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

2015-05-30 10:48张玉和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6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体育运动体育教师

张玉和

在小学教育中,学校提升了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知识水平和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和提升。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体育教师应该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有效的规避与应对方法保证体育教学的安全性,同时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小学体育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首先,安全意识不强,体育学科与其他文化类学科不同,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实际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部分小学体育教师与学生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在体育课前后没有检查小学生的安全隐患,并且在事故发生后,无法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应急处理。其次,缺乏体育课前热身,体育教学比较特殊,存在着一定的身体对抗,并且部分体育项目需要剧烈运动,所以做好课前热身十分重要。课前热身可以帮助小学生的身体快速适应体育运动,为体育活动做准备,在训练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再次,没有做到因材施教,由于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于一些动作难度较大的体育项目,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如果强行参与的话,就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对于特殊体质或病史的学生,体育教师应该安排他们参与轻松的体育活动,降低安全风险。

二、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应对举措

1. 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活动,奠定体育安全基础。为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安全性,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做好课堂准备活动,保证体育训练的安全进行。首先,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并且整理记录到档案中,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如果有学生遇到突发情况,身体不适,应该避免他们参加体育运动,进行休息;其次,教师应该检查小学生的着装安全,观察是否适合体育运动,要穿运动鞋和运动服装,像紧身裤、牛仔裤或者是衣服上存在硬物,都不适合参加体育训练,部分小学生喜欢在口袋放一些弹珠、糖果等,应该将其放置在教室内,或者由教师暂时保管;再次,及时检查体育教学设施,包括体育器材和场地等,并且要检查仔细,如单双杠要亲身体验是否松动、倾斜,腐蚀、生锈现象是否严重,在跑步训练中,跑道上不能有石块或果皮纸屑等。

2.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为避免出现安全问题,教师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指导,提升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平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不仅需要帮助小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参加体育训练,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际的交流和沟通,观察其言行举止。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有限,如果情绪低落或心生不满,容易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或纠纷,因此,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与其沟通,避免同学之间发生摩擦。另外,小学体育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植入安全教育,帮助小学生提升安全意识,也可以开展一些针对性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安全教育和知识讲解,让小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要学会重点保护头部和屈膝,在空中下落时要注意前脚掌先着地,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尽量减少安全问题的产生。

3. 加强对运功过程的监控,保证体育活动安全。在小学体育运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运动过程的全面监控,确保体育活动能够安全进行。小学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热身运动,如压腿、原地跳、做广播操等,让小学生充分伸展肢体与肌肉,避免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出现肌肉拉伤或扭伤等现象。在学生的体育运动过程,教师应该加强监控,避免出现安全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运动激烈的体育项目,更是应该高度重视。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在学生完成热身运动之后,教师应该为小学生正确示范运球、传球、接球等动作,像传球力度不能太大、接球时要注意大拇指的角度,并且告知他们在篮筐下不能双手接球等基本安全常识。时刻观察学生,一旦发现有学生使用不正确的动作,教师应该马上制止,同时帮助其及时纠正,从而有效避免产生安全问题的概率。

总之,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教师应该加强对其心理指导,提升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指导他们进行有效的热身运动,然后再参加体育训练,并且着装要规范,适合体育课堂,从而全面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体育运动体育教师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体育运动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呆呆和朵朵(13)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