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补偿初探

2015-05-30 02:45王霞郑国强卢玲伟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结合部共同体城乡

王霞 郑国强 卢玲伟

【摘 要】城乡结合部家庭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相对匮乏,家庭教育理念落后,导致很多学生处在缺乏倾听、理解和帮助的困境中,难以积极投入学习。本文作者所在大学和地方政府合作组织的大中学生假日学习共同体,坚持育人为本和人才的多样化培养,以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为内涵、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社会工作为外延、努力建设家校社共同体。实践证明,该项工作较好地弥补了学生的情感需要,促使更多的学生热爱学习、更多的家庭转变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城乡结合部家庭文化和社会资本的缺失。

【关 键 词】城乡结合部;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学习共同体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概念和文化资本的再生产理论,解释了教育系统如何再生产阶级地位,使阶级地位在代际之间进行传递。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资源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文化资本是指世代相传的一般文化背景、知识、性情及技能等。①尽管现代教育系统的选拔过程似乎是以能力标准为主,但许多研究发现非能力的身份特征仍对人们的受教育机会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家庭出身与教育获得之间的联系,几乎跨越国界而普遍存在。20世纪以来,许多国家进行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弱化这种联系,但几乎毫无例外,这种联系仍然存在。②中国的许多调查也表明,即使义务教育逐步普及并最终实现公益性,家庭教育背景和阶层背景仍日益成为造成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重要原因,并有导致社会分层固化的可能。③

一、城乡结合部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状况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展,城乡结合部的人口主要由本地农民和外地务工者两部分组成。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与人之间情感和思想上的交流却日渐稀疏,提升文化素养的工作显得日益紧迫。许多家长虽然对子女的教育都抱有很大的期望,但由于缺乏辅导孩子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帮助孩子在学业上取得成就,④毋宁说和学校进行沟通和对话了。对于教育而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责任不可或缺。由于城乡结合部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缺失和家庭教育责任的转移,⑤社区又缺乏教书育人的环境,导致青少年行为习惯不良、无心向学,被推向游戏娱乐场所与不良书刊,最终他们逐渐失去争取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机会,文化和经济的贫困现象继续代际传递。

教育问题根本上是深层次的社会问题,社会阶层的分化造成了学生家庭背景的差距,也导致学生课堂行为和学业成绩的巨大差距。在这种差距面前,学校资源投入的均衡所能发挥的影响远远不够。⑥这时,政府可以通过购买社会教育资源向学生免费开放,来弥补和学校共同育人的短板。⑦在经济迅猛发展而文化设施和素养整体相对落后的城乡结合部进行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补偿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质和修养,也有利于推进社会的公平和和谐发展。

二、城乡结合部大中学生假日学习共同体的提出和原则

作者所在大学附近的街道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街道政府为了提高区域内初中的教育质量,和大学合作发起大中学生假日学习共同体的“大手拉小手”活动,力图通过共享大学提供的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影响本地区的教育质量和社会网络关系,因为“社会资本的稀缺往往阻滞了学校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⑧对于文化资本相对匮乏的薄弱学校,直接通过狭窄的课程内容提高学业成就往往对学生造成更大的伤害,不能达到提高学业成就的效果。通过改变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场域”,提升学生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业成就的可持续提升。OECD的多项报告就显示学校中学习同伴的社经地位对学生本人的学业成就的影响超过了学生个人家庭社经地位的影响。⑨

该大中学生假日学习共同体根据教育的“奠基性和公益性原则”,⑦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持之以恒地从兴趣、习惯、态度的培养中建构学生未来发展的基本素养,⑩以培育文明而尽职的公民为根本目标。在此宗旨引导下,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每周末大学教师带着大学生去中学生家中进行学习共同体活动,住在附近的中学生按照自愿原则参加小组,有时活动在街道政府提供的场所开展。学习共同体组织了流动图书馆、读书会、英语百科、英语话剧、走访大学等活动,运用佐藤学的学习共同体理论和实践、可视化学习原则[1]、焦点解决的教学方式、{11}“导学——自悟”式的学习方法{12}和积极倾听{13}等交流技术和教学方法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乡结合部家庭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缺失。

大中学生假日学习共同体的原則:

(一)坚持育人为本

城乡结合部的很多家长不懂得倾听孩子们的难处和心声,渐渐地孩子们就不和家长谈论学习,也厌恶学校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再片面追求成绩,往往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共同体的拒斥。诺丁斯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指出,智力开发当然是重要的,但它不能成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单一目的论不仅在道德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有问题的。”{14}坚持育人为本,方能提纲挈领,提高教育质量。{15}

假日学习共同体每个小组6~15人,保证每个同学都受到关注,因为只有人数少的小组活动中才容易发生美好的关系,形成彼此友爱的学习共同体的氛围。“让学习共同体充满爱是构建学习共同体不可或缺的元素”,{16}尤其在贫富悬殊的城乡结合部,学习共同体尤其要注意培养同学们彼此友爱的观念。此外,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影响超过学习技巧和方法等知识对教学改革的影响,{17}教师对学生的不尊重和偏见的态度会导致学生对学习采取消极的态度。{18}因此,我们学习共同体把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培育彼此友爱的氛围作为首要目标。

(二)以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为内涵,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为方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指出:“成功的基础教育能够激起继续学习的欲望。基础教育既是为生活作准备的阶段,又是学会学习的最好时期。”{19}虽然当前家长和教师关注的往往是分数,但实证研究表明,“以学习为目标的学生比那些以成绩为目标的学生遭遇失败后更能坚持”。{20}在假日学习共同体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不愿提自己的分数,更痛恨家长和教师用分数评价他们。因此,我们的工作重心在于通过各种手段(例如,关心学生、及时肯定、尊重学生要求、激发兴趣和好奇心等)提高学生学习投入,{21}采用导学—自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带动每个学生自主学习(例如让每个学生分享预习中的收获),着重培养学习的自主性和求真的精神。

概括地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常通过以下几条途径:

1. 教师和大学生言传身教、热爱求真。联合国教科文指出,“如果教师们忘记他们应该为人师表,他们就很可能由于自己的态度而永远削弱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22}研究表明,教师对教学科目的情感和行为塑造了学生对该科目的动机和态度,这些态度和动机在中学期间会逐渐稳固。{23}学生倾向于模仿他们喜欢的老师,教师的工作愉悦可以通过情绪感染来传递给学生。{24}有着积极情绪的教师更有可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例子进行讲解,给予更清晰的解释,更能将学科和真实世界联系起来,教学也更有热情;相反,有着消极情绪如愤怒和焦虑的教师,就不太能展示这些有益的教学行为。{25}因此,招募大学生时,我们应特别注意挑选品学兼优、热爱学习、接受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大学生,这样的大学生容易用自身对学习的热忱感染中学生。

2. 设置挑战性任务,采用形成性评价。无论是佐藤学的学习共同体,还是Hattie的可视化学习,抑或其他相关研究{26}都强调学习任务的挑战性是激发学生学习投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需要运用适合学生的挑战性任务,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这些任务还应该有趣味、与实际生活和学生个体相关、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27}电子游戏和电脑的发达,有线电视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很大程度上成为孩子们逃避艰苦学习的诱因。单纯的复古式的训练既无法吸引学生,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因它抛弃了高层次的丰富的学习。{28}对那些暂时不喜欢学习的孩子来说,复古式训练给他们带来的是更加厌学,{29}初中生对学习感到倦怠往往往因为教学缺乏变幻的模式。{30}因此,每次教学我们都准备多套教学和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变化调整;我们也尽量设立挑战性任务、与生活实践和学生个人趣味结合,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3. 开展流动图书馆、口头读书分享、英语百科和英语话剧等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夸美纽斯曾指出,“如果我们不去陶冶学生的性情,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一批凶狠的野驴和倔强的骡子”。{31}苏霍姆林斯基发现在犯罪少年或违法少年的家庭中,没有一个家庭有藏书,没有人能说出一部交响乐或歌剧的名称,没有一个人能举出一位古典作曲家或现代作曲家的名字,从他们的眼睛中看出:音乐的旋律并没有使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激起某种感情,也没有勾起任何回忆。{32}文学艺术修养有助于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学生终身学习和长期发展的影响大有裨益。这些活动虽然不能马上提高学生成绩,却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有助于他们将来高瞻远瞩、树立更广阔的人生目标。

(三)以社会工作为外延,建立家校社共同体

美国西南教育发展实验室的研究显示:当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参与教学时,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就更好,也更喜欢学校。无论家庭的收入和背景如何,只要其家长参与教学,学生更有可能得到更好的考试成绩,选修更高水平的课程,社交技能更好、改进行为、更好地适应学校,并继续中学后教育。该报告基于十年来家长参与教学的一项综合研究。{33}可见,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家长参与子女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会产生很大的效果。

为了争取和家长保持联系,我们要求大学生和教师尽可能地了解家庭的具体需要,为他们排忧解难、提供帮助,而不仅仅进行单向的通知式家校联系,{34}因为后者容易导致学生恨恶家校联系。多项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更需要学校与之分享教育理念和信息。{35}由于在城乡结合部开办家长学校暂时还难以持续施行,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和家长的对话和沟通、倾听每个家庭的难处、及时提供帮助,和家长分享高质量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三、关于城乡结合部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补偿的若干思考

(一)坚持育人为本和人才的多样化培养,把握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补偿的大方向

对于父母文化较低、没有精力和能力关心孩子学习的城乡结合部学生,如果我们强行以成绩为衡量标准,不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反而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共同体的厌恶和师生关系的疏离。“当学生觉察到教师尊重他们、信任他们,会更加努力。但如果教师把他们看作机器,无视他们的需要,学生也会无视教师的要求。”{36}虽然表面上看,学习共同体的活动没有和教育培训机构一样功利性地指向学业成绩的提高,但学习共同体却有效地阻止了学生从学习中逃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学习方法。

诺丁斯在《学会关心》中指出,在单一标准化的学术课程体制下有些孩子感觉自己成了失败者;而同时他们又被剥夺了学习他们可以大有作为的非学术课程的机会。{37}研究证明,如果学生在他们擅长的领域得到积极评价,无论这些领域是否与学业相关,在学校中被承认的体验都会促进学生对上学的喜爱、对学校认同以及对学校中主导价值信念的接受。{38}当我们肯定学生在才艺方面(如英文话剧表演)的特长,也能激发他们参与学习共同体的热情。因此,即使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习共同体仍应坚持评价的多元化和人才培育的多样化,充分挖掘和发挥每个孩子的天赋和潜能,吸引学生热爱学习,促进高质量的基礎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中国近两亿学生,地区、学校、学生差别很大,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难度是很大的。{39}但如果我们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原则,摈弃单维度的分数评价原则,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多样化发展,每一个孩子必能成为对社会建设的有用之才。我们看到一些学生家中没有一本藏书、没有一本笔记本,家长无力关心学习、甚至很少在家中陪同孩子,学生厌恶枯燥的学习。在如此贫瘠的环境中,我们只有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和多样化发展的路线,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生建立友谊、肯定他们的天赋、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有益身心的活动、帮助他们形成优质的学习方法和终身学习的爱好。

(二)大学生的正确引导是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补偿的关键

城乡结合部的初中校通常有着依靠较为纯朴的辛勤劳作传统,可以称之为“劳作式典型”,辅之以严格甚至严厉的管理,{40}很多教师不善于运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学习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在强压式的学习环境中,逐渐变得呆板和迟钝,丧失了批判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加之多数学生家庭教育理念落后,孩子如果在学校遇到烦恼,家长总是指责孩子不对,不懂得积极倾听,久而久之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如果学生在家庭和学校都缺乏关注、倾听和沟通,他们就很容易成群结伙打造地下世界,{41}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世俗文化。

社会学的研究表明,青春期族群渴望与关心他们的大人建立优质的互动,{42}大多数还迫不及待地希望能结交一个大朋友。{43}因此,选派热情、有爱心、负责任、善于倾听的大学生,是社会和文化资本补偿的关键。大学生们和初中生分享优质高效的学习方法、大学校园见闻、社会实践、生活阅历等,给城乡结合部的中学生们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看到外面广阔的世界,有望走出自身所处的狭隘的思维和生活环境,树立人生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我们的实践也证明,初中生特别欢迎热情开朗的大哥哥大姐姐,他们之间隔阂很少,容易结成长期的友谊。

(三)将家长纳入学习共同体,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是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补偿的理想效应

200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明确,“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并与社区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长教育指导中心”。2010年我国经国务院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义务教育一章中提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关心社会教育,帮助子女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可见,长期以来中央都很重视家庭教育。研究表明,家长的期望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44}但亲子沟通的质量是父母期望正确性的调节变量,低质的亲子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形成错误感知和期望的可能。{45}城乡结合部的家长由于自身能力有限,无力关心子女的学习,更不知如何和子女沟通,导致青少年缺乏成年人的关怀、缺乏高质量的亲子沟通。而强制型和自流型的家庭教育最容易导致青少年厌学。{46}有些家长们还错误地认为延长的学习时间代表“勤奋”,代表“爱读书”,但研究表明,学习时间与学习效果之间只有很弱的联系。{47}因此,学习共同体需要主动和家长们沟通,辅导家长使用积极倾听、“焦点解决”等沟通方法,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

四、结语

城乡结合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资源都比教匮乏。虽然从统计学角度说,并不是所有的城乡结合部都具有同样的人口构成、同样的教育和社会问题,但我们只能从个案中提炼它的社会意义。{48}我们的大中学生假日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也只是对城乡结合部家庭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补偿的初步探索。虽然此项活动无法在短期看到成绩上的效益,但它对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社会公正和教育的均衡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初中生喜爱参与假日学习共同体,盼望将来的假期还有这样学习和交友的机会,因为学习共同体中有他们喜爱的大哥哥大姐姐,有丰富多彩的交流和活动,有友好气密的交往氛围;家庭拮据的外地务工者子弟更加珍视这项活动;学习共同体高质量基础教育理念的传播和实践,有望对城市的初中教育产生影响,因为“受剥夺的不仅是少数的贫困者,还包括城市中大量的中产阶级的子女”;{49}假日学习共同体还丰富了大学生的社会体验,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不同阶层的生活状况和需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50}希望将来能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大中学生假日学习共同体,能让更多的大学生、中学生和家长受益,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注释:

[1]Hattie的“可视化学习”基于5000多项研究,是800多项关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元分析的综合梳理。除了和佐藤学一样强调学习为中心和设立挑战性的任务之外,可视化学习要求教师和学生不断地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作出反馈和调整,确保集体或个人的目标能圆满达成。可视化学习还要求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历中学习、学生成为自己的老师,并要求师生共同创造关心的、富有观点的邀请式的学习环境(caring and idea-rich environment which induces invitational learning),而非扼制思维的刻板的学习环境。见Hattie, J. A. C. Visible Learning[M].London and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Group,2009.

参考文献:

①Bourdieu, P. The Forms of Capital[A]. in Halsey, A. H. et.al.(eds.) Education Culture Economy and Society[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46-58.

②李春玲.社會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J].中国社会科学,2003(3):86-98.

③吴愈晓.中国城乡居民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及其演变(1978-2008)[J].中国社会科学,2013(3):24-31;李煜.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中国社会科学,2006(4):97-109;李春玲. “80后”的教育经历与机会不平等——兼评《无声的革命》[J].中国社会科学,2014(4):66-77.

④Swilder, A. Culture in action: Symbols and strategie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86(51): 273-286; Linda Tsung & Fang Gao. What accounts for the underachievement of South Asians in Hong Kong? The voices of Pakistani and Nepalese parents[J]. Educational Research,2012,54(1):51-63.

⑤韦乡逢.城乡结合部初中生家庭教育责任转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卢树斌.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9;刘岳.城乡结合部学校初中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研究——以锦州市D中学为例[D].吉林大学,2014.

⑥赵必华.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家庭与学校因素分析[J].教育研究,2013(3):88-97.

⑦{39}郑富芝.政府教育职责及其评价[J].教育发展研究,2013(1):1-4.

⑧张建.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动因、价值与深化策略——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3(20):12-17.

⑨Carmen Mills. Implications of the My School Website for Disadvantaged Communities: A Bourdieuian Analysis[J].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2013:1-13.

⑩彭钢.遵循规律:初中教育特质的有关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3(22):1-6.

{11}Metcalf, L. Teaching Toward Solutions:A Solution-Focused Guide to Improving Student Behavior, Grades, Parental Support and Staff Morale[M].Bethel:Crown House Publishing,2003.

{12}吴云开.新课程初中英语“导学——自悟”教学模式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

{13}托马斯·戈登.宋苗译.父母效能训练手册[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14}{37}诺丁斯.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25-77,14.

{15}魏书生.魏书生文选[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

{16}许多欢.运用愿景构建中学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叙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17}Raghallaigh, M. & Cunniffe, R. Creating a safe climate for active learning and student engagement: an example from an introductory social work module[J].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013(1):93-105; Ramsdon, P. Learning to teach in higher education[M],1st ed. London: Routledge.1992:75.

{18}鄧李梅等.中学生“厌学”的教师归因分析及其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04(12):41-43.

{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英文版1972):265.

{20}Lam, S.-f., Yim, P.-s., Law, J.S.F., & Cheung, R.W.Y. The effects of competition on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Chinese classroom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4(74):291-196.

{21}Lam, S.-f. et al. Understanding and Measuring Student Engagement in School: The Results of an International Study From 12 Countries[J].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14(2):213-232.{25}

{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0-105,84.

{23}Middleton, J.A., & Spanias, P.A. Motivation for achievement in mathematics: Findings, generalizations, and criticisms of the research[J].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999(1):65-88.

{24}Bakker, A.B. Flow among music teachers and their students: the crossover of peak experiences[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5(1):26-44.

{25}Frenzel, A.C., Goetz, T., Stephens, E.J., & Jacob, B. Antecedents and effects of teachersemotional experiences: an integrative perspective and empirical test[A]. In P. A. Schutz, & M. Zembylas(eds.). Advances in teacher emotions research: The impact on teachers lives[C], New York: Springer. 2009: 129-148.

{26}Ramey, M. B. Middle school student motivational experiences in mathematics: A narrative inquiry[D].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2013: 114.

{27}Long, R. Motivation[M]. London, UK: David Fulton Publishers,2005:33.

{28}钟启泉.如何应对学力问题:教育实践的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5(12):3-4.

{29}付宜红.透视日本课程改革带来的学力下降的论争[J].人民教育,2005(5):30-33.

{30}Daschmannm, E. C., Goetz, T. & Stupnisky, R. H. Exploring the antecedents of boredom: Do teachers know why students are bored?[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14(39):22-30.

{31}戴本博.外国教育史(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4.

{32}苏霍姆林斯基.黄之瑞译.公民的诞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0.

{33}陈剑琦.美国:吸引家长参与教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4(3):94.

{34}李金平.城乡结合部初中家校合作促进策略研究——以四川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2.

{35}{44}刘永健.社经地位、高等教育取得与社会阶层觉察之相关研究[D].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国际文教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博士论文.2011;Hattie, J. A. C. Visible Learning[M].London and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9.

{36}McCarty, H. & Siccone, F. Motivating your students: Before you can teach them you have to reach them[M]. Boston, MA: Allyn & Bacon, 2001:2.

{41}{43}查普曼·克拉克.屈貝琴译.怎样更懂我:当今青少年的内心世界[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69,58.

{38}{45}高明华.教育不平等的身心机制及干预策略——以农民工子女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2013(4):60-80.

{40}马维娜.教育质量提升需要怎样的资源意识与资源享用——以初中教育发展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3(22):7-15.

{42}Gnaulati, E. & Heine, G. J.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in Late Adolescence: An Investigation of Gender and Ethnic Differences[J].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1, 135(1): 59-70; Greenberg, M. T., Siegel, J. M., & Leitch, C. J. The Nature and Importance of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to Parents and Peers during Adolescence[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83, 12(5): 373-386; Eccles, J., Barber, B., Jozefowicz, D., Malenchuk, O. & Vids, M. Self-Evaluations of Competence, Task Values, and Self-Esteem[A]. in Johnson, N.G., Robert, M.C. & Worell, J. (ed.) Beyond Appearance: A New Look at Adolescent Girls[C].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93:53-83.

{46}姚许一.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学习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3):125.

{47}Farrow, S.,Tymms, P.& Henderson,B. Homework and attainment in primary schools[J].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99(3):323-341.

{48}王富伟.个案研究的意义和限度——基于知识的增长[J].社会学研究,2012(5):161-183.

{49}齐学红.学校、家庭中的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J].全球教育展望,2007(1):78-83.

{50}王霞.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反思[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结合部共同体城乡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CTCS-3级列控系统RBC与ATP结合部异常信息处理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