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本课题系统规划的探讨

2015-05-30 10:48陈舜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6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校本课题

陈舜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开展,中小学校长把“科研兴校”作为一项重要的办学目标明确地提出来,“不抓教学过不了日子,不抓教研过不好日子,不抓科研过不长日子”,已成为共识。然而,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校本课题的系统规划、整体设计不够,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课题研究实效性不大。甚至出现教师研究的校本课题与学校的大课题(办学理念)相脱节等现象。基于此,我提出了《母课题环境下校本课题系统设计的研究》这一课题。

一、课题研究基本情况

本课题旨在研究中小学校长以办学理念为母课题的背景下,承担的大课题或总课题是如何进行整体规划的操作策略。本课题原因变量是校本课题的设计行为与管理,一级变量含课题设计(设计主体、设计理念)和课题管理(管理机制、管理程序)。把校本课题对母课题的吻合度看成是结果变量,一级变量是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组织访谈等形式解读校长的办学理念,研究校长的管理策略及校本课题的设计行为,探讨校本课题与母课题的吻合度,进而梳理出在母课题环境下校本课题系统规划的有效策略。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背景分析

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基本上是从“十五”规划开始逐渐规范起来,中小学教育科研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吉林省安图县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整体上看科研水平仍不够高,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基本现状如下:

1. 科研管理培训不到位。多数中小学已建立了学校科研室(处),负责全校的教育科研规划,组织管理等工作,但科研工作管理培训不到位,不能定期对教师开展相应的科研培训,缺乏有针对性地指导与培训,尤其是在课题研究的系统设计和操作层面的技术指导等方面,使教师对科研工作盲从开展,对开展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选题与立项、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只是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

2. 用教研代替科研。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主要是教研工作,很难区分科研与教研的差异。总认为科研工作探索教育规律的职能是有关专家和相关部门的事情,也不注重关注教研过程中存在的教育规律和操作体系。所以,不少中小学教师将教研与科研混为一谈,误认为开展几次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几次观摩课,听听课、评评课就是课题研究了。

3. 功利思想严重。当前一些学校和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功利性和投机性,借教育科研工作给学校换来一块“金字招牌”,教师个人也大多出于评职晋级的需要,把教育科研当成获取个人利益的一条途径。

4. 研究课题大而浮。有一些学校和教师在选题时却脱离教育教学实践,脱离学校自身实际,只凭主观想象,什么时髦就研究什么,什么课题大就研究什么,致使教育科研之路越走越窄,给学校和教师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巨大浪费。

5. 研究过程“两头热”。一些学校和教师把精力和热情只放在课题研究的开题和结题,形成“两头热”的现象,研究过程没有实质内容和深入实践思考,在课题结题前匆忙于应付相关领导检查而补材料、赶成果,总结出的研究报告凭空想象,得出的数据不真实,一旦课题结题,即结束研究。

三、中小学校本课题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 根据《指南》,盲目选题。一般来说,各级部门下发相应的《规划课题指南》为我们教师提供了研究课题的选题方向和范围,研究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某一方面确定自己具体的研究方向。这样盲目照搬课题指南确立的研究课题,往往不顾及实际情况难以开展研究,更难取得较好的研究效果。

2. 领导安排,被动接题。基层学校和教师承担课题有绝大部分是各级主管部门下设的子课题或是单位领导承担的大课题,凑人数临时组织相关教师成立课题组。这样的课题研究缺乏主动性,很难有成效,很难出成果。

3. 依据兴趣,随意设题。各基层学校教师一般会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及学校实际情况等主客观条件出发,围绕个人教学实践选择研究的课题,这种现象造成单打独斗的研究乱象,缺乏与学校办学理念这样的母课题相关联。

存在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三重三轻”:重眼前轻长远,重宏观轻微观,重形式轻实质。

四、中小学校本课题系统规划的建议

1. 理清学校发展目标,确定研究方向。各中小学校长基本能够提出适合学校发展需要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为全体教师构建了共同追求并为之奋斗的愿景。这也为我们教育科研课题确定了研究方向。校本课题是在研究方向中从面到点逐渐筛选出来的,把校本课题研究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办学目标的载体或抓手,是校长们工作的有效策略。

2. 整体规划母课题,确定研究目标。母课题的提出是在学校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具有涉及面广、参与人多、周期长等特点,纵向发展方面至少要做好3~5年整体规划,明晰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设想的过程。在总目标的框架下,明确每阶段具体研究目标,循环递进,环环相扣,自成系统。

3. 系统设计校本课题,确定研究内容。母课题即为团队研究课题,明确分工是关键。需要组建团队,分解细化研究目标,横向系统设计校本课题。如“书香校园”这样的母课题,就可以按照学校管理策略、校园文化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常规、德育载体、特色课程建设等工作侧重点,整合教育资源,分工协作承担不同的研究任务。

4. 培训指导教师队伍,确定研究保障。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克服教育科研神秘化的思想,以校本课题研究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加强教师科研理论培训、课题研究过程检查指导,为开展校本课题研究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校本课题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我校召开科研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