维套路”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美媒估计《采访》亏了3000万
看影视学口语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