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计审核与高校制度建设

2015-05-30 18:28韦蔚
关键词:执行落实制度建设

韦蔚

摘要:高校制度建设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各项制度规章众多,各部门根据自身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造成各项制度间各自为政,不成体系,甚至存在相互冲突的状况。与此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制约机制,使得大多制度存在未落实或落实不彻底的现象。会计审核作为财务资金管理的第一道关口,对每一项经济业务对照制度进行审核,将其作为制度落实的手段之一,使得各类制度的有序推进有了一定的保障。

关键词:会计审核 高校 制度建设 落实 执行

当前制度建设在高校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制度建设的完善与否一直是各企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体现,也是各类审计工作所关注的重点内容。高校制度建设的目的在于保证高等学校有序运行的同时,促进高校的健康稳定发展。高校财务作为服务部门,更兼具监督职能,既是高校制度的执行者,也是高校制度建设的参与人。围绕高校制度建设的目标,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能,有利于提高高校制度建设的水平,促进高校制度建设的科学、规范和系统化。

1 高校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经过准备、制定、落实、监督、修正的过程,建成完善、有序、规范的制度体系。具体来说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应包括从制度起草前的调研、立项,到制度的起草、修改、通过和发布,还包括制度的执行、落实和监查工作。因此,高校制度建设中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 制度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项规范、科学的制度,其制定应具备整体和长远的规划,但目前学校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存在着实用主义的倾向。特别是在制定各类内部部门制度规章的过程中,各部门根据自身的管理需要,或为落实上级相关政策制定相应的制度、办法,这类制度的制定过程往往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首先,是时间上的限制,有些制度的制定是出于解决某类已经出现的问题,并且这类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境地,或是上级下达的各类规章制度、办法,需要下级单位及时地落实、执行。因此,不会给制度的制定者相对充足的时间用于调研、讨论、评估;再者,是空间范围上的限制,各部门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往往从本部门的需求出发,着力解决本部门在管理上遇到的问题,未能与制度可能涉及的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由此造成出台的相应制度与现有的其他制度之间产生冲突,甚至无法落实,以至于制度得反复修改、反复出台,缺乏稳定性。

1.2 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各类规章制度仅仅是高校制度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将这些规章制度落实到实际,使之高效地执行,确保高校各类工作的规范有序运行,才是制度建设的最终目标和关键。但目前高校制度建设中矛盾最突出的部分也体现在执行上,存在“重制定,轻执行”的现象。当然,在执行难现象的背后存在多方面的原因,有些是由于制度制定的时候就没有具体措施,缺乏可操作性;有些是因为执行过程中,具体的执行人没有有效地、全面地落实相关制度;有些制度虽然出台了,但是所涉及的相关执行人员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制度的存在。由此种种,都造成了制度执行难现象的发生,导致整个高校制度建设在执行这一重要环节得不到有力保障。

1.3 制度整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应具有整体性、稳定性、长远性,其中包含的任何一个制度都应该是全面的、系统协调的,能与全校其他各制度相呼应,并形成体系。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应遵循固定的流程,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与各部门进行沟通交流、讨论,还应与现有制度,特别是高一级的制度相比对,核查是否存在冲突和矛盾。目前的情况是学校各部门之间各自为阵,从本部门出发制定各自的制度规章,使得各制度不能协调一致,甚至相互矛盾,这也导致了制度不能最终有效地落实。

2 会计审核在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通过以上对高校制度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制度制定的最终目的是落实制度,空有制度无法落实执行,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目前制度建设过程中最难的部分也在于落实,如何有效落实好现有制度成为了高校制度建设的关键性问题,会计审核作为财务资金管理的第一道关口,在制度建设中应发挥以下作用。

2.1 充分发挥审核监督职能,促进制度全面落实。在高校众多的规章制度中可以看出,那些与经费使用密切相关的规章、制度、办法,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执行的程度普遍较高。比如财务报销相关的管理制度、差旅费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还有部分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通过流程的设计与经费使用挂钩,如招标采购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教职工培训管理办法等制度,通过在经费报销审批过程中增加相应环节,同样实现了制度的有效落实。

2.2 及时反馈制度执行情况,促进制度完善。高校制度建设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检验,并逐渐得到完善的动态过程。各类规章制度在制定的过程中,即使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在实践中对各项制度进行检验,使之逐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和形势的变化。

制度规章通过在会计审核工作中的具体落实执行会遇到各种实际问题,如制度内容的不全面、存在冲突条款、措施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等等。这就需要财务部门及时将遇到的具体问题反馈给相关制度的制定部门,督促各部门对该制度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通过这种反馈和完善的过程,能有效地促进各类制度规章的规范和完善,确保高校制度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

3 会计审核在高校制度建设中存在局限性

3.1 会计审核履行制度执行监督职责存在局限性。财务审核是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合法、合规性核查,即使该项经济业务在审核中认定为违规,但该业务实际已经发生不能再改变,对于该项违规经济业务来说也只能起到事后监督的作用。一个健康的内控监督过程应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面控制、全面监督,财务审核在制度执行过程中由于部门职责的限制,无法达到这种全面性的要求,其在履行制度执行监督职责时存在局限性。

3.2 依靠会计审核落实制度不能划清职责。目前高校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依靠财务审核落实制度的情况,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制度最终落实的程度,取决于财务审核对制度的执行程度。而由于财务部门职责的限制,财务审核过程无法做到面面俱到。高校制度的落实应是各部门间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各部门应切实履行其在制度落实中的职责,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3.3 会计审核无法涵盖所有高校制度。会计审核所涉及的制度范围只限于与经济业务相关的部分,只能对与经济业务相关的制度执行情况发挥监督职能,而对那些与经济业务完全没有联系的业务,则不能起到任何的监督作用。与之对应的,那些与经济业务不相关的制度,也难以通过财务审核的方式落实。

3.4 审核人员的素质对制度执行效果的限制。会计审核具有较强的政策性,要求财务部门审核人员熟悉并掌握各类内外部法律、法规、制度规章,这导致了各类制度的最终有效落实取决于财务部门对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执行的质量则取决于财务审核人员对制度的掌握和执行程度。

4 针对会计审核在制度建设中局限性的建议

首先,高校制度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在制度推进过程中,会计审核作为保证制度有效执行的一个手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部门职责的限制使其无法成为制度落实的全部。

其次,作为财务部门应加强高校制度建设方面的内部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财务部门对高校制度建设的参与意识,深化相关财务审核人员的制度执行意识和政策业务素质,加强制度执行的力度,完善制度执行流程,提高制度执行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财务部门特别是财务审核人员应将制度执行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作及时的反馈,与各部门保持密切的沟通交流,使各类制度通过这样的反馈、沟通,直至完善。

再者,还应加强财务审核人员在日常审核工作过程中对各项制度规章的解释工作,将这样的制度解释工作,作为高校制度的宣传手段之一。通过解释扩大全校教职员工对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促进制度的全面落实。

高校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无论是以会计审核的方法还是其他的手段,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障高等学校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在坚持这一目标的前提下,增强财务部门的管理意识,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会计审核工作内涵,保障高等学校制度建设的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张光慧.论高校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J].管理科学文摘,2005(7).

[2]谭秀森.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19).

[3]张琴.高校财务审核刍议[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0).

猜你喜欢
执行落实制度建设
如何走进高三孩子的复习阶段
论我国刑事执行法学
浅析初中化学新课程理念落实的相关问题
财产刑执行的检察监督的现状及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究
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研究
葡萄牙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