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实施目标责任制研究

2015-05-30 19:34王亮亮
关键词:党员教育高校党建

王亮亮 等

摘要:高校党建作为大学班级建设、学院建设乃至学校建设工作中的重要抓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因此在大学生党员中通过实施目标责任制来完成对大学生党员的培养与教育,只有通过设立明确的目标责任制才可以确保各个工作环节的顺利开展。目前,在国内高校的党建工作实施过程中,普遍出现目标不清晰、工作不到位与责任不明确等现实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思想品德、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以及先进示范等六个方面建立目标责任制,对大学生进行培养与教育,使得大学生党员从内心深处受到一次新的洗礼。因此,高校党建更应充分结合理论和实践从大学生党员目标责任制进行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党员教育 目标责任制 高校党建

0 引言

大学生党支部是团结带领全体团员、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作为大学生党支部要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学生党员“立足学习、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因此,做好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培养与再教育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当前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实践证明,没有一个合理的目标就等于盲从,你只有通过设立明确的目标责任制才可以确保各个工作环节的顺利开展。

深入开展并制订合理的责任制实施目标,是在新时代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环节在党员管理体系上的重大变革。在基层党组织实施目标责任制是党员工作干部以及全体大学生党员在某一特定时期需要达成的党建工作目标,同时对这项目标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的一种机制体系[2]。为了保证大学生党员目标责任制的有效实行,在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环节中将各种考核与奖惩制度引入到大学生党员的思想观念、行为作风、长效机制以及培养体系等方面的建设进程当中,对在校大学生党员实行长期有效的目标责任制考评体系,逐渐形成党建工作中清晰明确的责任目标、规范健全的制度标准和完善的工作考核方式,使得大学生党员教育能够体现出规范化、制度化与科学化的特点。

1 目标责任制的提出

本课题组通过前期的调查研究,细致的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各级党员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靠“一张嘴、一张纸、一块板、一堂课”的教育模式,因此大学生党员教育存在部分作茧自缚之嫌。针对大学生成长的特点与规律,切实提高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与自身素质,已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进一步构建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实施目标责任制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的一项重要抓手[3],本项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作为试点支部,通过实施目标责任制,进行党员再教育,在我支部成员内部进行个人合理目标责任设定、自评与互评,通过自我打分、他人打分等相关方法,激励大学生党员能够更好的完成预期目标。自评与他评作为该项任务的一种考核方式,使党员自身达到自觉学习党的知识、时刻保持党员先进性的良好局面。

本课题首次提出实施目标责任制推广到大学生党支部建设以及基层党组织建设,并且为大学班级建设、大学生社团建设等拓宽了新的工作与发展思路。本课题主要通过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思想品德、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专业知识学习、社会责任以及先进示范教育等七个方面建立目标责任制,为大学生党员的培养与教育提供导航,为大学生党员自身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

2 目标责任制实施过程

2.1 前期调研

在实施目标责任制研究初期,本课题组成员通过多次研讨,针对党员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此类相关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并制定了大学生党员教育长效机制实施目标责任制个人计划书。本计划书专门针对理想信念培养、思想品德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培养、专业知识学习、社会责任以及先进示范教育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责任目标设定,通过目标责任设定,确定了个人在党员再教育过程中的奋斗方向,为党员队伍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基础,本课题组通过实施目标责任制来建立党员教育在支部建设中的长效机制[4]。

2.2 调研结果分析

在此次调研过程中,我们随机抽取了100名同学进行调查。在关于大学生党员教育是否存在必要性等方面,几乎全部同学都认为党员应时刻保持先进行,在党的知识、国家时事政治方面应做到锲而不舍、常抓不懈,并且能清醒的认识到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在接受调查的过程中,92.5%的同学建议支部(党支部、团支部)至少每周进行一次民主生活会,其中7.5%的同学存在学霸情结,认为多此一举,开会太频繁流于形式化。在以上92.5%的同学中,有34.6%的同学认为,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至关重要,应每月至少保证2次会议学习党章内容及重要领导人讲话;有65.4%的同学认为,党的理论知识和国家重要时事应齐头并进,二者同等重要。调查研究表明,90%以上的同学建议学习时间应该控制在1.5小时左右,时间太长容易流于形式。对于党员教育实施目标责任制,大家分别给了一些合理建议。综合起来有:鼓励党员积极带头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科学合理的组织并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及时了解国内外时事政治以及深入群众强化党员个人的模范带头作用等。

在关于大学生党员实施目标责任制如何长效推广等问题中,对于个人综合发展思想政治先进性、专业学习主动性、责任义务带头性这三个方面大家的认可度很高[5]。其中,83%的同学认为将此项机制长效推广至党员日常管理教育中非常有必要,71.6%的同学认为“长期为主、短期为辅”的党员教育模式对于最终推广长效目标责任更为可取。在该部分的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就是责任目标容易改变、外界干扰因素太多、党员群众先进性暂态效应等成为了遏制此项机制长效推广的主要拦路虎,亟待我们去解决。

在关于责任目标如何制定的征集过程中,42.3%的同学认为党员群体较强的执行力有助于目标责任制朝着更好的方面进行,51.4%的同学更倾向于党员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同学进步才是目标责任制的有力助手,另外,6.3%的同学则认为在党员中设定目标责任制起不到更好的作用。综合调研结果,我支部一致认为:实施方法灵活多变,不同的方法对于党员目标责任制更为有效地实施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应综合观点制定全面推进责任目标制定方案。对于目标责任制如何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被调查同学的建议是:平时做到多说多做多宣传,设定目标合理可行,做到及时奖惩制度,优秀事迹表扬制,树立典型,相互合作,加强推广等。目标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党员教育与管理相对粗放、缺乏完整的评价体系的问题。

2.3 目标责任书的设定

为了更好的完成高校大学生党员培养目标责任制的设定,本课题组通过支部试点从以上七个方面向党内外群众征集关于目标设定的意见,并随机抽取党内外群众填写大学生党员教育实施目标责任制调查问卷。并在搜集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在支部在各党支部、团支部内实施调研活动,了解党员思想动态,充分为大学生党员的目标责任制个人计划书的最终制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调查问卷从大学生党员日常生活中首要做一些事情、影响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客观因素、高校党员教育如何做到长效机制、如何更好的实施以上七方面目标责任制要求以及我支部如何更好的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结合此次调查结果,本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研究,对不同数据进行罗列汇总,经支部大会最终审核,特制定了大学生党员教育实施目标责任制个人计划书试用版。

3 目标责任制实施的重要意义

在大学生党员中实施目标责任制的最大特征就是能够使他们认定方向、明确目标,非常有利于把整个团队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同一个目标、同一个理想上来,是高校支部建设以及学生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稳定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5]。通过在支部内部征集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到了党员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目的;同时也加强了党员的理论学习,强化了党员意识,增强了党性,切实提高了党员质量;改变了党员学习方式,逐步将学生党员由被动式学习转化为主动式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党员的主动性。事实证明,将目标责任制引入到党员教育工作中来,并通过实施目标责任制将党员自我教育与组织教育相结合,同时也充分发挥党员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和模范带头作用。同时,目标制定、定期沟通交流、考核评比等一系列措施的提出也进一步推进了目标责任制的实施。

4 实施过程中的困难

第一,党员的奖励激励机制作为大学生党建中的重要部分,目前还很少被广泛开展,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化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好人好事,及时奖励、表扬。

第二,在大学生党员中实施目标责任制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还有具体目标不知如何下手,短期内不见起色,故而对目标责任制重视程度低;目标容易改变,说明大家对自我目标设置不合理,被外界的干扰如工作、玩、恋爱等所累。

第三,广大党员对高校学生工作认可度低、奉献意识淡薄、不能正视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

5 结论

本课题组认为当前要做好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目标责任制,并通过“点到面”实施模式将其推广开来,目前虽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在党员目标责任制体系建设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将常抓不懈,加强以下四个结合:①加强与党员自身的结合;②加强与支部成员的结合;③加强与身边同学的结合;④加强与所学专业的结合。意在对大学生党员各种能力的综合培养和全面发展、深化实际行动的目标责任制,通过建立定期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了党员教育的长效化一体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新亮,裴春燕.基于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的思考[J].河北北方信息学院学报,2013,29(6):82-87.

[2]霍志强.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的思考分析[J].政法论坛,2013,

11:8-9.

[3]陆成龙.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视角,2011(11):186.

[4]荆蕙兰.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及长效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115-117.

[5]程勉中.目标与评价:党建责任制的路径管理[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3,5:6-9.

项目资助:校科技基金资助项目(NO.sz1311)和校青年科技基金资助项目(NO.FD1306)。

作者简介:王亮亮(1986-),男,博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党员教育高校党建
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的创新研究
创新工作方法 做活党员教育
开展“两学一做”,要抓住三个关键
新媒体环境下的党员教育研究综述
全媒体视阈下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党建工作有效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