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小班化”教育,打造生态学堂

2015-05-30 18:16赵春淼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6期
关键词:小班化学堂小班

赵春淼

富裕小学作为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的“小班化”教学实验校,我们把“小班化教育”作为深化“教育从儿童出发”育人理念的重要载体,依托学校“十二五”主导研究课题——《基于小班化教育环境下生态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举全校教科研合力,努力探索“小班化生态课堂学习模式”,积极构建学生自主参与、自发思考、自觉成长的生态学堂,初步形成了课题、课堂、课改“三课联动”的新型发展格局,有效提升了育人质量。

一、小班化生态学堂的教学理解和主张

“小班化”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潮流和变革,有着特有的理念和内涵,它不仅仅是班级人数简单的减少,教学活动形式简单的调整,重要的是隐藏在其身后的教育观念和思想方法的深层变革,是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制度创新。因此,让每位教师从思想观念到实际行动都能走进小班,发自内心地喜爱并乐于研究小班化教育,实现生态课堂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是课题研究的首要任务。学校课题组成员经过深入的学习和研讨,确立了“理论研培+课例研磨”双研并进的行动研究方式,按照“专题学习→讨论内化→观课议课→反思提升”的步骤进行多轮循环递进的实践研究,有效完成了课题方案制定的阶段研究目标,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和表述。

◆小班化生态学堂的发展目标——实现“四个真正”。真正关注每一个,真正尊重每一个,真正激励每一个,真正发展每一个。

◆小班化生态学堂遵循的原则——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以学定教。

◆小班化生态学堂的特质定位——呈现“四性相融”。

①“小中见大”。小班化生态学堂是大教育观和大智慧的深刻体现,教学要目中有人,突显“生命性”。

②“小中有精”。小班化生态学堂教学设计注重精细、精巧,一切教学活动从学生出发,突显“生本性”。

③“小中求实”。小班化生态学堂关注师生教学相长,小组合作有形有实,突显“生长性”。

④“小中显活”。小班化生态学堂有效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个性飞扬,突显“生动性”。

二、小班化生态学堂的实施策略

1. 生态环境构建策略。我们依据温馨化、益智化、动态化的创建原则,精心设计每个班级的学习空间和环境。从班班教学多媒体的配备到教室四周空间的利用,都变得丰富立体起来。尤其是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采用的秧田型、马蹄型、圆桌型、川字型的座位形式独具创新,增加了师生面对面交流的密度和频率,构成了多向交流、多情互动的布局,课堂上师亦生、生亦师,成为亲密的学习共同体,享受学习的快乐。

2. 主体化参与策略。小班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的主体发展,唯有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具体操作中,每位教师把握住“三全”原则,即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情参与。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巧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和活动,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话敢说,有疑能质,乐于交流。同时,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五会”发展目标,会预习、会提问、会讨论、会方法、会反思。

3. 合作化互动策略。小班化生态学堂就是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益,构建自学、互学、共学“伙伴式”学习共同体,全力开发课堂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潜能,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在操作中,我们主要是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通过开展小组学习、组际交流、组际互查、组际竞赛等活动,激活学生思维、相互启发和补充。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教会学生合作学习,即会组织、会协调、会帮助、会评价,使合作学习有的放矢,取得成效。

三、小班化生态学堂的教学方法

1. 备课精要化。小班化学堂的变革首先从备课开始。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上下足功夫,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差异性。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努力做到“三个并重”,保底目标与开放目标并重,共性目标与个性目标并重,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并重,尊重差异、发展个性,认真备好学案和个案。

2. 情境趣味化。小班化的“小”,使情境创设有了充分的空间和时间。为激发学生学习、交往的兴趣,教师结合学科特点把问题情境、求异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等迁移到课内,利用多媒体生动再现,使每堂课充满了情趣,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步入接下来的求知探索之旅,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 指导具体化。在学校制定的《小班化生态学堂的教学标准》中,明确规定教师在小组间巡视指导,和学生互动交流的时间不少于一节课的2/3。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成长的引领者。教师要深入学生中间,鼓励质疑、引发思考、点拨解惑、赏识激励。同时,要善于察言观色,及时发现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带领组内成员共同帮助其进步。

4. 合作实质化。小组学习是小班特有的学习方式,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实效性呢?首先小组组建要合理。各班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个性差异进行综合评定,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自愿组合”的原则,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其次,发挥小组合作效应,在分组讨论、分组操作、分组汇报的环节进行方法指导,让小组学习活而不乱、动而有序。其三,调动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开展组间互评、组际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5. 教学差异化。我们充分利用小班教学关注面广的优势,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分层教学”。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设计的问题富有梯度性,让每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二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和练习时,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成就感。三是在作业设计上,综合作业量、难易程度,分层布置基础性、发展性、创造性作业,学生自主选择完成,实现个性发展。

6. 评价多样化。小班教学为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内容多元、方法多元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我们的评价主体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组成。评价方式由师评转变为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包括生生自评、师生互评、小组互评。评价内容既要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投入性、合作性、纪律性、互助性的全面评价,力争做到全面、客观、准确。评价工具采用课堂观察记录表、学生成长记录袋、阳光道德银行、分层测试等,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提升。

四、小班化生态学堂的研究困惑与思考

对于小班化教育,在现实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与困惑,需要不断的思考和探索。

1. 小班化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精心的教学活动设计,就不可能有小班的个性绽放。因此,在备课任务加重,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又极其繁重的大教育环境下,如何保证高效备课,实现小班教学的优质,是小班化教育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挑战。

2. 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方式和状态需要进一步挖掘。尤其是正确处理小组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使各组的潜能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不受到排斥,自尊心受到保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寻找更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3. 现有的市、区调研测试,都是以统一命题的方式呈现,不能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今后能否结合小班化教学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和个性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试题,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检测,和小班教学相匹配。

猜你喜欢
小班化学堂小班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基于专业特色的《数学分析》课程小班化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