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2015-05-30 10:48郭瑛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笔者阶段

郭瑛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育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中通过分析各个学年段学生的特点,总结出关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下面将从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式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必要性

所谓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反映,而数学思维就是以数学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形式。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离不开数学思维,由于小学学习的数学知识相对浅薄,学生对于知识的分析也做不到十分透彻,仅处于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研究阶段,并且根据具体的教学可以发现,小学、初中、高中的数学知识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要想让学生更好地为其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则不能强硬给学生灌输枯燥的具体内容。所以,要在实践中让学生真正提起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日后的学习中切实把握住数学学习的一般性规律,其主要应该学习的与被培养的是数学思维。关于数学思维培养的必要性,下面将主要从学生所处年纪阶段与学习数学的兴趣方面来论述。

1. 针对低年级(主要为一二年级)而言,数学是一门较为有趣又有些许困难的学科。低年级学生的主要特点是活泼好动,对事物保持着一定时间的新鲜感,但不长久,所以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课本中以图形和图片为主,将具体的知识形象化,可以激起小朋友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只有在讲授新课时,学生会保持兴趣,在复习或练习习题时,学生会明显失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以传授知识为主,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失去对学习一门课程兴趣前能够采取必要的方式带动学生的思维,带领学生进行学习,这就要求对学生数学思维进行培养。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以实物教学的方式来进行培养,实物教学可以让活泼好动的学生们在游戏过程中产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与思考。

2. 针对中高年级学生(三至六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面临着相对较多的课业负担,尤其是五六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小升初的各项考试,十分容易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数学作为各个学校必须检测且着重检测的课程科目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困难,并且此阶段遇到的数学题型等十分多样。笔者认为,在这一阶段,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而此阶段的数学思维,应该简要概括为数学方法,并非笔者认为的数学思维等同于数学方法,而是在这个固定阶段中,数学思维大致可以以数学方法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在实际教学之中,由于教科书上的知识点较为分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许多不便,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选择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将同类知识点归纳到一起,集中授课,给学生建立起一个数学知识之网。同时也应要求学生自己做一个系统化的归纳,将知识点相似的或相同的内容总结到一起,这样在集中解决数学问题时就有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在寻找方式解决时就不需要将零碎的知识点拼凑到一起。这就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一个最重要的效果与目的,让学生在处理数学问题时得心应手。

二、关于采取的可行性方式

1. 对于低年级学生,培养兴趣是该阶段的重要任务,所以在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数学兴趣为主,以教学内容为辅。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上,更多以一些实物教学、设计游戏的方式来进行,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而言,这类方式对于孩子们兴趣与从游戏、实践中获得知识的培养是较有效果的。

2. 对于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培养,笔者认为思维导图等方式较为合理。此阶段的学生具有总结知识的可能性,学生完全有能力在教师的领导下将分散的知识点结构化、系统化,所以思维导图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很快接受教学内容并且在头脑中构建出数学的思维体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以上为笔者对于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思维培养与数学体系构建的一些较为浅显的认识。经过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以上的方法方式在教学之中可以起到对学生思维培养与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的作用,同时笔者也会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认真研究其他教学方法,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理解数学知识。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笔者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老师,别走……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