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耐挫能力的培养

2015-05-30 10:48姚凤英张丹娜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6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挫折小学生

姚凤英 张丹娜

在人的一生中,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挫折对每个人来说是难免的。现在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来自父辈、祖辈的娇宠使他们成了家中的“小祖宗”、“小皇帝”,而这一优势地位在进入小学后被打破,很容易使其产生挫折感。下面,结合近几年的实践和思考,谈谈小学生耐挫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培养孩子坚强的心理品质

小学生从小在双方老人无微不至的呵护宠爱下长大。例如,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不会系鞋带,不会扫地,班级值日哭着让家长代劳,受不了一点委屈。遇到一点困难挫折,不是情绪低落,垂头丧气,就是束手无策,这样的孩子比比皆是。在学校生活中,同学之间怎么可能不发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同学的误解、教师的批评等等这样的寻常事呢,这样的孩子没有自信,没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作为家长,不仅仅是孩子健康的保护神,更重要的是肩负起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在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应抓住契机,因势利导,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自觉经受挫折,克服困难意志品质的训练过程。必要时家长还可以创设困难情境,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

二、树立榜样,增强抗挫能力

在平时生活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你们的行为时时刻刻、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在他们心中父母、教师的形象是高大的,是无所不能的,向孩子讲述自己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实例,还可以讲述身边看得到、摸得着的人和事,亦可以熟悉的伟人或名人做榜样,他们对待困难的态度会对孩子行为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身边同伴的良好行为更是他们汲取力量的源泉,在与之对比的学习过程中受到熏陶,形成能力。

三、鼓励,赞扬是培养耐挫力的金钥匙

小孩子都爱听表扬的话,而是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家长可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培养其耐挫力。例如,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心情不好,沮丧不堪,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脑袋太笨,无论怎样下功夫也比不上人家。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家长千万不要批评和埋怨,而是抓住有利时机,以诚恳的态度使认真分析原因,查缺补漏,相信孩子下次一定能考好;又如,上体育课,跳高、跳大绳,有些孩子不敢去做,老师在旁边鼓励:别怕,勇敢点,你能行,你像某某同学一样勇敢。短短的几句话,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在不断的赞扬声中淡化了为难情绪,长此以往,孩子们就会从家长和老师肯定、信任的态度中获得强大的动力,充满信心地参加各项活动,以坚强的毅力克服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四、创设条件,因势利导,增强耐挫力

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创伤,他们要么自尊心特强,要么自卑心理强,表现在学习上从不敢主动问,胆小谨慎,总在过分注重他人的态度。作为家长和教师,对待这种孩子应在生活中关心,时时处处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用爱弥合孩子破碎的心。同时,还要正面教育,尽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孩子不能因为自己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就觉得没有自信,爸爸(妈妈)及教师依然是很爱你的。家长有条件可以带孩子出门旅游,报名参加有益身心的夏令营集体活动,利用假期到农村参加劳动,既培养了自立能力,又使孩子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体会到生活的艰辛,锻炼了意志,增强了体魄,一举多得。要对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倍加保护、热情鼓励,运用心理激励机制,使他克服自卑感,增强自信心,激发他对好思想、好品德的追求,帮助他走出家庭离异的阴影,锻炼他的心理承受力。

除了上述培养方法以外,我们在培养小学生的耐挫能力时,还应从影响耐挫能力的因素出发,让学生拥有强壮的身体素质及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应付随时可能遇到的挫折;针对目前溺爱过度的教育状况,要有意识地多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多接受一些“挫折”教育,多积累一些遭受挫折的经验,以提高其耐挫能力。当然,这要有一个度,因为过多的挫折也会让儿童失去自信,反而大大降低其耐挫能力。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挫折小学生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挫折使我更坚强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我是小学生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生活需要挫折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