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学校适应问题的调查研究

2015-05-30 10:48高慧治俞爱宗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课业子女问卷

高慧治 俞爱宗

【摘 要】运用《学生在校生活状况问卷的学生在校行为子量表》和自编学校适应影响因素项目对吉林省延吉市两所小学共638人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以了解小城市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研究结果表明,(1)就总体看,中小城市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显著低于非随迁子女;(2)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存在性别、学校类别的差异;(3)经济与歧视、学校班级气氛、家庭功能、教师影响都是影响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因素。

【关 键 词】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中小城市;学校适应

一、问题提出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一般为6~18周岁的适龄上学儿童少年。①本研究选取6~12周岁适龄上学儿童(以下简称“随迁子女”)。这些随迁子女的出现和逐步融入随即产生了他们在学校中学业、生活、人际等方面的适应问题。学校适应指在学校背景下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并获得学业成功的状况。本研究将学校适应具体分为课业适应、常规适应、师生关系适应、同辈关系适应和自我适应。

当前,随迁子女等的教育及适应是社会面临的迫切问题,也是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于2007年9~10月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无锡、成都等12城市开展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典型调研,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随后,学者们从“流动给儿童带来了何种影响”和“影响儿童适应和身心健康的因素有哪些”②两个方面出发对随迁子女适应问题的成因、现象、影响作出了回答。但研究的对象有待扩展,大多研究者只选取如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等大中城市的农民工子女作为被试, 而忽略对小城市或一些经济发达的县镇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研究。③本研究立足延吉市,对中小城市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以了解中小城市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现状、了解现状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丰富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成果。

二、研究方法

1. 被试对象。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从延吉市两所小学(教育局指定随迁子女攻读学校A与非指定学校B)的4~6年级各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638人进行施测,详见表1。

2. 工具。

(1)学校适应量表。本研究使用《学生在校生活状况问卷的学生在校行为子量表》,该问卷由吴武典、庄明贞、黄玉真修订而成,包含以下五个维度:课业适应、常规适应、师生关系适应、同辈关系适应和自我适应。每个分量表各有十题,从“从来没有”到“总是如此”,“从来没有”是1分,“总是如此”是4分,每个分量表含10项,取平均数计分。分量表分数范围为1~4,全量表為5~20。得分越高,说明学校适应水平越好。信度方面,内部一致性系数:全量表为0.90,各分量表为0.77~0.80;各分量表间的相关在0.25~0.57;间隔六周后重测信度:全量表为0.75,各分量表为0.54~0.68。在效度方面,以主成份分析法进行因素分析作建构效度考验,得到五个因素,与理论架构相符,共可解释总变异量44.5%。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作为随迁子女学校适应水平的有效工具。

(2)学校适应影响因素项目。根据前期对小学生、教师的访谈过程,初步整合出影响随迁子女学校适应因素的四个维度:家庭功能、学校班级气氛、教师影响、经济与歧视。并据此编制问卷——家庭功能含有8项,如“每天放学回家,爸爸妈妈会和我聊天”、“对于我生活上的不适应,爸爸妈妈会给我帮助”;学校班级气氛含有6项,如“学校里有人欺负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同学”;教师影响含有8项,如“老师对每个同学都很好”;经济与歧视含有6项,如“如果我的零花钱多的话,我想同学们会跟我更好”等。经过预测,相关分析发现(见表2),各个因素之间呈中高度相关,并且各因素与学校适应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注:* p<0.05,** p<0.01(下同)

3. 调查过程。以自然班为单位进行施测,首先由主试做自我介绍,然后向被试宣读指导语被试一般在15分钟左右完成问卷,最后由主试统一当场收回问卷。共发放问卷638份,剔除不合格问卷94份,获得有效问卷544份,有效率为85.3%。对所有的问卷统一编码,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为t检验,相关分析。

三、调查结果

1. 随迁子女与非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状况的比较分析。随迁子女与非随迁子女除课业适应外,在其余各适应和学校适应总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3)

2. 不同学校学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A校(教育局指定随迁子女攻读学校)学生除课业适应外,在学校适应上显著低于B校(非指定)。是否随迁都存在这种显著性差异,不同学校的随迁子女在自我适应上无显著性差异。(见表4)

3. 不同零用钱的学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每周零用钱是“0~5元”的学生在课业适应上显著高于“20元以上”的学生,而在自我适应上显著低于每周零用钱“20元以上”的学生(见表5、表6)。不同零用钱的学生在其他适应项目上不存在差异。

4. 随迁子女与非随迁子女学校适应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随迁子女与非随迁子女在经济与歧视、学校班级气氛、家庭功能和教师影响这四个影响学校适应的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7)

四、调查分析

1. 小城市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现状。总体上看,随迁子女与非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都呈现这样的结果:常规适应(3.47、3.56)> 课业适应(3.32、3.38)> 师生关系适应(3.27、3.35)> 同辈关系适应(3.21、3.31)>自我适应(2.99、3.12);且适应状况都比较好,每项适应分数都达到了3.0左右(满分是4)。但随迁子女与非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常规适应、师生适应、同辈适应、自我适应及学校适应总分上随迁子女的适应程度都显著地低于非随迁子女,而在课业适应上则无显著性差异。对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大部分随迁子女由于怕受歧视、文化上的差异以及对平等、自尊心的需求,在学业上积极努力,想从学习上寻求自信。但是在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中还有些拘谨,有些同学表示虽然老师和同学都比较友好,但有时很没有自信,觉得低人一等。过去有关研究的结果显示,城市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显著好于流动儿童。④在这一点上,延吉市的随迁子女也显示出学校适应状况低于非随迁子女的现象。

公办学校中外来农民工子女的学校适应情况非常显著地好于民工子女学校的学生,表现在学业适应、人际适应、行为适应和情绪适应等学校适应的各个方面。⑤本研究中,教育局指定农民工子女学校即A校的随迁子女在常规适应、师生适应和同辈适应上显著低于B校的随迁子女。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指定学校或大城市中的民工子女学校在制度上起到了对随迁子女的保护,但是这种保护也减少了随迁子女真正融入所到城市、所在学校的机会。

2. 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经济水平影响了随迁子女的课业适应和自我适应。每周零用钱是“0~5元”的学生在课业适应上显著高于“20元以上”的学生,而在自我适应上显著低于每周零用钱“20元以上”的学生。访谈中发现,随迁子女的零用钱基本在每周0~5元,而20元以上的都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学生。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努力付出,但是随迁子女的身份使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与归属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在影响因素量表中,随迁子女在经济与歧视因素上也显著低于非随迁子女(62题:如果我的零花钱多的话,我想同学们会跟我更好)。

学校班级气氛、家庭功能、教师影响也都影响着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学校中存在“欺负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同学”(56题)现象;家长由于工作的关系,用于陪同随迁子女的时间过少,并且在帮助其学业和适应方面做得不够多,也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客观上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在与教师的访谈中发现,随迁子女的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学业。虽然自己不能给孩子学习上的帮助,但会主动与老师联系,希望获取帮助;教师方面,随迁子女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态度上的不同,较之非随迁子女觉得自己不受教师的重视,没有得到老师的足夠帮助。但在访谈中,教师们表示是否随迁并不影响他们对学生的判断,甚至觉得随迁学生在学习上更刻苦、生活上更独立。

3. 提高随迁子女学校适应水平的建议:

(1)学校应营造和谐的氛围,加强学生对不同身份的学生的认同与公平对待。

(2)教师多去关心随迁子女的学习与生活,既不能存在歧视的对待,又不能过于关注对待,使随迁子女觉得自己过于特殊与弱势。

(3)鼓励更多的随迁子女走入公办学校,在开放的环境中认识自己,提升自己。

(4)随迁子女的家长在课余时间多与孩子互动、沟通,树立良好的适应榜样;并与多老师交流孩子的在校状况,使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有机的网络,帮助孩子良好地适应、幸福地成长。

五、结论

(1)总体而言,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显著低于非随迁子女;(2)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存在学校类别的差异;(3)经济与歧视、学校班级气氛、家庭功能、教师影响都是影响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因素。

注释:

①熊猛等.中国城市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发展,2011,(12).

②黄宁.儿童学校适应的分类及判定[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

③吕杏.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 商品与质量,2013,(3).

④宋晓燕.流动儿童家庭环境、自尊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⑤李晓文.进城务工员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状态与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3,(5).

猜你喜欢
课业子女问卷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游乐园
《电气控制与PLC》课业探索与实践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杭州市中职德育课“1+X”课业评价的设计与实践
问卷你做主
新课标下中小学英语交互课业设计与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