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的天空不应属于我们

2015-05-30 16:19赵文宇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目标

赵文宇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近些年教育教学工作的一块顽疾,所以深刻理解教师职业倦怠带来的危害,明确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思考教师职业倦怠解决的策略,进行教师职业倦怠破解的尝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内在原因

1. 教师职业信念的缺位与动摇。小学存在职业倦怠现象的部分教师在思想上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教师操守和信念有所缺位与动摇,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感、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有所弱化,把教师这个职业仅仅当作获得工资报酬,保障生活质量的工具和途径,没有深刻理解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深远性、广博性。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特别是小学教师更是学生人生的启蒙导师,是学生未来的第一位人生画师。小学是人生中性格、品德、习惯养成的最重要时期,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可以改变他们一生的人生轨迹,所以作为小学教师要深刻明确这份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对学生终身成长负责的态度对待小学教师这份光荣的职业。

2. 失去方向、没有目标、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小学教师中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是从事教学工作15~20年这部分教师,时间消磨了他们的工作热情,由于自身没有新的定位、要求与目标,他们就像失去了方向的航船随意地在海面上随波起伏了,对教育教学中的一切他们都感到无聊,觉得一切创新都是没事找事,觉得上班的最好状态就是无所事事,对自己彻底放松,对别人零容忍,对自己零要求,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一种灰色的生活状态,他们不明白生活最大的意义在于改变、创新与超越。

二、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外在原因

1. 社会价值导向的冲击和影响。在现在这个经济社会大环境下,财富分配不均衡、物质需求扩大化、经济利益杠杆化的情况影响着各行各业的人群,教师也不例外,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冲击和影响,小学教师工资收入不高,平时的工作劳动很大,特别是班主任老师,除了在校8小时工作之外,还要在班后时间进行批改、备课等常规工作和处理临时和突发的情况,耗费很大的精力,而现在工资待遇却很普通,在当今社会“向钱看,往厚赚”的不良风气影响下,部分意志薄弱的教师就会丧失工作热情,产生职业倦怠。

2. 缺乏公平规范的激励奖惩机制。在小学中缺乏公平规范的激励奖惩机制也是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大锅饭”、“一窝蜂”、“糊涂粥”的现象在小学中并不鲜见,没有绩效考核的机制,或者混乱的绩效考核机制,不公平的绩效考核机制,“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样不作为的学校管理机制都会打消老师的工作积极性,使老师的热情降温,动力减弱,意志消沉。

3. 君主专政式管理,缺少教育教学民主参与。在个别学校中,校领导“一言堂”、“全指挥”、“高压锅”式的管理,使老师有建议不敢说,有意见不敢提,有想法不敢做,长时间如此就使老师丧失了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动力,反正上面有领导,领导咋说咱咋办,做不好有领导担着,结果老师都成了顺从的绵羊,工作推着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也是一种职业倦怠,如果这样的教师多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就会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

三、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解决的办法

“有矛就有盾”,问题就是解决的开始,针对以上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破解:

1. 严把教师入门关,师德教育触心灵。首先要严把教师的准入关口,提高教师的标准要求,在入门这一关严肃筛选,把投机分子和品德不达标的人选隔在门外,现在政府在教师准入这一关节做到很好。比如,教师资格证的国考、省市的事业编招考、特岗教师招考,免费师范生政策等等,从笔试到面试都很严肃规范,能够过五关斩六将,进入教师队伍的人员都是德艺双馨的。

其次对于已经加入教师队伍的老师,我们要开展“触及心灵”的师德教育活动。“触及心灵”的师德教育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老师从思想上到感情上都能够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的重要性,培养教师对职业的神圣感、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

2. 目标明确做件事、劳逸结合不可少。如何改变老师对教育教学工作无动于衷、消极倦怠的现状,一是不能没有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付出,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没有收获就没有喜悦,没有喜悦就没有激情,没有激情就只能有消极倦怠了。二是要定好目标。目标宁小不要过大,因为对已经存在倦怠的老师来说,好不容易有个目标,那一定要让他实现这个目标,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所以目标不能太多、太大、太难、太远,定好目标就要全身心投入去做,只有投入去做才会真正激发出自身的潜能,点燃创新的才智。

3. 落实教师待遇政策,激励奖惩团队影响。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真正落实国家、省、市规定的教师各项待遇,使教师心理上平衡和顺畅,对于评优、晋级晋职等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评选各学校一定要公开、公平、公正,使老师心中无怨气、无委屈、无牢骚。学校一定要有激励奖惩的办法和机制,要体现“表扬先进,鼓励中间,转变后进”的差异性评价,要注意形成良好的学校工作风气,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陶冶人、培育人、改变人,使部分存在职业倦怠的老师在制度的规范下不能随波逐流,在团队的温润下不能不思进取,把倦怠的心灵死水变成激流澎湃的不竭源泉。

4. 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民主参与上下同心。学校应该是一个各种思想交流、碰撞、融合的开放的圣地,校长和教师只有工作分工的不同,没有尊卑等级的划分,作为学校的校长首先要有平等、开放的民主意识,要有包容、理解的宽广胸襟,要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的管理,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要让教师在主动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找到主人翁的感觉,要让教师体会到被学校的领导和同事理解、认可、接受、赞扬的喜悦,当他拥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他一定会是一名积极、热情、友善、担当的优秀教师,当一所学校这样的老师越来越多的时候,校领导的工作失误就会越来越少,工作阻力就会越来越小,工作负担就会越来越轻,工作业绩就会越来越好,这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强力助推器,也会是领导和教师合作的双赢。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目标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