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扩张的现代性路径及应对方略

2015-05-30 10:15蒙云龙
北方论丛 2015年4期
关键词:方略

蒙云龙

[摘 要]生态、潮流、反恐、普世等问题已异化为西方意识形态扩张的现代性路径;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弱化、新媒体发展和普及等方面着力分析西方意识形态扩张现代性路径的诸多原因,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交往的主动权和影响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惠民建设等进行应对。

[关键词]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扩张;现代性路径;原因;方略

[中图分类号]D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15)04-0142-04

The Modern Route of the Expansion of Western Countries Ideology and Our Strategies

MENG Yun-long

(Facul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of QinZhou University,Qinzhou 535000,China)

Abstract: the Problems, such as ecology, fashion, antiterrorism and universe have been the modern route of the expansion of western countries ideology nowadays.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se problems, we should adopt some strategies, such as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the weakening of mainstream consciousness, the development and spreading of new media, and to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 and instruction of the ideology of the Marx ideology, meanwhile to improve the initiative and influence of Marxism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construction for people.

Key words:western countries; expansion of western countries ideology;modern route; reason; strategies

[收稿日期]2015-05-19

[基金项目]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梦凝聚社会共识的学理支撑及实现 路径研究”(14XKS009)

意识形态扩展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西化”、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伎俩。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扩张路径在不同时期,所采用之路径各有不同。在革命与战争时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会把军事优势作为彰显西方意识形态优越性的佐证。而在和平与发展时代,尤其是军事优势已经被“核威慑”所制衡,世界各国之间因全球化而联系日紧。人类文明发展道路遭遇恐怖主义伤害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扩张方面始而改弦更张,利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各民族普遍面临的“生态”“环境”“人口”“反恐”等问题,阉割“核心共识理论”精髓,炮制和鼓吹“全球共识”谬论,以之作为西方意识形态扩张的总纲,诱使世界上一些国家和民族放弃适合本国本民族的发展道路,蹈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不战而胜”以及符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权益的目的。

一、 西方意识形态扩张的现代性路径

西方意识形态传统扩张路径大多是凭借军事侵略或者军事威慑方式,强迫非西方资本主义体系的国家和民族接受西方意识形态,企图将它们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但是,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以及全球化发展态势的日趋加快,各国各民族间的联系与融合度日渐加强,西方国家亦逐步改变先前意识形态扩张的“民主”“自由”“人权”等已被人们识破的伎俩,转而采用现代性的全球性危机现象作为意识形态扩张路径。这种披着全球性、普世性的西方意识形态扩张的现代性路径,打着“全球命运共同体”旗号,企图塑成“全球性共识”,诱导非西方資本主义体系的国家和民族蹈循他们的发展模式,进而接纳并认同西方意识形态观念,从而实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获取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利益的目的。

(一)“生态”名义扩张路径

随着工业革命在西方国家的兴起和发展,工业发展、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争论和纠纷始终影随西方国家的发展步伐。为转移国内矛盾和因工业革命发展衍生的各种危机,西方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陆陆续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产业。西方国家转移的“三高”产业,确实加速了东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巨大发展。但也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危机等严峻问题。随着全球化发展态势的加快、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普及,各国谋求在全球化中的话语权竞争日趋激烈。西方国家罔顾在生态问题的历史责任和现实责任,将生态政治化,借助生态名义进行的意识形态扩张。尤其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确保能在全球化中全方位地攫取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发展机会等权益,正企图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构建全球化生态话语体系,依据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程度,制定各种全球性的“绿色壁垒”和“生态规则”,借此既能抑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态势、又能在掌控全球化生态话语体系中强行兜售和扩张西方意识形态。

(二)“潮流”名义扩张路径

全球性生产归属现代性工业大生产体系,统一的生产标准和模板,不仅是现代性工业大生产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西方国家凭其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优势,先天性地获取了全球化和现代性工业大生产体系的主导权。因此,它们妄图倚赖主导权助推依照西方国家政治理念、经济标准以及文化意蕴生产出来的产品全球化,并诱导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复制和粘贴”,并鼓吹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潮流”。但“潮流”背后实质是企图以西方国家的“大脑”取代世界其他非西方资本主义体系国家和民族的“大脑”,其终极本质就是为了诱导非西方资本主义体系国家放弃自己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审美理念、民族习惯等意识领域的思想因素,由此盲目形成“复制和粘贴西方文明,人类就能文明进步”的错误理念。西方意识形态理念也在各种标贴“潮流”“时尚”“现代”等商品和服务的包裹下,在非西方资本主义体系国家粉墨登场,广泛影响着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并对这些国家的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道德观等起着很大的消解和替代作用,冲击了这些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西方意识形态以“潮流”为名的现代性扩张路径,因其深植于各种“时尚”、“潮流”以及“现代”的商品和服务之中,因而不易被识破且乐为非西方资本主义体系国家所接受和认同。

(三)“反恐”名义扩张路径

恐怖活动严重挑战人类文明的生存和发展底线,为私利而肆意滥杀无辜是对人类最基本的人权和尊严的赤裸裸挑战。因此,反对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维护人类文明尊严和社会秩序是世界各国和民族的共识。但是,西方国家却利用“反恐”契机,不遗余力地把全人类的“反恐”共识异化为意识形态扩张的现代性路径,企图腐蚀和消解其他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提升西方意识形态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美国自“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就开始致力于本土外的“反恐”战略,企图把恐怖主义活动拒之于美国领土之外。基于此,美国实施“单边反恐政策”,视一切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与美国,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体系相差异的国家和民族为恐怖主义萌芽和发展基地。“美国把绝大多数反对自己及其盟友利益的武装活动,定义为恐怖主义,譬如把朝鲜、伊朗等价值观与其相左并经常对其呛声的国家定义为恐怖主义国家”[1](p.29),并借“反恐”之名肆意指责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胁迫它们接受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体系所设定的恐怖主义认定标准,诱使它们接受“反恐”名义下的社会意识形态理念,威逼它们改旗易帜。因恐怖之祸备受全球指责,故西方发达国家借“反恐”实施的意识形态扩张的隐蔽性、蛊惑性极强,其对非西方资本主义体系的国家和民族的危害性亦甚大。

(四)“普世”名义扩张路径

人类社会发展毋庸置疑具有一定的共性或类同性,这一共性或类同性决定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然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却把这一共性或类同性曲解或异化为制度、意识形态等的共性或类同。它们坚持以抽象的人性论为基点,宣称自由、民主、人权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政治同化”“价值观念趋同”“意识形态终极雷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普世性”。因此,资本主义体系与社会主义体系之间根本不存在意识形态之争,而取之为“意识形态终结论”“去意识形态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宣扬的“普世”,实质是掩盖不同意识形态间的对立与交锋,企图在与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接触中,为意识形态扩张披上冠冕堂皇的“画皮”。因为随着苏联等东欧国家的解体,“冷战”时代宣告终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寻觅新的意识形态演变或颠覆路径。此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乃至全球影响渐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和扩张路径无法再以赤裸裸的政治性话语进行,而必须要借助一种貌似“全球性的话语表述方式”,以全球化的话语变更形式掩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扩张本质。因此,“普世”名义之下的意识形态扩张路径就应运而生。

二、西方意识形态扩张现代性路径的原因

西方意识形态扩张路径由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变,表明西方资本主义体系国家对非西方资本主义体系国家实行“演变”、“颠覆”的总体战略并没有改变,把各种非西方资本主义体系国家纳入资本主义国家体系,是西方意识形态扩张的终极目标。但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意识形态扩张的现代性路径,是因为其有意识形态扩张传统路径无以比拟的隐秘性和腐蚀性。因此西方国家摈弃传统的“输出革命”、“军事入侵”、“经济利诱”等意识形态传统扩张方式,毕竟这些意识形态传统扩张方式因其粗糙以及强压等易为觉察且易为消解。因此,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始而借助全球化浪潮世界各国各民族发展中所面临的资源、环境、人口、宗教、恐怖主义等问题而实施意识形态擴张的现代性路径。

(一)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和发展

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和发展,促使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之间的联系越趋频繁,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人员往来也与日俱增。不同国家和民族、不同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等之间的差异,会导致各国各民族在全球化的交往和交流中存在分歧和争议。“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加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社会成员思想观念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冲击与挑战,主流意识形态在一定的范围和特定群体中还存在着社会心理认同的缺失和信仰危机”。 [2]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传统的“西化”、“分化”、“演变”等策略失败后,它们开始寻求一些与各国各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共性”难题,冠上为全人类发展谋求普世性和普适性的意识指导之名,开始对其他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等评头品足,利用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失误,影射它们的指导思想或者主流意识形态为荒谬、滞后等,叫嚣这些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想规避“现代化陷阱”,就必须接受和执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体系的指导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并依据它们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制度,或者制订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战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本国本民族乃至全球性的发展难题。

(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弱化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伟大胜利的根本理论保证。但是,从随着全球化的兴起和发展、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世界主题,很多人认为重视经济和科技是世界发展必然态势,各国各民族之间的冲突源自不同文化和文明所致,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已经成为历史的终结。尤其是随着苏联和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死亡论”“失灵论”等腔调肆虐横行,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入了发展的低潮期。此外,“文革”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把“阶级斗争为纲”为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历十年浩劫的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快车道”,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重视经济建设,忽视意识形态”等现象开始在社会蔓延,“唯经济论”等忽略意识形态能动作用的思想和论调成为社会主流话语体系,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巩固被边缘化,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扩张长驱直入。

(三)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

网络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催生了新媒体时代的来临。QQ、微信、微博、“facebook”、skype 等广泛而又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生活。新型媒体的广泛应用,无疑有利于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发展、有利于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为这些新型媒体具有广泛性、迅猛性、快捷性、隐匿性、模糊性、多维性等传播特质,因此不同立场、不同价值理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国籍和民族等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解读方式和价值判断,由此会形成千差万别的意识形态类型。诸多的意识形态类型,会迫使意识形态主体为了提升自己所秉持的意识形态影响力和话语权,必然会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造成极大的冲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费尽心思利用新媒体兴起和发展的机会,别有用心地挑选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中的失误,污化以及丑化这些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诋毁以及攻击这些国家的文化根基和主流意识形态;煞费苦心地在意识形态领域设置各种有利于提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议题,明目张胆地搞意识形态输出,竭力围猎社会主义国家的流意识形态。

三、西方意识形态扩张现代性路径的应对方略

意识形态(尤其是主流意识形态)是提升国家和民族向心力的韧带,是凝聚社会共识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引擎,是维护国家和民族安定团结的屏障。意识形态问题历来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又是一个极具争议性和歧义性的政治性概念和阶级议题。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政党都会依据自身利益诉求,或者发展诉求而对意识形态进行不同的诠释,并自觉建构意识形态,增强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说服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现代性路径进行意识形态扩张,就是为了抢占国际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扩大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蛊惑力,诱使或者迫使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接受它们的意识形态,实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统领全球、资本主义制度独霸全球的终极目的。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西方意识形态扩张的严重危害,积极寻求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扩张的方略,才能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安全。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扩张虽然采用了现代性路径,但是其意识形态的理论根基并没有改变,都是以非马克思主义或者反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根基,其终极旨趣就是为了取代或消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必须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促使人民群众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人本性、价值性,认清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虚伪性、欺骗性、荒诞性,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提高对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鉴别力和抵抗力,自觉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精神支柱和灵魂向导。毋庸讳言,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扩张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手段不断翻新,意识形态领域也将会是思潮纷涌。因此,必须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在承认和尊重差异性的基础上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奠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构筑起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无法渗入的思想长城。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交往的主动权和影响力建设

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以及实践方式的多维性,决定了人类在社会发展以及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各种意识形态必然同异并存,这就导致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等社会主体在交流和交往中,产生各种对立和冲突。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轨迹看,一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相互交锋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和增强主动性和影响力的历史。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采用现代性路径进行扩张,就是为了能在人类诸多意识形态交流、交往和交锋中,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和影响力。基于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顺势而为,着眼于思考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着力于破解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难题,积极构建具有普适性和引领性的话语体系,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积极汲取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精粹,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诠释能力,彰显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和提升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辐射力。

(三)加强社会发展的民生和惠民建设

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的反映,其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提升必然依赖于社会存在发展态势以及经济基础所惠及的人群。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能凭依现代性路径扩张,就在于把“能受惠于人类利益和发展”的谎言渗融于意识形态扩张之中,故其具有极强的欺骗性和蛊惑性。因此,应对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扩张,必须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重视民生建设,创造出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就业、医疗、社保、教育、住房、物价、环保等热点问题,让人民群众能在社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就需要继续加强民生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使之明白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立国之本、兴国之魂、富国之路,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自信心,提高践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自觉性,善于辨别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参 考 文 獻]

[1]李艳艳.警惕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新型话语工作局[J]红旗文稿,2014(13).

[2]徐海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的思考[N]光明日报,2014-07-26

(作者系钦州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责任编辑 张桂兰]

猜你喜欢
方略
《吕氏春秋》“四维”领导方略的运用之道
物理复课有方略 三轮复习见成效
浅谈二轮复习阶段练习指导方略
以笔为梭,以练为线,织牢复习的密网
—— 浅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的备考方略
厉兵秣马 高歌猛进 跨越一轮这道坎
—— 一轮复习检测方略陋见
“滑块”模型题解题方略
论用“势”的方略
大学生晨跑误区的根源与解决方略
汉初复员军队方略的评议
简析秦灭六国的“远交近攻”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