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问题研究

2015-05-29 13:25张彩兰
商场现代化 2015年9期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机遇与挑战对外贸易

摘 要:对外贸易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既面临着新机遇,也遭遇到新挑战。文章首先对我国的外贸发展进行简要概述,并阐述了新常态经济背景的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细致分析,结果显示,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全球性经济危机风险仍然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持续增大;新兴经济体已崛起,传统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弱化;这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对外贸易持续发展的红利将延续;经济发展优势明显,对外贸易转型发展具备良好基础;这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

关键词:新常态;对外贸易;开放型经济;机遇与挑战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实现了高速、稳定、有序的发展,其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速。我国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跃升至2013年41603.3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排名由世界第29位上升至世界第1位,实现了从贸易小国向贸易大国的跨越式发展,尤其在出口贸易上有着突出的表现(参见下图)。

图 2013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比重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将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推进到一个新的层面。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细化了“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概念内涵,明确指出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转型发展,成为新时期我国外贸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二、经济新常态的概念内涵

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举步维艰,我国经济发展特征也出现显著变化。2014年,习近平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明确表示,我国经济发展已迈入新常态,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认识新常态、适宜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毫无疑义,新常态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系统性描述,是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高度性总结,它意味着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将与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文化迅速融合有所差异。就经济的视角来分析,新常态可以表述为以下特点:第一,我国经济结构面临转型升级,需要探寻新的、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点;第二,随着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回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速放缓,加之当前总体经济制度安排又无法有效激发持续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以缓解这种增速下降,这将导致我国经济增速面临换档;第三,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宏微观环境都发生巨大变化时,我国贸易结构类型也发生了变化(参见下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想要继续保持高速、有序、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转型发展。

表 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我国贸易结构类型汇总

资料来源:国家商务部相关资料汇总整理。

三、新常态经济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新常态经济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

毫无疑义,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我国外贸转型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首先,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全球性经济危机风险仍然存在。事实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是全球经济发展模式失衡所造成的,即欧美发达国家消费过度超前(过度负债消费)、新兴经济体过度储蓄投资的全球发展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因为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远超新兴经济体。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这种“发达国家过度负债消费,发展中国家过度储蓄投资”的格局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前发展,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具有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这种模式直接推动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的产业转移。同时,该种模式也促使学术界和实务界过分重视市场机制的力量,政府的宏观调控被逐步边缘化,在世界范围内市场投机行为普遍,从而爆发金融危机,最终波及实体经济,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当前,世界经济虽有起色,但危机风险仍然存在,全球创新动力不足、发达国家经济萎靡不振、新型经济体增速下滑、局部地区政治冲突不断,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大,需要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寻求新平衡点。

其次,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持续增大。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世界各国将会为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寻找新的驱动力,这将不可避免的采取保护民族工业,实现自我创新发展的经济复苏路径,从而会直接增加对外贸易摩擦的几率,目前的贸易数据已经佐证了这一点。更重要的是,国际市场需求的萎缩将直接增加国际贸易市场的竞争压力,贸易保护主义将再次升温,我国的对外贸易将面临的极大的摩擦风险。并且,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国际贸易市场对人才、规则、技术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西方发达国家打着保护“经济安全”的旗号,将对对外贸易进行非正常干预。一旦政府对国际贸易的非正常干预加剧逐步常态化,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将再一次抬头,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环境气候壁垒将重现国际贸易市场,国际贸易的摩擦和冲突风险将增大。

再者,新兴经济体已崛起,传统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弱化。目前,我国已是进出口贸易排名世界第一的贸易大国,这也预示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被限制。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我国的传统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将会被弱化。众所周知,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也想通过仿照中国的发展模式,以开放型的经济模式拉到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这将不可避免的与我国引起对外贸易竞争。关键的是,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土地使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本上升,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优势将不再明显,而新兴经济体在劳动力、土地、环境等方面的优势才刚刚被挖掘,因此我国的传统对外贸易竞争优势将会弱化,未来对外贸易的发展环境将更加恶劣。

2.新常态经济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

与此同时,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也充满机遇。首先,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对外贸易持续发展的红利将延续。十八大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文简称“《决定》”)明确指出我国在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主要任务以及重大举措。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制度改革和深化开放将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动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红利将延续。事实上,我国以往的低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品牌影响力的贸易模式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这种粗放型的对外贸易貌似不可持续。因此,各级政府和外贸企业应该抓住制度改革和深化开放的机遇(制度改革红利,如减少审批程序,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增加对外贸企业的政策扶持等;深化开放红利,如“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新海上丝绸之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工程等),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争取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找到自身的发展定位。

其次,经济发展优势明显,对外贸易转型发展具备良好基础。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优势尤其明显。第一,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已初步成型,具备支撑对外贸易发展的基础性条件;第二,我国外贸企业已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研发实力、管理水平、贸易经验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第三,虽然我国廉价劳动力优势逐步弱化,但并不意味着我国人口红利的彻底消失,随着我国劳动力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将会再次显现,且层次更高、效果更好、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明显;第四,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将进一步提升,这将增强我国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话语权,有利于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争取到有利的发展条件。

参考文献:

[1]汤碧.基于产品内分工视角的我国贸易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09).

[2]江小涓.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7(05).

[3]裴长洪,彭磊,郑文.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经验与理论分析——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种总结[J].中国社会科学,2011,(01).

[4]Winter S G. Understan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24(10).

[5]丁蕾.科研投入、制造业基础与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J].产业经济评论,2010,(03).

[6]曾建中.从金融危机看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应对之策[J].国际贸易,2009,(04).

[7]Gans J S, Stern S. The product market and the market for “ideas”: commercialization strategies for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J]. Research policy, 2003, (02).

[8]王子先.研发全球化趋势下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关系的思考[J].国际贸易,2013,(09).

作者简介:张彩兰(1991- ),女,汉族,河南周口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本科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猜你喜欢
开放型经济机遇与挑战对外贸易
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
自贸区建设背景下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
浅析赣江新区给南昌带来的红利
大数据给财会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经济背景下人民币加入SDR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内蒙古开放型经济发展策略
MOOC环境下党校图书馆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